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鳳
摘要:目前,“放〖HJ0.8mm〗學后下班前孩子看護”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對“孩子放學后去哪兒”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對策。要制定規則,齊抓共管規范市場;豐富托管形式,推動行業協調發展;強化監督,推動“孩子放學去哪兒”健康發展。
關鍵詞:放學后 下班前 孩子看護
應國家對中小學生減負的要求,小學生在校時間大大縮短,孩子放學后家長下班前這段時間出現了管理真空。“放學后下班前孩子看護”問題就成了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一、“孩子放學后去哪兒”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老人或保姆接送孩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這一做法,有效解決了孩子無人接送問題。但也存在有的老人或保姆文化水平相差很遠,思想觀念相對落后,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照顧留守兒童的,情況更為復雜,有的老人要干農活維持生計,經常沒有時間管理孩子,有的體弱多病教育管理孩子非常吃力。很多老人或保姆只能負責孩子安全到家,不愿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這種情況容易讓孩子養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
2.校外托管機構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目前,學校不接管,家長沒時間,孩子托管問題形成了巨大市場,勢必催生學校附近興辦多個托管班。但是,各類課后托管班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家長沒時間接送孩子的問題,但校外托管機構質量參差不齊,監管上存在很大漏洞。一是衛生狀況不容樂觀;二是托管質量無法保證;三是安全隱患比較嚴重。
3.孩子自行回家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孩子自行回家存在很多潛在危機。隨著機動車輛的不斷增多,許多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孩子年紀小,對這些也不是很懂,再加上碰到突發情況不知道如何應對,無形中就增加了不安全隱患。孩子面對誘惑沒有自制力。目前,游戲娛樂等商務場所很多,孩子心性沒有成熟,對社會的一些誘惑沒有自控力,上學放學無人接送容易上當受騙,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更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
二、有效解決“孩子放學后看護”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如何解決放學后、下班前孩子看護這“最后一公里”問題,幫助家長解決后顧之憂。應當遵循合理選擇、側重功能、靈活運用、整合資源的原則。
(一)制定規則,齊抓共管規范市場
首先,應先明確校外托管的行業定位,對于該行業屬性的定位,有的家長認為托管服務對象是學生,應該歸屬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也有的家長認為校外托管是營利性服務機構,是家政服務的業務延伸,應將校外學生托管定位為營利性的家政服務項目。具體實施中,借鑒其他省市出臺的校外托管暫行辦法,建議教育部門可作為托管機構的主管部門,負責有關管理政策的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承擔對托管機構的業務指導及督導評估。民政部門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托管機構的成立、變更和注銷登記,以及對托管機構實施年度檢查,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相關管理規定對托管機構進行監督管理。衛生部門負責依法協助和監管托管機構制定、落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托管機構落實防控傳染病措施進行指導和監督。公安消防部門負責指導和協助教育部門制定校外托管機構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校外托管機構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物價部門則負責對校外托管機構的收費行為實施監督管理。
(二)豐富托管形式,推動行業協調發展
一是將校外托管納入公共服務。校外托管服務涉及千家萬戶,探索有效的解決辦法,應優先考慮將校外托管直接納入公共服務,由學校、社區等單位和組織具體負責。至于費用問題,當政府財力不足時,建議向家長收取適當費用。建立的模式可以采取中心學校模式、村委會模式、社區模式、幼兒園模式和兒童之家模式等。
二是鼓勵社會機構開辦商業性質的校外托管。在明確了誰可以有資質辦班,哪些項目可以辦,應該按照什么標準收取費用等前提下,應大力鼓勵民營資本和社會力量進入托管市場,鼓勵社會有資質、有實力的法人實體開辦學生課后托管服務,支持其通過連鎖機構等方式擴大經營規模。三是提升監護人素質,提高居家看護水平。建議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功能,定期舉辦家庭教育培訓,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不斷提高監護人做好家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強化監督,推動“孩子放學去哪兒”健康發展
有了審批、注冊、監管的責任主體,有了開辦托管機構的政策規范,校外托管就等于有了行車的軌道。但如果各種托管機構置法理于不顧,各行其是,低價運行,無序競爭,必然會妨礙正規托管的生存與發展,校外托管不能游離于政府的監管,這也是社會發展給城市管理帶來的新挑戰。嚴格的監督執法是促進校外托管市場穩定運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總之,有效解決孩子放學后、家長下班前孩子托管問題,是更好地服務兒童和居民群眾的現實需要,也是強化基層組織功能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舉措,更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為實現中國夢儲備后備力量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