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
廣元市中醫醫院,四川廣元628000
喘證中醫特色護理方案的療效研究
楊蓉
廣元市中醫醫院,四川廣元628000
目的研究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對喘證患者的療效。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180例喘證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90例。對比兩組患者運用中醫特色護理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89%,遠高于對照組84.44%的總有效率,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喘證疾病中,采用中醫護理措施的療效遠優于傳統護理方案,并且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
喘證;中醫特色護理;療效
喘證為中醫病名,是最常見的肺系統疾病之一(西醫學中的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臟病等出現以喘促為主要臨床表現)。此疾病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作,但多發于冬春兩季,發病時通常病情較急,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基本不會對患者造成太大影響。此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并且病情會迅速變化,因此對患者的科學護理將直接影響預后。為研究中醫特色護理方案對喘證疾病的療效,該院選取了180例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喘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年齡在55-78歲之間,平均年齡(61.75±3.26)歲;所選患者男性98例,女性82例。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9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該次所選患者均符合喘證診斷標準,主要癥狀表現為:風寒壅肺,表寒肺熱,痰熱郁肺,肺氣郁閉,痰濁阻肺,肺氣虛耗,腎虛不納,正虛喘脫。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為患者排痰,并為患者提供霧化治療,引導患者采取正確的呼吸方式進行呼氣和吸氣。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查,1次/d,觀察患者的肺部相關指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融入中醫特色護理措施,采用穴位貼敷、敷臍法等方法,根據患者所處不同時期采取針對性的中醫護理措施。在飲食搭配上,主要以清肺化痰止咳為主,注意宣肺平喘。為患者安排陽光充足、溫暖的病房,導致外邪入體的原因和患者的居住環境有關,保證病房陽光充足、房間溫暖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康復,如果患者是風熱犯肺,則需要為患者安排陰涼的房間。對患者進行情緒疏導,避免主觀因素對病情的影響。中醫認為,導致喘證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憂思,憂思傷肺,因此應盡量避免患者出現較重的情緒負擔,否則將不利于患者恢復健康。另外要對患者進行中醫穴位按摩并采用重要熏洗。
1.4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COPD評分進行觀察,并觀察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變化。COPD評分以CAT量表為依據。臨床護理的效果總共3個級別,主要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比較值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據統計,對照組顯效53.33%,有效31.11%,總有效率為84.44%;觀察組顯效86.67%,有效12.22%,總有效率為98.89%。具體結果見下表:

表1 不同護理方案療效對比[n(%)]
經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中醫特色護理方案在護理肺炎喘證方面的療效遠好于常規護理方案。
喘證常見的肺部疾病,從中醫角度理解,多因感受外邪所致,而外邪主要通過口鼻或皮毛進入,會對肺衛造成較大損害[1]。患者在患上喘證疾病后,通常伴隨氣喘、咳嗽、痰鳴、鼻煽等癥狀。咳喘病情變化較快,并且具有較多的不適癥狀,因此必須對喘證患者采用科學護理措施,才能使其痊愈或好轉。
對于喘證疾病的護理,常規護理方案主要包括:首先,應保持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并使室溫盡量維持在20℃左右,使室內相對濕度盡量維持在55%左右。對室內進行定期消毒;其次,要求患者臥床休息,著裝根據季節、室內環境及患者自身感受的需要適當安排;最后,為患者提供科學膳食,如患者處于發熱期,則盡量為患者喂食流質食品[2]。中醫特色護理方案主要包括:①穴位敷貼法,以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花椒以(4:4:1:1:1)的質量進行配比,用姜汁對其進行調制,直至藥物成糊狀,然后選取一定量將其平攤至敷料上,將其制作成餅狀,敷藥時,使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然后將膏藥敷至患處,選穴如下:天突、大椎、肺俞、定喘。敷藥的時間30 min~2 h,每天敷藥1次,1療程為7 d;②敷臍法,主要成分為胡椒、五倍子、吳茱萸、公丁香、蒼術,比例以1:4:2:4:1:2,每日敷藥1次,從睡前開始敷,直到第2日起床,連續敷10 h左右,此方法主要應用于患者的恢復期;③在患者喘證期,應遵循醫囑,對肺俞、膻中、定喘、豐隆等穴位進行按摩;④采用中藥鮮竹瀝超聲霧化治療,進行2次d/,持續5 d;⑤如果患者有厭食情況,則針刺四縫穴。中醫認為,憂思過度會傷肺,由此加重對患者的情緒負擔,對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定期按摩中醫穴位并采用中藥熏洗及正確的呼吸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及護理療效。
在肺炎喘證中醫護理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也存在某些難點,會對最終的護理效果產生不利影響。難點主要包括家人認知和中藥的不良反應方面。
該研究選取了該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180例喘證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得到結果為:采用常規護理方案的對照組患者總共治愈76例,總有效率為84.44%,處于正常水平;采用中醫特色護理方案的觀察組患者總共治愈89例,總有效率為98.89%。觀察組有效率遠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研究充分證明,采用中醫特色護理方案治療喘證患者相比于采用普通護理方案治療喘證患者來說,療效更顯著。此外,采用中醫特色護理方案,患者病情不容易反復,基本可以做到根治,并且安全性高,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方案在護理喘證疾病時,充分體現了中醫的辨證施護特點,其在止咳平喘、康復等方面優勢顯著,能夠根治外法無法根治的癥狀,減輕患者痛苦,建議在臨床護理中加以推廣應用。
[1]高雪萍,金衛紅,李菲,等.中醫護理方案應用于喘證效果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2):369-370.
[2]李冰梅.喘證的中醫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2上旬刊):933.
R248.1
A
1004-6569(2017)03(b)-0063-02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