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自然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對這些自然資源的價值進行計量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而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基礎就在于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的計量。
本文首先從國內外關于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的相關文獻入手,進而闡述了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 資產 價值 計量
一、相關文獻回顧
關于水資源的研究,最早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很多國外學者對水資源價值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Hanse[3]借鑒了國家已經進行的評估結果,創新性地研究了美國眾多河流的旅游價值,但它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水資源的價值,并沒有囊括水資源的全部價值。Warford[4]提出了用Marginal Opportunity Cost(邊際機會成本方法)對水資源的價值進行評估和確定。
我國對水資源資產的研究開始較晚,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也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也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王喜峰[2]《基于二元水循環理論的水資源資產化管理框架構建》一文中,根據資產的定義和水資源的功能界定了水資源資產的內涵。朱友干[1]在《論我國水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路徑》一文中,從水資源的權益屬性、水資產價值的確定以及政府治理水環境相關會計信息角度探討我國水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路徑,促進政府有關部門珍惜水資源、優化水資源環境。
二、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的現狀
從目前來看,關于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涉及到的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各種問題都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進行探討。我國在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時期有一種觀點是自然資源無價論,像水資源這樣的自然資源被無償或者低價占有使用,其價值是嚴重背離價格的,而且水資源很容易受到污染,不管是在開采中還是使用中。因此,在進行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時要注重對水資源資產屬性的考慮。
國家對水資源資產具有絕對的所有權,但是水資源資產的使用權和產權之間的關系難以分清,很多水資源資產在大量流失。因為水資源資產名義上屬于國家,但實際上取得的收益是各個經營者,而且各個利益體之間的關系也不明晰。因此,水資源資產這種國家資產處于長期不斷流失的狀態之中。
(二)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存在的問題
1.水資源資產的特殊屬性導致計量存在困難。水資源資產具有經濟性,水資源的開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水資源的利用也需要人類付出勞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水資源資產的經濟性都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同,因此沒有對水資源資產進行合理地估價和計量。由于水資源是具有流動性的,這給水資源資產的計量帶來很多的困難,因為水資源資產的計量必須是一個時點上的資產進行計量,也就是從會計學上講到的資產的計量,這就意味著水資源必須停留在一個流域并且假設它沒有增減變化。
水資源資產具有權屬性,我國法律規定自然資源資產屬于國家所有,隨著當今時代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很多工業企業為了獲得水資源進行生產運作,從國家手中取得水資源開采許可證,因此,水資源的權屬從國家變為企業,這也造成水資源產權不明晰、水資源監管不力等種種問題,水資源的產權交易體系尚未建立,很多法律制度不夠完善,給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帶來諸多難題。
還有水資源自身具有循環性、因果性、周期性和隨機性也使水資源資產計量變得更加捉摸不定。
2.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方法不完善導致計量存在困難。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存在多種方法可以使用,比如有成本法、收益現值法、市價法、影子價格法、等效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模糊數學法等等。選擇一種科學合理的計量方法是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工作開展的關鍵所在。對于自然資源資產的計量是會計學與環境科學的融合,采取的環境科學的計量方法如果能夠得到會計學的認可也是未來進行計量的一大難題。
三、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的建議
通過深入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還不是很完善。因此,本文針對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政府方面
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比較復雜,特別是計量過程中口徑不一致,國家針對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應當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在水資源資產的開采過程中,政府要保證資金儲備,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使開采順利進行。政府對于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要給予大力支持,組織專家編寫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相關著作,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深入了解水資源資產,從而轉變人們的觀念,關注并積極參與到水資源資產的保護活動中。
(二)相關部門
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涉及統計局、環保局、水務局等多個相關部門。在計量過程中,這些部門需要通力合作,關于水資源資產數量和質量的數據采集特別重要,各個部門通過數據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可以給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提供方便。由于我國水資源資產監管體系不夠成熟,因此要加強監管體系的完善。每過一段時間,各個部門應該把數據進行匯總,從而分析計量中存在的問題。還應當鼓勵大眾積極地獻言獻策,為水資源資產價值的計量添磚加瓦,使水資源資產的會計與審計更好地進行。
(三)技術提升
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存在多種計量方法的選擇,最終原因還在于計量技術的問題。在計量技術方面,應該注重不斷地完善與創新,特別是對于數學工具的利用程度有待提高。計量技術的提升不光要依靠技術人才的創新思維,還依靠專家學者的經驗指導,更依靠真正從事水資源資產經營活動的工作人員。只有把計量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不斷改進才能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計量技術的提升是經驗的不斷總結的一個艱巨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使水資源資產價值計量技術向更高級別邁進。
參考文獻
[1]朱友干.論我國水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路徑[J].財會月刊.2015(19):22-24.
[2]王喜峰.基于二元水循環理論的水資源資產化管理框架構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26(1):83-87.
[3]Hanse L T.National estimates of the recerentional Value of Strenmdlow[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1,27(2):167-175.
[4]Warford,tetey.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2(1):78-83.
作者簡介:王志華(1990-),女,漢族,四川綿陽人,就讀于西南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