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摘 要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形成,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一種與之配套的工作——企業反腐倡廉伴隨著現代企業的機制逐步形成。由于我國的現代企業制度剛剛建立,在有些機制方面亟待完善與改進,尤其是企業反腐倡廉工作要不斷加強,才能保證企業健康、科學、有序的發展,確保我們的企業逐步與世界接軌,讓企業適應現代化的需要。
關鍵詞 防腐倡廉 現代企業 長效機制 民主法治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一、企業防腐倡廉面臨的問題
古有明訓:“廉生明,公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是古人對“明”和“威”的解釋,簡單明了卻又極富深意,因為廉潔,所以做官的不敢懈慢,因為公正,老百姓才能擁護你。但是現代企業里腐敗問題依舊存在。
責任意識不強。國有企業主要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一切以完成經濟指標為目的,只要把企業經營搞好,確保國有資產能保值增值,把企業做大做強,就算完成了任務,從而忽視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在工作安排上有的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幾句,有的甚至忽略反腐倡廉和作風建設工作。從而造成部分領導對反腐倡廉責任意識減弱。
機制不夠完善。沒能很好的建立完整的反腐倡廉工作考核評價體系;雖然成立了領導機構,但在具體工作中卻無人負責,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各個環節的監督,只有一旦出現問題后才去分析處理。另外,抓反腐工作的人所做的工作得不到好評,從而導致抓反腐工作的人腰桿不直,大家都不愿意管,沒有從機制上實現真正抓落實。
監管工作失控。隨著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斷深入,企業已落實了領導班子議事規則,落實了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落實了民主生活會制度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仍有部分企業管理制度不全,有的雖然有制度,但只是一紙空文,既沒有明確有效監督主體,也缺乏有效監督渠道,監督乏力,管理失控,制約失衡。
公仆意識不明確。個別企業主要負責人習慣于“個人說了算”,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決策缺乏應有的民主意識;習慣于“一把手拍板定案”,把企業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自己是企業的“主人”,職工是“打工仔”;自己出點問題最多調離單位,忘記了自己是共產黨員、人民的公仆。
二、加強企業反腐倡廉建設的對策
新形勢下搞好企業的反腐倡廉建設,要從全局的角度和戰略的高度出發,著力加快企業改革步伐,不斷完善法制建設,盡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源頭治本工作,弄清當前情況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行為的表現形式和基本特點,及時掌握違紀違法案件在公司的新動向、新成因、新形式、新手段,深入總結本單位的發案規律和辦案經驗,找出不能有效預防和查處違紀行為的主客觀因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改進工作,力求在政策和工作層面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對策,建立健全防治權錢交易的長效機制。堅持“圍繞發展反腐敗,懲治腐敗促發展”的原則,把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融入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立足廉潔教育。腐敗,其根源之一在于企業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線上反腐倡廉意識淡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思想上構筑起道德防線,形成自覺地反腐倡廉,使之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從根源上徹底解決。首先要抓好反腐倡廉的思想的教育,其次,又要抓好對重點崗位、重點部門、重點對象的教育,努力營造“腐敗可恥、廉政光榮”的輿論和文化氛圍;對重點對象的教育,著力加強任前廉政教育、任中廉政談話、任后廉政評價,堅持長期化,教法靈活,手段不斷翻新。要發揮黨組織與工會的作用、進行廉政培訓、集中學習教育、經常進行廉政談話和專題民主生活會等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讓廉政教育善始善終。
完善監督機制。企業反腐敗的關鍵,在于健全制度,用制度來管理人的行為,實現權力運行過程的規范、公開,從而構筑起監督管理防線的堅固長城。一是建立民主制度,進一步完善會議決策制度,健全企業議事和決策程序,使企業員工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二是在企業內部構成反腐倡廉的基本保障,對人事制度、行政審批制度、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制度政務公開制度逐一完善,讓企業的各種行為都在法律與法規的監控之下,從機制上營造反腐倡廉良性的土壤;三是嚴格落實,必須加強紀律檢查,讓制度延伸到企業的各個層面上,建立執法機制,形成合力,培養一支敢打硬仗、能打惡仗、會打勝仗的反腐敗鐵軍,要通過加大查辦違法違紀案件力度,嚴懲腐敗分子,不給反腐倡廉工作留下死角,“懲治一個、震懾一片”堅持懲處腐敗依法行為,另外,在企業中反腐倡廉,必須從重從嚴,做好案件依法移送工作,依法辦事。同時,要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增強黨性修養,營造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的濃厚氛圍,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
綜上所述,通過多方面調研清醒的認識到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它是現代企業的規范的一部分,只有完善企業管理,嚴格反腐倡廉,才能最終實現企業光明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