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靜
幼兒學習品質的構成要素與行為表現
文 胡靜
隨著幼兒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學習品質的關注,本文梳理了研究者們對學習品質的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情況,并對幼兒學習品質進一步理性思考,依據各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新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梳理出幼兒學習品質的構成要素在小、中、大班各個年齡段的行為表現,為關注幼兒學習品質的幼兒教師提供參考,從而在日常的教學中關注幼兒學習品質領域的行為表現,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養成和發展。
幼兒學習品質;構成要素;行為表現
在學前教育領域以往的研究中,人們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專門研究還不多,或者說關于幼兒學習品質的闡述通常都比較散,例如對“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還是非常多的,但是現在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將“學習品質”歸納成一個單獨的體系,來比較綜合地把握幼兒學習品質的表現。
綜合各種學習品質的概念,結合3—6歲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本研究將學習品質定義為:指幼兒在學習活動中形成和發展,并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影響其學習效果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和特征。
對于兒童學習品質的構成,有如下多種研究結果:
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委員會”(NEGP)認為,學習品質具體包括:好奇心與興趣、主動性、堅持與注意、創造與發明、反思與解釋。
曹正善認為學習品質應該反映學習活動的系統性,其具體內容應該與學習中的所有因素相互聯系,應該將學習者的心理品質、身體品質、行為品質、社會化品質完整地反映出來。
彭賢智認為學習的品質由學習動力、學習傾向、學習監控、學習策略、學習能力五個子系統構成。
高杰專門對學習品質的“關鍵詞”進行了調查,他研究出人們對學習品質的關注基本集中于以下七個方面:堅持性、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反思能力、好奇心、主動性和合作性,并歸納出了這7項關鍵詞的具體行為標準。
本人認為高杰所提到的“堅持性、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反思能力、好奇心、主動性和合作性”可以視作為幼兒學習品質的主要構成要素。本文通過對各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了解和歸納,以及對新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對幼兒學習品質進一步理性思考,梳理出幼兒學習品質的構成要素在3—4歲、4—5歲乃至5—6歲各個年齡段的具體行為表現。

學習品質3—4歲4—5歲5—6歲堅持性1.能夠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并持續5分鐘。2.參與開放性任務時可持續10~15分鐘,參與有興趣的活動時可持續2天。3.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2~3個步驟的任務。4.遇到干擾時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活動上來。5.遇到困難時,會主動尋求幫助。1.能夠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并持續10~15分鐘。2.參與完成開放性任務時,可堅持15~20分鐘;參與有興趣的活動時,能夠持續3~4天。3.嘗試給自己制定目標,并在成人協助下有步驟地開展活動,能夠完成3~4個步驟的任務。4.遇到干擾時能在成人引導下繼續集中注意力做自己的事。5.遇到困難、挫折和失敗時,在成人鼓勵下愿意繼續嘗試。6.遇到困難,能夠主動尋求同伴或成人的幫助。1.能夠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并持續15~20分鐘。2.參與完成開放性任務時,可堅持30~40分鐘;參與有興趣的活動時,能夠持續4~5天。3.能夠按照自己制訂的目標、計劃和步驟開展活動,能夠完成4~5個步驟的任務。4.遇到干擾時,也能集中注意力做自己的事,或在中斷后能獨立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原來的活動上。5.能接受合理的挑戰,遇到困難、挫折和失敗時,能繼續嘗試并自我調節,堅持不放棄。創造性1.在成人的啟發下能發揮一定的想象力進行學習。2.會用簡單的言語、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出現實經驗或幻想。3.喜歡模仿有趣的事情,能大膽表現出來,并加上自己的想法。4.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喜歡嘗試并樂于用新的方式進行探索。1.在活動中能積極動腦、大膽想象,有獨特的想法。2.能運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觀察到或想象的事物。3.在成人啟發下,能用多種視角看待問題。4.能對一個想法進行延伸和拓展。5.嘗試用新的方式和材料進行活動和探索。6.欣賞藝術作品時會產生相應的聯想和情緒反應。1.樂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的事物和情景,并產生相應的共鳴,能在游戲、繪畫,手工方面創造性地表現出來。2.能嘗試用新方法進行各類玩具、材料的探索,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3.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利用想象、創造和發明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用多種視角看待問題,樂于探索與他人不同的答案。5.能欣賞幽默。

