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平
教育專家魏書生曾說:“你把學生當作天使,你便生活在天堂;你把學生當作魔鬼,你便生活在地獄。”一個教師怎樣看待學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教育情緒。如果專看學生的缺點,把他們視為一群無藥可救的“魔鬼”,與魔鬼相伴,我們就猶如生活在地獄之中;如果以欣賞的態度多看他們的優點,把他們當作可愛的天使,與天使相處,我們就猶如生活在天堂之中。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被他人尊重的需要,樂于接受他人的稱贊、欣賞、尊重。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覺得自己有信心、有價值、有能力,就會激發自我潛能,積極向上,擴展良好行為或糾正不良心態。” 要想真正走進教育的天堂,享受教育的快樂,教師就必須誠心賞識,真誠贊美學生。教師都知道,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天使”的誕生則更需要教師的夸獎和鼓勵,教師的一個舉動,可以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教師的一個滿意的笑容,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進步;教師豎起的大拇指,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逐漸完善自我。
培養剛入學的學生正確的坐姿寫姿,是每個一年級班主任都要做的一項工作。剛一開學我用“頭正、肩平、背挺直、兩腳平放在地上”等簡單易懂的話語來提醒學生,要求學生。開始,學生把我這句話當“圣旨”,可時間一長,學生就不那么聽話了。這時,我就開始夸學生了:小宇同學的坐姿最端正,最規范(表揚了他的同時,讓其他學生有榜樣可學),老師想看一看哪些同學能像他一樣(激勵其他學生),甚至于超過他(喜歡挑戰是學生的天性)。我的話音一落,學生就唰地一下全坐好了。 坐姿端正的“天使”就這樣誕生了。
一年級上學期,剛開始學寫漢字的時候,我是這樣夸學生的。“小靜同學的字不僅干凈工整,還寫出了小頓筆,像小書法家一樣。”“洋洋、小軒、小榮通過努力,也寫出了頓筆,我們班小書法家的隊伍壯大了。”“王老師相信,只要同學們肯付出努力,靜下心來認真練習,個個都能成為大書法家。”學生在夸獎中練出了一手好字,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二年級上學期,學校組織的優秀作業評選活動中,我們班超半數的作業被評選為優秀作業。書法“天使”誕生了。
我不僅利用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不失時機地夸獎學生,還充分利用學生在家里與家長在生活上接觸的時間發揮夸獎的作用。如學生剛入學,就緊張地準備著9月底的隊列匯操比賽,在練習的過程中,表揚他們的同時,我會拍幾張照片發給家長并附上一句:“看!孩子們練得多認真!回家后,好好夸夸孩子。”學生一看在學校里的出色表現這么快就會讓爸爸、媽媽知道,表現得會更積極、更出色。我認為我們班級每次活動的“軍功章”也有家長的一半。積極上進的“天使”誕生了。
白天鵝總是受到人們的贊美,但丑小鴨也同樣需要人們的關懷。教師不失時機的夸獎和激勵,會滋潤“丑小鴨”渴求向上的心。如果說上面的小事例是對學生有聲的夸獎,那么,我個人認為教師筆下鮮紅的對鉤則是對學生無聲夸獎的最好方式。
二年級下學期一開學的時候,兵兵只能寫出 “大、小、飛、少”等幾個簡單的字,我讓家長在家里幫助兵兵認字、聽寫。幾天后,他寫出來的字多了一些,我就開始批改他的聽寫作業,一個連一個的圈圈,讓我越畫越生氣。有一天,在批他的聽寫作業時,我改變了方式,選對的字批對鉤。他看到聽寫紙上的小對鉤,是那么高興、激動、興奮,他走到我的跟前說:“老師,你能給我一張全對的嗎?”有了這股學習勁頭,他的聽寫一天比一天有進步,在全班同學面前我表揚他是本學期聽寫進步最大的學生時,他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自信“天使”誕生了。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欣賞并夸獎是樹立學生信心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教師只有表現自己對學生的賞識才能使學生信心滿滿。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毫不吝嗇自己表揚學生的言語,讓更多的學生在教師的鼓勵、表揚聲中一天天地進步,讓我和我的學生都生活在教育的天堂中,享受教學相長的樂趣!
(作者單位:虎林市八五六農場學校)
編輯∕王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