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
【摘要】湖南省邵陽市崀山石中國5A級風景區,在評選世界自然風光遺產中作為丹霞地貌的代表景點而出名。崀山不僅自然風光出眾,人文歷史也源遠流長,由于地處偏遠,區位優勢低,交通不發達,導致崀山在中國中國自然景點中沒有脫穎而出。隨著湖南省對邵陽高鐵、高速、機場的建設,大大增加了崀山景點的可進入性,崀山應該如何緊緊抓住這一次機遇,對景區自身進行全面規劃,改善旅游環境,擴大自身的知名度從而有效占據旅游市場,成為了現階段應思考的問題。本文從經濟、環境、人文和規劃四個方面闡述接下來崀山發展的重點。
【關鍵詞】崀山 旅游 規劃
一、崀山現階段狀況
崀山風景名勝區在當地政府近十年的建設開發下,景區內各游步道、漂流碼頭、登山游覽纜車等運營設施基本建成,旅游接待設施、旅游網點也初具規模、有賓館100來家,在2016年晉升為國家5A風景區。崀山已具有一定的旅游接待實力,在2016年上半年接待了13萬人次游客量,無論是從品牌知名度和景點實力都呈現著上升發展的趨勢。
隨著發展,崀山滯后的旅游配套設施的弊端也展現出來。由于崀山地處的新寧是一個小縣城,依據著崀山的旅游事業才逐漸發展起來,整個縣城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全,縣城內娛樂休閑的設施寥寥無幾,只能基本滿足游客們吃住行的需求,這也導致了游客們旅游滿意度不高,二次旅游幾率低的問題。
二、崀山風景名勝區目前存在的問題
從以往游客們對崀山的游覽反響來看,正面評價多為旅游接待服務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能較高,民風淳樸,誠信服務,景區空氣、土壤環境質量良好,水域風光優美、地質地貌奇特、民族風情濃郁等。而負面的評價基本集中于內部外部交通不便捷,成為了制約旅游發展的最大短板,大大降低了旅游的中體形象和游客滿意度;而由于旅游基礎設施種類較少,檔次難以達到游客的需求,在經歷黃金周等節假日時景區內游客數量急劇上升,造成的超容接待和物價上漲問題,大幅降低了游客的體驗質量和舒適度。
綜上所述,崀山風景名勝區主要問題在于:
(一)景區內落后的設施和服務
在如崀山地處的新寧縣是湖南省和廣西省的交界縣,四面環山,交通不方便,經濟欠發達,這導致旅游景點內的服務、餐飲、消費等基礎設施落后,有時可能連游客的吃住行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特別是在景區內,多為農家自己的個體經營,缺少資金的投入和專業的服務接待水平,有時農戶連和前來觀光的游客無法進行流暢的溝通,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的顧客的流失。
(二)缺乏對景點的全面規劃
在崀山風景區共有八角寨、辣椒峰、天一巷、紫霞峒和扶夷江五大景點,基本設計了一條不走回頭路的觀光路線,但每個景點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需要搭乘十到三十分鐘不等的游覽車到達,且景點間的聯動性低,有可能造成了一個景點內過載,而另一個景點空閑的狀況。崀山景區內五個景點,有四個是以山體風光為主,這就要求游客一天消耗大量的體力在爬山上。一個較為龐大的景區,而又沒有適當的休憩娛樂的地點,極容易導致游客們在游覽過程中產生疲軟。這就是缺少對景區的整體規劃而造成的景點資源浪費,旅游體驗不佳。
(三)缺少自身在旅游市場上的定位
崀山是一個以丹霞地貌聞名的自然風光景點,但在地廣物博,自然資源豐富的中國旅游市場上,丹霞地貌只能作為一個亮點,而不能作為一個足夠吸引更多游客的關注點,崀山需要找到更多的亮點,轉變自己的市場定位,占據更多優勢。比如崀山可以利用自己的閉塞,打造一個封閉的,具有民族風情的小城,打造自己的特點,去迎合現在市場上緊缺的鄉村旅游和古鎮旅游。這樣才能用自己的自然風光作為亮點讓自己被發現,然后用人文情懷留住游客。
三、針對目前的狀況所提出的發展方向
(一)加強景區內部的建設
崀山風景區總面積有108平方公里,有很多的空地資源。而大部分的酒店、旅館都分布在13公里以外的縣城,景區內的酒店環境差,且分布較少,還有村民自己開發的民宿,居住環境不佳還容易導致亂收費的情況。從長遠考慮,政府應該把發展的重心轉移到景區的內部建設,引導村民進行產業升級,增強景區內的服務接待能力和水平,打造成一個具有高水準接待水平的景區,讓更多的消費娛樂活動都在景區內部消化。
(二)制定合理的景區路線、改善景區管理
景區現階段的建設基本處于點線的狀態,每一個景點和景點之間都是單向的線形鏈接,這極容易造成景區內人員擁堵的狀況,也容易造成游客們游覽過程中走形式的情形,總體來說就是景點間的聯動性不強。所以景點急需轉換成面的建設,分散各個景點,在游覽的交通路線上,可以在沿線多開辟小區域增加小景點,休憩區域,為其他的主要景點分流。在景區內的瀏覽巴士路線上也做出相應調整,多增加站點,放緩游客的游覽節奏。
(三)結合本地風情創建崀山文化
在開發的過程中要積極應用本土的文化,結合本地人文風情和當地環境形成一個系統。例如,扶夷江從前以扶夷國出名,崀山可以靠水建立一條扶夷風情街,用源遠流長的歷史點綴這條古街,再配合當地花瑤特色的民族特色,吸引游客進風情街購物娛樂。崀山本土有很多優秀的文化,比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巖鷹拳、聞名遐邇的太平天國古遺跡、晚清兩江總督的劉氏宗祠、還有南宋名寺和紀念民間義俠楊發奎的義俠祠,都沒有被很好的開發出來。在做崀山的規劃開發的時候,應很好的整合這些資源,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一個屬于崀山的人文精神。
(四)加強崀山的旅游品牌和宣傳
以往崀山是以“中國第一丹霞”為旅游宣傳口號進行宣傳的,而從社會反響來看,社會對崀山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世界自然景觀申遺成功上,大多數人對丹霞地貌的認知不夠完全導致對崀山的認知也不夠完全。而提起丹霞,更多的人想到都是廣州的丹霞山。要改變這一客觀的印象,首先要改變崀山的旅游宣傳口號,完善崀山的品牌內容,找出其他的特點進行切入,要做成“人無我有”的特性。從宣傳方法上,以2002年著名法國“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徒手攀爬辣椒峰為例,利用此類的社會活動,吸引媒體外界的眼光,是一個軟性推廣的最佳方式。崀山景區內的自然資源、人文歷史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進行開發推廣。
四、結語
在旅游業在蓬勃發展的現在,崀山風景名勝區通過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打出的知名度,迎來了一個大機遇。崀山應該緊緊抓住這一次機遇,拋棄以往落后的景區和城區分開的建設方式,以打造旅游度假休閑的旅游城為目的,全面打造崀山風景名勝區。借助于崀山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人文文化,根據政府職能部門的正確指導,一個度假型的崀山景區一定能在旅游市場中脫穎而出,為我國的旅游繁榮事業作出更加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