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薪汁
摘要:近幾年,我國農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與進步。為了使玉米獲得更高的產量,人們十分重視優質玉米種植實用技術,這種技術不但可以讓玉米的產量實現大幅度的提升,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完善玉米種植技術。本文對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高產;優質玉米;種植實用技術;推廣;研究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2.018
高產優質玉米種植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為人們獲得較好的收益。然而,想要實現高產優質玉米種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控制好種植的每個環節。特別是在選擇品種時,要挑選質量好的品種,并且還要對種植的方式進行改進。傳統種植玉米的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所以應對高產優質玉米實用技術進行推廣,提高玉米的質量與產量。
1現階段玉米種植技術推廣中出現的問題
1.1玉米種子的選擇不科學
玉米種植技術在進行推廣時,出現比較明顯的問題是選擇種子不夠科學,玉米種類比較單一。在玉米品種更新以后,有些農民仍然種植品種較差或已經被淘汰的品種。由于一些農民的文化程度水平比較低,并不了解玉米種植技術,導致他們在種植玉米時沒有采用正確的方法,即沒能根據土地的肥沃度、種植要求與生產要求等條件進行玉米品種的選擇,因而,種植出的玉米的產量并不是很高,并且玉米的質量也并不理想。很多農民會將同一類品種連續好幾年都種在同一塊地里,這樣就會增加病蟲害發生幾率,影響玉米的生長。還有很多人在推廣新的玉米品種的時候并沒有真正的進行試驗,玉米品種不適合本地種植,導致農民經濟收入受到影響。
1.2肥、水施用不科學
在種植玉米的時候,農民沒有深耕或者深翻土地,土壤層所含的有機物質較少,并且土壤的透氣性較差,這樣土壤就不能充分吸收肥料和水分。還有很多農民的思想意識錯誤地認為施肥越多玉米的產量就會越高,在施肥的時候,很多土壤的營養物質不均衡,忽略了有機肥料的實施。并且施入的化肥中大多數含有較多的氮元素,幾乎不含有磷、鉀等元素。因為過多施用化肥,使得土壤嚴重板結,耕作層變淺,而玉米生長的特點是深入土壤扎根,這樣玉米扎根生長過程中缺少營養,很容易出現倒伏的現象。還有在灌溉方面沒有很好地結合生長期需水要求,隨意澆水,影響了玉米的生長。
1.3缺乏對田間的管理
由于農民的知識水平較低,在對玉米田間進行管理時,他們并不能實現科學的田間管理,尤其在防止病蟲危害的問題上。進行病蟲防治農藥的使用并不科學,大多數農民只會打農藥,而且在農藥的選擇與使用量上也存在不合理現象,造成農藥殘留,在一定程度上使病蟲對農藥有了免疫作用。
2高產優質玉米種植實用技術推廣的具體措施
2.1玉米品種的選擇
只有選擇優質的玉米品種才更有可能獲得較高的產量,當然,優質的玉米品種不僅僅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更能在種植的整個環節中凸顯優點。例如優質的玉米品種自身對害蟲抵抗能力,另外有些品種抗風不容易倒伏等。在高產優質玉米種植較強實用技術推廣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玉米品種的選擇,一要選擇飽滿顆粒的。同時選擇的玉米的顆粒整齊排列;二是在選擇玉米種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土壤、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樣選取的玉米品種才能更加適合本地環境的生長,最終才能獲得高產量。
2.2玉米的播種
玉米品種的選擇為玉米產量提供保障,玉米播種的環節也是很重要的。一是在選擇播種地點時,一定要考慮陽光的照射量,因為玉米的生長對光的有很大的需求,充足的光照才能使玉米更好地成長;二是玉米播種還要挑選時間,地點不同播種的時間也就不一樣。播種時還有考慮氣候因素;三是不同玉米的播種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播種的之前一定要熟悉這些要求,播種的時候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播種。
2.3不同品種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種植玉米的時候,不同品種的要進行一定距離隔離,這樣就不會出現不同品種玉米之間花粉傳遞的現象。高產優質玉米品種與普通的玉米品種是不一樣的,其有很多普通玉米品種沒有的特點,例如:可以抵抗病蟲侵害、抗倒伏、產量比較高等,然而,如果與普通玉米花粉結合產生的玉米就不會有這些特點。因此,在種植優質高產玉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隔離,不能讓其和別的玉米雜交,這樣才能更好地生長。
