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璐
摘要:對于高中生來說,高考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好的身體素質,他們是無法承受這種壓力的。然而,身體素質并非短期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高中生 終身體育意識 方略
一、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意義
1.終身體育的含義
終身體育思潮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終身體育的意思是要人們終身進行身體鍛煉,接受體育教育。換而言之,就是一個人從生命開始到結束,就應終身學習體育知識,參加體育鍛煉,把體育作為生活的重要內容。
從終身體育的意義上來說,是人在終身體育思想指導中,在不同時期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在終身體育的實踐過程中,實現體育的體系化和整體化。簡而言之,終身體育提倡體育應始終貫穿于人的一生,不應有時間和年齡的限制。
2.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意義
首先,高中是學生長身體的關鍵階段,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各方面的技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協調發展。高中是進行體育鍛煉及灌輸終身體育意識的好時期,如果錯過,師生都會追悔莫及。
其次,高中時期形成的意識或習慣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如果在這個階段,教師向學生灌輸終身體育意識,則更容易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達到終身影響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結合訓練項目向學生傳授終身體育的思想,是一個實踐與理論結合的好辦法,能夠使學生愛上體育課。
最后,向高中生灌輸終身體育意識,讓其在學生腦海中生根發芽,能夠影響他們的行為習慣,使他們養成熱愛體育鍛煉的習慣,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對學生來說,堅持長期體育鍛煉也是一種品格的培養,屬于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階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訂相關內容,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意識。
二、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方略
1.提高師生對終身體育意識的認識
為了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及學生都應首先理解和認識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將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灌輸給學生,促使學生意識到這一理念的重要性。學生有了心理建設和準備,就會提高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真正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因此,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多給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好處,耐心地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強大的體育知識理論及體育魅力影響學生,促使學生認識到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從而給學生積極的心理建設。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加強對終身體育理念的落實,真正愛上體育鍛煉。
2.創設適合的教學環境
學生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要想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教師必須創設適合的教學環境。如通過學校圍墻、海報或班級板報宣傳體育競技運動及體育運動的優點,或者舉辦體育比賽和校運動會等,在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環境中開展教學。
另外,學校應及時更換陳舊的體育設施,引入一些新穎的體育設施,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大多數學校都有籃球場,但很多女生不喜歡打籃球,那么學校可以建設排球場或網球場,滿足學生的不同喜好。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設置室內游泳館或室內體育館,天氣不好時,學生可以在室內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愛上了體育鍛煉,漸漸就會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3.改善教學內容與方法
體育教師要有創新意識,改善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給學生新鮮感,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主要是田徑項目的訓練,而且有的體育教師只是要求學生跑步或跳遠,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創設有趣味性的小游戲(與體育訓練項目有關),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體育理論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能使他們受益一生,所以體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黃金時期,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勇于創新,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