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壽
過去幾十年似乎大家都這么認為:談到業績,很多人立馬想到銷售員,而不是營銷人。只知營銷負責宣傳推廣,至于業績那都是銷售的事。
關于營銷人到底要不要背業績,老板和營銷人肯定是有爭論的,很多營銷人也是討厭業績的,我自己也經歷過恐懼,拒絕業績這樣的過程,我也有過。
第一次背業績
過去絕大部分線下企業,都設有銷售部,但不一定有營銷部,那時候也許叫企劃部,我了解到他們的工作就是拍拍宣傳片,寫寫報道,即便投廣告什么的也在銷售部。
在我還沒有入行的時候,就聽前輩講,在公司最牛的就是銷售,千萬別得罪他們,誰讓咱們年底的獎金都靠他們了呢。
畢業前半年,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港資企業的營銷中心,職位是營銷員(為了談業務方便,名片印的都是營銷經理),其實就是業務員。我想大概因為是港資企業,所以稱呼比較時髦。公司是賣建材管的,冷水管熱水管啥的,就像金牛、日豐一樣。
這是我第一份正式的營銷工作,也是我第一次背業績。當時公司給我們這批新來的畢業生定了目標,3個月完成6萬元的銷售業績,完成了就留下,完不成走人。
當時又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完成業績不僅可以留下,還能有業績提成。擔心的是,完不成離開挺丟人的,同時自己沒有任何銷售經驗,未來心里沒底。從那開始我就數著日子過,每天上網找銷售線索,跟老銷售員混在一起,希望能得到他們指點或者給個客戶。
現在想想,當時還是壓力蠻大,心里面討厭業績壓力,但又渴望拿高額提成,第一次作為營銷人,當時就這么矛盾。
第二次背業績
第二次背業績是在一家淘寶店做策劃(同時兼職客服),這應該是我第二份與營銷相關的工作。說實話,我喜歡策劃、提想法、設計方案,但對于一定要賣多少產品,完成多少指標我心里是拒絕的。
我記得想做一次短信營銷,向老板申請購買1萬條短信,預算需要500塊錢,老板問我能帶來多少銷量。當時我就不高興,一來第一次做我沒法預計轉化,二來我心想老子看你生意不好,替你想辦法,你還要我背指標,心里不痛快,最后還是批下來了。
現在回想,當初還不是成熟的營銷人,至少心態上還沒理解營銷。當時心里不痛快,很大原因就是覺得搞營銷只負責推廣,不背業績。那次短信推廣,我記得最后應該賣了幾十上百單,銷售額肯定是超過500元了,至于利潤有沒有賺回來就沒細問。
這是我第二次為營銷崗位工作背業績,也是挺被動,挺不爽的。
第三次背業績
再后來,我到夢芭莎工作,先后負責網絡公關和口碑營銷。記得剛接手微博、開心網和QQ空間這幾個社交媒體平臺時,負責效果營銷的老大就把我喊過去,跟我說什么電商公司講的是業績,做營銷當然得跟銷售相關。
其實我心里明白,他是負責效果營銷的,公司自然讓他負責效果,我現在歸他管,自然他也不肯放過能產出效果的渠道??傊屛蚁朕k法讓微博變現,走的時候還說了一句話,做營銷你的成績至少要對得起你的工資。
當時覺得他這句話講得太苛刻,感覺我剛調過來是不是要攆我走。反正我內心還是很不舒服,不愿意背業績啊,誰背誰傻,當時業內流行用微博來搞品牌、公關,誰用來賣貨呀。
后來我嘗試用微博的各種方式引流成交,在老大的鼓勵和支持下,不到兩個月我實現了2萬粉絲月入30萬元的銷售,這在當時電商圈玩微博還是很震驚的。因為那個時候,主流營銷人士、營銷機構,甚至微博官方都認為微博只是品牌宣傳、危機公關、客戶服務的渠道。
我在老大的指點下,嘗試著讓自己的工作跟銷售掛鉤,不斷地獲得銷售業績的快感。就像聞到血腥的鯊魚,越來越喜歡營銷,一發不可收拾。
在實踐中也重新認識到什么是營銷。這時我徹底接受和明白,營銷人的光榮使命就是要背業績,對銷售負責。這里的營銷人不僅僅指公司的CMO,而是指每個營銷崗位上的人,哪怕你只是個文案,也要考慮文案怎么寫才能增加點擊率,而不單是秀文字技巧。
這種銷售導向的營銷思維對我影響至深,今天我依然堅持“一切不以銷售為目的的營銷都是耍流氓”,業績才是營銷人的尊嚴。
沒有業績思維做不成好營銷人
過去傳統企業有銷售部,因為他們要拓展渠道,推銷產品,而如今電商企業,不需要像過去銷售員那樣一對一拜訪客戶,獲取流量(客戶)的職責落在了營銷部門身上,不同公司也有不同叫法,比如流量部門、廣告部門、新媒體等。
總之我喜歡把他們都稱為營銷崗位(人)工作,他們都應該有“業績思維”,只是對于業績的定義因崗位不同略有偏重而已。
比如,新媒體運營部門,為什么就不能跟銷售掛鉤呢?衡量文案的成績為什么只能是閱讀量,而不是點擊,甚至銷售購買呢。只要我們敢背業績,就總有辦法把業績分到不同崗位的營銷人身上。
業績思維,我覺得是如今很多營銷崗位人員最最欠缺的,已有的觀念讓他們遠離了業績,比如文案只管閱讀率,新媒體運營只管粉絲量,活動策劃只管曝光率。他們以為自己干的就是營銷,其實是錯誤的認知。
營銷本就是唯利是圖
市場營銷是什么?
科特勒:企業為從顧客處獲得利益回報,而為顧客創造價值并與之建立穩固關系的過程。
從這里就能看到,平常所指的廣告人、媒體人和營銷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廣告人、媒體人的工作都是為營銷服務,但只是營銷環節的一部分。所以常常看到一些連銷售都沒干過的廣告人、媒體人對營銷大談理解,總覺得有些別扭。
不管營銷的概念有多少,諸如新媒體營銷、社會化媒體營銷、網紅營銷、社群營銷、IP營銷等等,但只要你是做營銷的,你的職責和使命就注定跟業績相關。
對那些不想背業績的營銷人,我建議就不要干營銷了。如果你的公司有這樣的人,建議趕緊讓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