朱珠
2010年5月,楊浦區檢察院成立金融檢察科。2012年1月?-2017年1月,共受理知識產權、金融審查逮捕案件221件332人,批準逮捕179件257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592件1004人,起訴478件685人。值得一提的是,至今共受理審查起訴非法集資案件51件199人,涉案金額數十億元。
嚴厲懲治金融犯罪
5萬元起點,年化收益最低8%,最高15%,投資周期短,最短3個月,最長才1年,且可以隨時取出。這么誘人的投資項目,是百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吸金”時的書面宣傳。然而最終在非法投資吸金7億后,公司負責人卷款潛逃,令3700余名投資者投資夢破碎。百銀案中讓被害人最恨的不是卷款逃跑的公司負責人繆某、賴某,而是當初對被害人拍胸脯拿合同“正正經經”把他們拉入坑的幾名經理和業務員。他們到案后也大呼冤枉,有些甚至還帶著親友一起跳了火坑。
2014年,董某先后在多家金融服務公司做銷售。2014年7月,經朋友介紹,董某加入百銀,成為百銀集團拉客戶的眾多經理中的其中一員。其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羅某的團隊。作為銷售經理的羅某底下有3名團隊經理,11名業務員。除了3萬元的底薪,團隊業務的提成董某也能收入囊中。團隊業績每月達到700萬元,則可以按照0.15%提成,達到3000萬則可以按0.3%提成。憑借以往工作的客戶資源,董某自己拉到的業績就達408萬元,共7人投資。
董某表示,自己也曾看到過百銀公司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明確標有“金融業務除外”字樣,表明百銀公司并不具有金融業務營業資質。然而她想當然地認為P2P行業公司大多是沒有資質的,公司只是金融業務的平臺,沒有專門資質并不會產生什么影響。
“我們拉來的客戶越多,獎金和提成就越高。”百銀公司新天營業部的經理潘某到案后說道。2013年9月,經朋友介紹,潘某跳槽到百銀集團。據潘某說,自己拉的人,有印象的一共6人,共計256萬元。此外,8%至15%的高額回報讓潘某自己也心動不已,便讓丈夫投資了124萬元,坐收利息。和潘某一樣在親友身邊拉單的還有陳某。陳某在成為百銀的業務員后,為了提高業務能力,說服自己的公公投資5萬元,自己的女兒投資了2萬元。然而,這些錢都“杳無音信”。
據調查,包括董某在內,公司共有1名內務經理、1名城市經理、7名團隊經理和30余名涉案數額較大的業務員,涉及金額近7億元。截至今年2月,楊浦區檢察院已分四批次起訴,已有41人獲法院判決,最終刑罰從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至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至30萬元不等。其余涉案事實及人員仍在審查中,其中“熱貸網”線上平臺相關負責人已進入審查逮捕程序,公司控制人之一繆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已移送市檢二分院審查起訴。
近年來,在知識產權犯罪方面,由于互聯網發展形勢和電子化渠道應用新趨勢,網絡售假、教材盜版等侵犯知識產權案件頻發,是楊浦區檢察院打擊的重點。該院先后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打擊經濟犯罪破案會戰”,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和“4·26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開展多次集中公訴,辦理了一批涉及蘋果、中華、茅臺等國際國內馳名商標、社會影響較大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有力震懾犯罪。2013年至2015年,該院連續三年榮獲國家版權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二等獎、一等獎,該院所辦理的案件先后被評為中國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國家版權局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上海十大版權典型案件,成績顯著。其中很著名的何愛偉侵犯著作權案,還由高檢院專門拍攝制作成專題教育警示片《盜版的結局》,在互聯網黨員學習專章上滾動播放。
在金融犯罪方面,楊浦檢察院保持對信用卡詐騙、保險詐騙等傳統金融犯罪的打擊力度,積極應對非法集資類案件爆發式增長的嚴峻態勢,將假借“P2P”互聯網金融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犯罪的情況作為重點來抓,至今共受理審查起訴非法集資案件51件199人,涉案金額數十億元,辦理了百銀案、申彤案等一批涉案金額巨大、社會矛盾突出、在全市全國造成重大影響的金融案件,全力護航區域金融系統性安全。
出臺《意見》服務發展
