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保險的融資功能為主要內容,分析了我國保險業融資功能發展的現狀。深入了解我國保險業融資功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保險 完善融資功能
金融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個國家發展現代化經濟的核心。保險作為金融的重要產業之一,其發展情況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健康發展的保險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還可以維護社會和人民生活的穩定。
一、我國保險業融資功能概述
我國保險業融資功能是保險公司將閑置資金投入到社會經濟生產過程中時所起到的金融中介職能。
由于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與保險的賠付支出存在著時滯,加之,保險事故往往不是同時發生,保險公司的保險費也不會同時賠償出去,這為保險公司保險資金的融通運用提供了便利條件。
伴隨著中國保險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中國資本市場整體環境的進一步改,融資作為保險的基本功能之一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集聚社會閑散資金
依靠銷售各類創新的保險產品等方式,保險公司集聚了大量地社會閑散資金,實現社會資金從儲蓄向投資的轉換。2016年全國保費增速迅猛,截止2016年11月,壽險公司的原保險收入達到了20571.09億元,與同期相比增長了38.61%。產險公司原保險的收入為達到了8293.69億元,與同期相比增長了9.76%。
(二)保險資金運用
截止到2016年11月,保險資金運用額達到了131189.16億元,比2016年年初增長了17.35%。具體投資項目包括銀行存款23522.39億元,占比為17.93%;投資于股票或證券投資基金達到18852.32億元,占比為14.37%;投資于債券43045.28億元,占比達到了32.81%;其他各類投資為45769.17億元,占比達到34.89%。保險資金從保險公司流向資本市場,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不但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給保險公司帶來了較為客觀的經濟收益,2015年保險業實現投資收益4108.2億元。
二、保險融資功能發展現狀
(一)保險融資進展順利
保險部門通過銷售保險產品、承接保險業務等保險活動將人們手中的分散資金積聚。截止到2016年11月,中國的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已達到28864.8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8.88%,總資產規模達到149608.60億元,比2016年年初增長21.04%。
(二)保險投資結構趨于合理
截止到2016年11月,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31189.16億元,為保險行業的資金中介職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同時,保險投資范圍也不斷拓寬,投資結構日益完善,從官方提供的投資結構比例上看,銀行存款比重己降至17.93%,債券占比32.81%;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比14.37%;債券股票等金融產品的投資比例迅速提升。
近年來,保險公司投資于股票或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一直在逐年上升,各種保險類金融機構成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投資者,在發展、完善并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上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與2014年保險資金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比11.06%相比,2016年明顯提升,達到14.37%,保險機構作為主要的機構投資者,通過不斷增加債券、股票和基金持有對穩定資本市場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保險資金運用受資本市場的影響加大
2004年10月24日保監會終于批準保險資金可以直接入市,但嚴格控制投資比例不超過總資產規模的5%,2006年頒布的“國十條”進一步拓寬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保險資金可以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比例上限達到6%,間接入市比例上限達7%,。保險的融資渠道也也進一步擴展到股權融資,從過去允許發行次級債融資到允許直接通過上市發行股票融資。使得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的關系日益緊密,保險資金越來越大地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
(四)專業化的投融資體制已初步形成
自從2003年由人保成立的我國的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之后,平安、華泰、中國人壽、中國再保險公司等保險機構也相繼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這表明我國保險資金的管理已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專業化投資和集中管理的資金體制已逐步形成。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經營各種資產管理業務,例如通過創設投資基金,進行風險投資,必將極大地拓展保險資金的運用的渠道,提高保險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緩解由于融資不足帶來的資本金壓力,為進一步改善融資條件和融資環境作出貢獻。
三、融資功能現存問題
(一)固定收益類占比高收益低
截止到2016年11月,保險資金的投資總額為131189.16億元,銀行存款與債券兩者相加,占到了保險資金投資額的50.74%,盡管比起前些年比例已大幅下降。但比重還是高了一些。保險企業的投資從整體上看,還是偏于保守的。