2.4適當的密植
實際上,在種植農作物的時候,應選擇適當的密植,因為密植技術對農作物的成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優質高產玉米密植的時候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環境、氣候、土壤等。不同地區的條件是不一樣的,對于一些氣候適宜,光照較多,土壤比較肥沃的地區在種植高產優質玉米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密植的技術,這樣對提高玉米產量是十分有利的。相反,條件不是很好的地方就不能用密植技術,否則就不能體現出優質高產玉米的特點。在考慮是否適合密植技術的時候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玉米的自身的特點,有些地區條件比較適宜,但是如果玉米特點不適合也不能用這種密植技術。
2.5加強田間管理
2.5.1前期管理 玉米播種后要及時查看田間情況,做到鏟前深松和增加鏟趟次數,及時進行查苗、間苗、定苗,及時補栽、補種缺苗,確保全苗。
2.5.2中期管理 此時往往正處在干旱少雨期,應該重施攻穗肥,結合追肥培土進行澆水,施肥量約占總施肥量的2/3。在抽穗到灌漿前,要使土壤始終保持著濕潤狀態,至少要澆兩遍水。在苗期中耕的基礎上,拔節前后再中耕1次。這一時期重點防治大小葉斑病和玉米螟。
2.5.3后期管理 此時可在雄穗抽出1/3,長5~7厘米時,做好人工去雄和授粉工作,去雄時要保留地邊2~3行不去雄,去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11點之間進行。待授粉完成之后,大部分花絲干枯后,將剩余雄穗全部剪除。
這一時期為抽穗至開花期,每公頃可追施尿素150~200 公斤,尤其是高產田后期不能脫肥,補充肥料對增產十分關鍵。如采用葉面追肥,在玉米灌漿期可用1%~2%尿素溶液、3%~5%過磷酸鈣浸出液對葉面進行噴施。此外,這乳熟期滿足水分能明顯提高粒重,因此玉米需水量也很大,要保證水量充足。
玉米生長后期容易受到玉米蚜蟲的為害,要及時進行防治。化學防治可用40 %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實施常規噴霧。也可在玉米蚜初發階段,每公頃用30%呋喃丹顆粒劑12~15公斤拌細土160~230公斤,在植株周圍開深溝埋施,還可兼治玉米螟。
2.6科學施肥
施肥是玉米獲得高產,提高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施肥數量和方法以及施肥時間,都要根據玉米的產量指標,吸肥規律,土壤肥力,肥料種類,種植方式以及品種和密度等靈活掌握。由于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達,生物產量高,因而肥料的需求量較多。在施肥方式上應把握以下幾點:因地施肥,前重后輕,實行農肥和化肥、氮肥和磷肥、底肥和追肥相結合的施用原則。在施肥量方面,一般是結合整地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播種時每畝施用優質玉米測土配方肥20~30公斤,玉米拔節前每畝追施尿素8~12公斤。
3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玉米種植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生產的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推廣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使玉米品種選擇、種植、田間管理等環節更加科學、規范,充分發揮高產優質玉米的優勢,這樣玉米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同時玉米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毛潤靜.單粒播種玉米高產技術推廣優勢和存在的問題[J].北京農業,2013,(27):259-259.
[2]張佳,王偉仁.玉米單粒播種高產技術推廣優勢及存在問題[J].現代農村科技,2016,(09):13-14.
[3]聞惠.探討單粒播種玉米高產技術推廣的優勢及存在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6,(16):195-195.
[4]白雪冬,鄭金波.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0):38.
[5]什那爾別克·朱爾森.關于玉米高產技術的研究進展[J].新疆畜牧業,2015,(1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