為進一步打擊利用金融創新平臺實施的集資犯罪,更好地服務楊浦作為全國首批17個區域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之一,同時也是上海建設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的區域屬性,楊浦區檢察院出臺了《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服務保障楊浦加快建設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若干意見》,明確“一個理念”,牢固樹立“鼓勵探索、引導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誤”的理念,正確適用法律政策,落實平等保護要求,嚴把罪與非罪界限,促進增強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動力和活力。強化“三項職能”,充分履行打擊刑事犯罪、懲防職務犯罪、訴訟監督三項職能。優化 “五項服務”,深化金融和知識產權案件辦理“捕、訴、防”一體化機制,完善金融和知識產權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尊重創業創新發展規律,講究辦案方式方法,構建創業創新人才法律咨詢和權利救濟綠色通道,加強創業創新法律政策和法律風險研判預測。突出“三項保障”,定期開展妨害創業創新發展的各類犯罪新情況新問題的分析研究,加快建設一支辦理創業創新領域案件的檢察專門人才隊伍,成立了以檢察長任組長的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
圍繞《意見》的起草,楊浦區檢察院分別走訪了區委辦、區府辦、區金融辦等相關工作部門,傳遞起草《意見》的想法,爭取工作支持。該院還向本區部分公司企業發放調查問卷,探求創業創新主體在打擊刑事犯罪、實施法律監督、優化人才保護等方面的司法需求。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檢察機關通過嚴厲打擊利用金融創新平臺實施的集資犯罪、開展法律咨詢和法治宣講、及時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為創業創新主體提供法律服務。
創新舉措保障司法需求
在服務保障科創雙創過程中,楊浦區檢察院堅持把維護民生民利作為檢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真真實實地聽到群眾的聲音,提供群眾需要的司法服務,踏好“服務檢察”的步伐,該院積極探索創新舉措,打算在科創雙創核心功能區建立金融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窗口,通過聯席會議、調研座談、案例宣傳、法律咨詢等形式,幫助分析企業運作中面臨的法律問題,明確法律邊界,提供司法機關的專業意見,引導創業創新主體提高權利保護意識,為企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同時,該院還積極構建創業創新人才法律咨詢和權利救濟綠色通道,充分利用葛海英工作室、“楊浦檢察”微信公眾號互動平臺、12309舉報網絡平臺等載體,暢通溝通渠道,及時對創新創業人才關心的問題進行梳理并積極回應。根據楊浦高校云集的區域特點,該院還將探索在復旦、同濟等高校建立法律服務工作點,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定制法律服務,以幫扶創業;此外,該院還會繼續秉承優良做法,深入創業創新街區、社區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積極為創業創新人才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指引、刑事風險防范建議、職務犯罪預警預測。
在《意見》中,楊浦區檢察院積極落實后期反饋保障制度,對自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定期開展妨害創業創新發展的各類犯罪新情況新問題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形成工作報告服務區委區府科學決策;另一方面是要將運用好檢察建議分析報告,督促相關部門完善制度機制,不斷改進公共管理和服務。二是加快建設一支辦理創業創新領域案件的檢察專門人才隊伍。將依托法律專家和行業專家資源,通過交流學習、研修帶教、崗位練兵、業務競賽等途徑,加快專門人才培養,努力鍛造一支“素質高、作風嚴、業務精、專業強”的復合型業務專家團隊。三是加強服務創業創新發展的組織保障工作。該院已經成立了以檢察長任組長的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跟蹤問效,確保各項服務保障措施落地生根。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檢察機關脫離大局,也就脫離了群眾,脫離了實際。《意見》是楊浦區檢察院服務區域大局的一個縮影,也是該院邁出“服務檢察”堅定的一步。日后,該院會更加全面充分地履行檢察職能,更加堅定地做好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工作,努力在科創雙創的航船上劃槳出力,為楊浦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