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愛華
奉賢,杭州灣南上海。近年來,奉賢以立足上海深厚時尚產業底蘊和自身扎實產業基礎,全力打造“東方美谷”美麗健康產業。通過“跨界以至無界”的理念和方式謀求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把總部經濟、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電子商務、體育運動、金融服務、科技乃至中醫等跨界產業融入進來,整合形成一個以美麗健康產業為核心、多種產業共生共贏的“美麗健康產業聯盟”。作為“東方美谷”產業核心承載區和上海“品牌園區”,近年來,奉賢經濟開發區生物科技園區筑巢引鳳,引進了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為了讓引進來的“鳳”安心扎根,不斷壯大吸引更多的“鳳凰”來奉賢投資建設,園區以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思維,通過強化服務提升管理職能為抓手,專門成立了商會,及時搭建資源服務共享平臺,加強對入駐企業的服務力度,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社會管理創新之路。
信息資源共享,
助推企業集群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園區從轉型、定位、集聚,到如今精準對接產業大趨勢,先后引進了銘源數康、上海萊士等國際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上市企業,并依托千人創業園,引進大批量千人專家項目和新一代的生物醫藥企業入駐。
生物醫藥產業的研究和開發過程較長,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等特征。打造完整產業鏈、促成生物醫藥企業的集群發展將有力提高企業的生存幾率。園區有2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有各自的優勢,有各自的需求。然而,這些企業來自不同地方,互不認識,更無交流。商會在深入企業了解中,發現企業的需求與資源可以相互匹配。經過詳細摸底,商會搭建了智慧共享和設備、產品共享平臺。通過建立微信群,把千人專家、院士、科技帶頭人、行業領軍人才等專業技術類人才集聚在一起,加深認識,加強互動。在此基礎上,商會定期舉辦資源共享沙龍,讓企業家們面對面交流。
去年5月24日,第一次沙龍活動舉辦得很成功。企業家們紛紛交流了產品、技術、資訊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談了對資源的需求和可供合作的意向,現場碰撞出許多智慧火花和合作機會。星華生物公司的老總自告奮勇,提出了下一期活動主題“精準醫學與提高免疫”。上海萊士公司的老總主動要求企業家們到他們公司參觀。
“這個平臺搭建得好,很及時,它助推了我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銘源數康公司的老總深有感觸地告之,公司在研發產品時,需要一種培養基。如果自己去研發的話,時間長,成本高。在第一次參加園區組織的資源共享沙龍活動時,獲知培源生物公司生產培養基正是他們所需求的,興奮不已,當場拍板,采用培源生物公司生產的培養基。事后,兩家公司達成了長期合作的協議。
據培源生物公司的老總介紹,通過這一平臺,該公司還與萊士、海利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為他們提供基礎實驗材料。
云健康公司的基因檢測平臺,也與慧渡、星華、萊士等公司成合作意向。類似的合作,如同春筍般地紛紛冒出,促進企業集群發展。
“我們企業之所以能發展、壯大,與園區的貼心、周全服務分不開的。”萊士公司的老總告之,企業遇到具體困難時,商會如同“娘家人”,總是想方設法幫助解決。萊士公司是一家生產血制品的上市企業,入駐園區已有八年。當年,公司在研發產品時,急需一批胎盤。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到哪里去搞胎盤!公司老總萬般無奈找到商會。
“企業有難題,我們當仁不讓要設法幫助解決!”園區領導立即與區衛生部門聯系,并召開協調會,經與相關職能部門協商,最后解決了這一難題,由一家醫院負責提供胎盤給萊士公司。
法律服務共享,
提升企業防風險能力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免不了有各種糾紛,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將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商會從成立起,就為企業搭建了法律服務共享平臺,協調解決各類棘手糾紛,盡可能幫助企業挽救損失,依法維護好企業的合法權益。
據統計,商會成立五年來為企業解決各類糾紛有153件。