保險資金的收益主要是由風險利率類的產品所決定,但整體看,保險資金投資這一類的產品較少,與缺乏相關的投資人才、投資經驗和投資能力有關。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銀行的利息處于降息通道中,各類債券的收益也將會呈現長期下降的趨勢。
因此,保險資金如何調整自己投資渠道的分配,合理的進行資金配置,將會成為保險資金管理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二)收益率受資本市場影響波動大
雖然當前保險資金投資資本市場比例還不高,甚至有的資金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還遠遠未到監管部門規定的30%的水平,保險資金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其資金來源的不同性質,區別不同的情況,選擇短期的或是長期的投資,在資本市場上,做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投資者,盡量減輕二級市場的波動對保險資金收益的影響。我國資本市場將長期處于新興加轉軌狀態。正因如此,才需要保險資金這樣的機構資金長期進行投資。
(三)保險資金運用范圍受限
保險的特殊性,決定了保險在資金運用方面必須把安全性放到第一位,然后才能考慮流動性和收益性,所以保險資金在應用方面就會收到一些限制。中國保監會做出關于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該決定里規定保險資金只能用于銀行存款或買賣債券、股票和證券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投資不動產和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品種。保險資金若進行境外投資的話,必須符合保監會的相關監管規定。新修訂的《保險法》進一步開拓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但是,對于保險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投資方式,并沒有給出具體明確的可操作規定。但是《證券法》卻明確規定了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限制以及信息披露的具體規定。導致保險資金對具備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進行較大規模的長期投資。因此,保險資金將難以大規模進入資本市場,進而影響我國現階段充分發揮保險的融資功能。
四、充分發揮保險融資功能的建議
(一)提升資金的運用能力
首先,國家要放松對保險行業的限制,降低對其資金的約束力,避免將大量的資金投入銀行系統中,雖然保證了資金的安全性,但是卻沒有達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應加大政策的傾斜以及科學的引導,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減少準入限制,盡可能多的讓保險公司全面參與金融市場投資。第二,保險機構應改變資金的投放結構,將大量的資金用于購買國債、公司債券,提升收益。再次,保險公司要開發新的金融服務項目,例如,平安保險公司推出貸款業務,向大量的小商戶、白領、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從而獲取大量的利息收入。保險公司為了提升其未來的償付能力,必須拓展資金的運用渠道,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充分合理運用保險資金
首先,保險公司可適度加大對中長期不動產投資,進一步探索如何優化資金投資結構,加大中長期戰略性投資的比重,可考慮將保險資金運用到國家政策性項目,如投資福利性保障住房建設,這樣一方面有助于緩解政府財政資金困難;同時有利于優化保險資金的資金投資結構,實現保險資金提高長期投資收益,同時又實現了社會福利目標和保險行業長期穩定目標。第二,提高保險資金的利用率。保險資金的利用率表明了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水平高低,資金運用率越高則保險資金運用水平也就越高。通過對保險資金的高效運用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率是保險公司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保險公司應該全面加強保險資金的專業化管理。保險公司需結合自身特點量身定制適合其發展的資金管理模式,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建立專業化的體系,對資金實施專業化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資金利用率。
(三)拓展其資金的運用渠道
保險公司全面拓寬險資投資的投資渠道,有助于提高險資的融資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進一步增強整個保險行業的競爭力。保監會于2016年3月9日頒布了《修改保險資金運用暫行辦法的決定》。從而進一步開拓了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指出險資可以投資于資產證券化產品,投資于創投基金等品種,還可全資設立養老、不動產、基礎設施等專業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還可設立不動產基金、并購基金、夾層基金等私募基金。
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有利于保險的發展,更有助于保險資金更充分的應用。
五、結論
總之,我國保險業的融資功能發揮上存在不足。但隨著各種完善保險投融資體系的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保險的投融資功能也必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繆建民等著新金融書系:保險資產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 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281.
[2]巴曙松,楊倞,劉少杰等著;華小小編.2015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市場大波動中的洗禮[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223.
[3]文章相關數據來源于保監會官網的統計數據.
作者簡介:苗勁松(1969-)男,河南商丘人,經濟學碩士,風險與保險管理MBA,任職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研究方向:風險與保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