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劉永華+王書全+孫莉
摘 要:混合式學習是一種融合傳統課堂學習和網絡學習各自特點的學習方式。基于混合式學習理念,將動物醫學專業選修課《人獸共患病》進行教學改革與設計以及教學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選修課;人獸共患病;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1-0174-02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基于Blend learning(混合式學習)的設計和應用成為可能[1]。混合式學習在形式上是傳統學習方式和E-Learning(網絡在線學習)的結合,但其更深的層次還包含了不同學習理論的混合、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混合、集體教學和小組協作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的混合、不同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源的混合[2]。人獸共患病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選修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人獸共患的傳染病和人獸共患的寄生蟲病。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主宰課堂,學生的參與度低,易形成課堂枯燥無聊的氛圍,將混合式學習引入教學中實踐,能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從而很好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1 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人獸共患病》教學中的構建
1.1 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和教學內容的選取 混合式學習是傳統的面授教學結合在線學習,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是前提條件。教師創建了班級微信公眾平臺和班級論壇,按照教學大綱中選取禽流感、布魯氏桿菌病、弓形體病等常見的人獸共患病為教學內容,整合教學PPT、視頻、圖片等資料,發布于網絡。
1.2 教學設計 確定教學內容后,教師布置教學任務、設計教學過程,進行混合式教學,總結評價教學效果,見圖1。
2 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人獸共患病》教學中的應用
15級獸醫專業(中職升本)49班(32人)為教學對象,以“弓形體病”內容為例說明教學過程。
2.1 課前 教師布置教學任務“了解弓形體病的病原體形態;熟悉弓形體感染動物和人體后的發育過程”,設計教學計劃,將弓形體病患者、患病動物的圖片、蟲體生活史視頻、病例新聞報道等資料上傳網絡,學生獲得學習資料進行自學。
2.2 課堂 教師進行傳統的課堂授課,重點解答學生在線學習的疑難問題,并根據學生課堂學習反饋和網絡學習互動的信息,有重點地、形式靈活地布置課后作業,如做病例分析報告、撰寫疾病綜述等。
2.3 課后 學生可以獨立或者和同學組成小組共同完成作業,不懂之處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或者班級論壇與同學、老師交流探討。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網絡互動的反饋信息、學習的智能跟蹤等方面綜合評價。
3 應用效果評價
問卷調查了解混合式學習模式被任可度,大部分學生更清晰地明確了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見表1。
4 討論
4.1 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優勢 混合式學習是傳統課堂學習與網絡學習的融合產物。網絡學習主張的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其特點是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這是傳統課堂學習所不具備的[3]。教學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構建了多媒體學習資源,建立了網絡學習平臺,跟蹤記錄學生學習記錄等,豐富了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4.2 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混合式學習方法較傳統學習方法來講,更加具有開放性,通過混合式學習方法中的討論、總結、陳述、演說等,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自主性與自由性,同時也感受到學習環境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課堂中,十分有利于學生今后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學習能力的提高[4]。開放式的學習模式,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時間自由安排在線學習,實現了個性學習,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4.3 改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交流 混合式學習,教師營造出教學情境,設計出具體的教學過程,并全程對教學進行督促、引導,不再是單一課堂的講授者。這種模式下,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指導、監督、互動等增多了師生的語言交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尊敬之外還增加了喜愛。
5 結語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與發展,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等行為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5],一種全新的網絡學習方式——E-Learning逐漸興起[6],它既發揮了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7]。將混合式學習引入《人獸共患病》教學中,讓選修課不再死板,大大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多督促、約束學生的學習,不要偏離學習主題而突顯了教學形式?;旌鲜綄W習模式在今后的教學中仍需要不斷完善,為未來動物醫學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玥,李海英,孔凡文.Blend learning 理念的微課在《土地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6):146-148.
[2]馬漢達.混合式學習在高校日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8):126-128.
[3]楊志峰.體育院校計算機課混合式學習應用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4):21-23.
[4]杜海燕.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混合式學習應用實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8):292,294.
[5]孫雅欣,張旭,王琳琳,等.混合式學習在文獻檢索教學中的應用-以黑龍江省高校文獻檢索教學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3(10):56-58.
[6]王林枝.基于微信平臺的病案管理混合式學習應用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6(4):634-636.
[7]孔維軍,閻嘉琪,王曉霞,等.混合式學習在高職數控編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5(34):17,4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