前不久,一家企業因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有問題,就終止合作,從外地找了一家合作企業。斷了財路,該供應商惱羞成怒,便糾集一伙人從中阻撓,并毆打司機,致使外地供應商不敢送貨。沒了原材料,工廠就要停產。這家企業老總急得團團轉,趕緊找商會求助,商會在第一時間向園區領導通報了情況。在詳細了解了具體情況后,園區領導立即向公安部門反映。這一事件被公安機關當即立案偵查,將參與毆打的犯罪嫌疑人一一逮捕歸案,最終,這伙人被繩之以法。
現在,這家企業正以蓬勃向上的勢頭,快速發展,還在貧困山區建立了生產基地,吸納了當地一大批人員就業,成了一家上市大公司。
在幫助企業解決各類糾紛時,商會發現好多糾紛其實可以避免的,關鍵是企業家們的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此,商會借助區工商聯的“法企直通車”,把法律專家請進來,為企業家進行“一對一”法律指導。
今年1月10日上午,商會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企直通車”沙龍活動。他們邀請了區法院、檢察院、公安及律師事務所的有關專業人士,結合各自業務通過案例分別給企業家們講解防范招數。70余名企業家饒有興趣地傾聽著,不時有人向講解者提問。奉賢區工商聯領導也參加了這次活動。
商會還安排了“一對一”法律咨詢活動,企業家按各自需求與法官或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士進行菜單式地咨詢。兩個小時的沙龍活動,企業家們意猶未盡,他們希望類似的活動能成為常態化,“法企直通車”能經常性地送法律進企業,為東方美谷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公共服務共享,
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人才留不住,企業就留不住。園區的發展依托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的發展關鍵靠人才。近年來,園區商會積極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吸引高素質人才聚集。為此,園區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上不惜投入財力、物力、人力,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共享平臺,提供全方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有一次,園區董事長朱德才帶著商會人員走訪企業時,一家公司的老總愁眉苦臉地訴苦道,他好不容易引進了幾位高端人才,因周邊生活設施不到位,又找不到合適的住房,這些人才想跳槽。為了留住他們,這位老總只得騰出自家的房屋,讓他們居住。但不是長久之策,他希望園區能幫助解決這一困難。
“企業留不住人才,我們園區怎能留住企業?董事長當即攬下了這棘手活。經園區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由園區出資人民幣1900萬元,購買了44套人才公寓房,還出資租賃了88套人才公寓房,并專門制定了人才住房補貼的“二免二半”規定,即園區內企業引進的人才,由園區免費提供二年租房.租房滿二年后,再提供二年租金減半租房。
“有園區做堅強后盾,我們就安心扎根在奉賢了!”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張女士,是一位專門研究細胞生物學的高端人才,在園區一家企業從事腫瘤液體活檢。從她來奉賢工作后,商會一直在跟蹤服務。先是根據她的需求,幫她解決了租房問題。兩個孩子的就學,通過商會向教育局多次協調,分別如愿進了幼兒園與小學。孩子要學鋼琴,商會得知后,立即幫她找到了鋼琴老師。
為人才解決落戶、居住、孩子入托、就學等問題已成了商會的常態化工作。商會每年還組織企業家及各類人才體檢,邀請專家對個人體檢報告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推出治療、保健及預防建議,深受大家好評。
這幾年,商會通過“四個一”活動,為企業家及各類人才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每兩年一次游學活動,組織企業家到北大聽經濟形勢講座,去中糧集團學習取經,赴貴州考察等。半年一次經濟發展沙龍活動,邀請有關學者向企業家們傳授新知識,共同探討熱點問題,開拓發展新思路。每季度開展點對點人才服務活動,傾聽人才心聲,了解人才需求,主動提供政策服務,協助解讀政策內容。每周一次在網站、微信平臺推送各類人才服務政策,幫助企業人才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匹配的政策,及時指導申報人才參與專項評選、享有各類扶持優惠政策等。目前,15人獲評“濱海賢人”,2人獲評上海市千人計劃人才,1人獲評浦江人才,企業獲得各類扶持和獎勵資金超過2600萬元。
社會管理創新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是管理工作的生命力。奉賢經濟開發區生物科技園區商會創新推出的三大服務平臺,是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助推企業集群發展的有力舉措。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