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環(huán)
摘要:對高考生來說,知識輔導非常重要,但考前心理輔導更加重要,因為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學生才能在高考中正常發(fā)揮,才能在激烈的高考角逐中脫穎而出。因此,教師應對高考生進行考前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具備必要的應考技能和穩(wěn)定的考試心理,以良好的情緒投入英語高考備考中。
關鍵詞:民族職專生 英語高考 考前心理輔導
民族職專高三學生很快就要面臨高考和繼續(xù)求學的人生選擇,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成為人生贏家,這對于高三學生來說,是充滿競爭和壓力的。如何對高考生進行考前心理輔導?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應關心愛護學生
在民族職專從教10年,筆者深刻認識到民族職專生有兩大弱勢:第一,民族職專生沒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存在困難;第二,民族職專生沒有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差。民族職專生都是初中教師眼中的“差生”,由于長期受到教師的冷落,導致他們產生了叛逆心理,他們認為,只有叛逆,才能實現(xiàn)自我保護。出現(xiàn)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缺乏教師的關愛、認可和尊重。
因此,高三教師要關心和理解民族職專生,把他們視為自己的孩子,尊重和愛護他們。學生生病了,教學要關切地詢問病情,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學生考試不及格,教師要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不要訓斥他們,不要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而是要鼓勵他們,讓他們充滿信心。教師的愛就像母愛一樣,能夠融化每一位民族職專生冰冷的心,讓他們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學習態(tài)度。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用平等、民主取代專斷與師道尊嚴。在課堂中,教師不能只選擇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回答問題,必須兼顧學困生,給予學困生支持和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另外,教師要敢于在學生面前袒露與承認自己的不足,與學生真誠相待和諧相處,多與他們溝通。學生的品德教育,不只是班主任的職責和義務,學科教師也應積極參與,與學生和諧交流,成為他們最信任的朋友。
二、讓學生體驗成功
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長期的努力和付出,短時間內學習效率不是很明顯,這就需要學生保持持之以恒的學習耐力,克服內心焦慮,對未來充滿信心。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寫道:“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所處的現(xiàn)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卑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不斷超越自卑的過程中漸入佳境的。
教師不宜盲目比較各類學生,不然會引起學生的焦慮,導致學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因此,教師應盡力營造愉快、生動、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從而降低焦慮感。
另外,教師可以建立以合作學習為基礎的競爭機制,但不能過多地強調競爭,否則會讓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更加焦慮。教師應著重創(chuàng)設合作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變競爭為合作學習,使每位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成功動機,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進而提高高考復習效率。
三、改善學生的人際溝通
在生活和學習中,許多學生存在與父母、教師、同學溝通困難的問題,究其根源在于人與人之間立場和觀點的差異。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換位思維法,它會進一步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
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之間建立心里話交流平臺,給學生創(chuàng)建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之間成為學習上相互鼓勵的支持者。如果學生之間出現(xiàn)隔閡,教師應細心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真正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人生中的挑戰(zhàn)。
此外,教師應與家長多溝通,形成家校共同合作,成為高考考生堅強的后盾,另外,教師應建議家長與孩子多交流、多表揚、多鼓勵,放下長輩的架子,成為孩子心靈的港灣,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摯友。家長只有在生活上照顧他們,在情感上關心他們,才能讓孩子有充足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去迎接競爭殘酷的高考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