學習品質3—4歲4—5歲5—6歲解決問題能力1.會提出簡單的問題,并能夠尋求成人的解答。2.能夠將已有的經驗在成人的提醒和引導下應用于新的情境中。3.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景,聽從成人的引導,調整自己的行為。4.遇到問題,在成人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5.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后,為所獲得的成功而感到高興。1.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會用語言清晰地表述問題。2.大膽猜測問題的答案,學習用適宜的方法探究和解決問題或為自己的想法收集證據。3.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4.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景調整自己或自己的計劃。5.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后,感到興奮和滿足。1.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描述問題,并運用已有的經驗嘗試通過不同的途徑解決問題。2.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景,自主調整自己或自己的計劃。3.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口頭解決問題的能力。4.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后,有成就感。反思性1.對一些有趣的事情印象深刻,在短時間內能記住一些有趣的事情。2.在成人的引導下學習初步的計劃活動,并能夠結合先前的經驗進行學習。3.對發生過的事情進行簡單的描述、再現或演繹。4.遇到困難,在成人的幫助下能進行思考、討論、改進或改變完成任務的方式。5.針對具體的問題,在成人的引導下進行討論,簡單歸納出經驗和定義。1.能記憶并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經歷的事情。2.能夠預先猜想事情的發展,并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3.遇到困難,嘗試獨立思考或者與同伴討論,改進或改變完成任務的方法。4.在成人的引導下討論、歸納重要的經驗或定義。5.在成人引導下對自身活動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價。1.對一些有趣的事或想法表現出較長時間的記憶。2.能夠自主計劃活動,預言事情的發展,在先前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3.對發生過的事情能連貫地進行描述、再現或演繹。4.遇到困難能夠獨立思考改進或完成任務的方式。5.能夠在討論中自己歸納重要的經驗和定義。6.能夠明確自己是在先前的經驗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并對自身和活動作出公正的評價。好奇心1.喜歡問問題。2.愿意學習和嘗試新事物。3.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游戲或其他活動。4.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并發現其明顯特征。5.能夠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1.喜歡接觸新事物,經常問一些與新事物有關的問題。2.愿意主動學習和探索新事物。3.樂于參與不同種類、不同形式的活動。4.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身邊事物的變化產生興趣。5.在成人的啟發下,運用多種途徑和方法進行探索學習。1.敢于提問,當聽不懂或有疑問時也能主動提問。2.愿意積極主動嘗試和學習新事物。3.愿意參與更多不同種類的活動。4.對周圍更多的人、事物及其變化感興趣。5.積極探索嘗試,通過對物質材料的調查、研究和探索來進行學習。主動性1.積極參與感興趣的活動。2.在成人的幫助下嘗試獨立完成任務。3.面對多種選擇機會時,能在成人引導下進行有意識的選擇。4.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戲,想加入同伴游戲時能提出合理要求。5.在成人的鼓勵下愿意嘗試有一點挑戰性的活動。6.在成人的引導下完成預定的任務。1.積極參與集體或個人的各種學習活動和游戲活動。2.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不喜歡依賴別人。3.面對多種選擇機會時,能夠自己做出選擇。4.能夠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游戲或其他活動。5.在成人的鼓勵下,愿意與同伴互助或合作。6.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1.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并能自給自足。2.愿意獨立完成任務。3.面對多種選擇機會時,能果斷做出自己的選擇。4.會主動與他人互助或合作。5.愿意嘗試一些有難度、有挑戰性或有風險的活動。6.能獨立形成自己的計劃,基本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合作能力1.對群體活動有興趣。2.遇到困難時能夠嘗試與同伴進行討論。3.必要時能夠尋求老師的幫助。4.愿意與同伴和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5.樂于傾聽他人的想法。6.能夠模仿并跟隨同伴或老師。1.愿意并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并享受集體活動的快樂。2.遇到困難時,會主動尋求老師或同伴的幫助。3.能與同伴一起討論和分享自己的問題與發現,樂于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方法。4.能夠在成人引導下對他人進行公正的評價。1.喜歡跟朋友一起玩,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歡結交新朋友,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高興的、有趣的事情2.活動時能通過協商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想辦法克服。3.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愿意主動向別人請教或尋求幫助。4.與同伴發生沖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5.在活動中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不能接受時會說明理由。6.能對他人進行積極公正的評價。
對3—6歲幼兒學習品質的梳理,能啟發我們對兒童學習標準的認識和思考,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只關注其看得見的各項“技能”,還要重視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品質,從而成為良好的終身學習者。
(江蘇省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
[1]曹正善.《論學習品質》,集美大學學報[J],2001,12(4)
[2]葛明貴.《試論學習品質訓練》,教育理論與實踐[J],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