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群
近日,英國BBC轉載《金融時報》刊登的一篇署名評論文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帶來的黑暗面”(以下簡稱“黑暗面”),對中國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及“一帶一路”倡議等進行了不加掩飾的攻擊。在文章中除了可以讀出作者對中國崛起這一事實的一萬個不情愿,還可以讀出西方少數人總喜歡戴著“墨鏡”看中國,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慣性思維方式。
對中國民族關系的挑撥不加掩飾
“黑暗面”一文首先指責“中國‘一帶一路以及在南中國海填海造島,修筑軍事設施和跑道都是中華民族復興的一部分”,影射中國企圖通過非和平手段實現復興。眾所周知,南海及相關島嶼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在南海的工程有利于改善駐島人員工作和生活條件,也有利于更好地維護主權并履行中國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更何況中國在那里修什么屬于中國內政,外國人無權置喙。當中國和有關國家共同推進以平緩態度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南海爭端時,一個歐洲媒體沒有理由在一旁撮火。歷史上,確實有國家通過確立海上霸權在南海周邊構筑殖民體系,但這從來不是中國,相反,中國同南海周邊國家一樣,深受其害。憑什么一到中國行使自己應有權利就破壞了“和平”,而制造這些問題的加害者卻搖身變成公平正義的主持人!
此外,“黑暗面”一文特別強調,“中國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這里所說的‘中華民族,從技術上講包括56個民族,其中有藏族、維吾爾穆斯林以及朝鮮族等。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這里的民族復興主要是指占中國人口90%的漢人的復興”。顯然,這里已經是在對中國民族關系進行不加掩飾的挑撥。
事實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在捍衛祖國統一、抵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中更加緊密團結,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加強。這一切決定了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共同復興,如同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的,各民族一個都不能少。
在實際工作中,中國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從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給予特殊幫助和支持,使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獲得快速、全面的發展;同時,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也從資源、環境、勞動力等諸多方面支持中東部地區建設,特別是在邊疆地區抵御外國勢力侵略和滲透方面立下不朽功勛。
《金融時報》作者故意把占人口多數的漢族與少數民族對立起來,其中又特別點到“藏族、維吾爾穆斯林以及朝鮮族”,唯恐那些企圖破壞中國民族關系的勢力不知從何下手,用心不可謂不深。但是,歷史上老殖民主義利用民族、宗教因素對殖民地人民實行分而治之的手段,在今天世界上已經愈來愈不靈了,更何況面對的是中國。倒是他們自己國家日益復雜的民族、宗教問題,應該多下點兒工夫去研究。
以西方稱王稱霸的老路來套中國
“黑暗面”一文還有一個可笑之處,就是極力強調“對于中國的鄰國來說,中華民族的復興可能更具赤裸裸的內涵,中國古代的朝廷和皇帝就曾經征服和控制過他們的領土和國家。因此,中國偉大復興的邏輯,在本質上是復仇的。”在這里,“黑暗面”作者向中國周邊國家展示了一幅“嚇死人”的前景:中華民族復興,將使他們的領土和國家被中國征服和控制,因此,如果你們不想“被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你們就應當拒絕由中國來充當“全球領導地位的人選”。
但是,人們看到的現實是,中國并沒有某些人所想象的充當“全球領導人”的興趣。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持續穩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一帶一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人們更多地從中看到機會,看到友誼、合作、共贏,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自己參與到“一帶一路”中。這個趨勢,不是少數抱著陳腐觀念不放的人幾句恐嚇所能阻擋的。
“黑暗面”一文的作者為了救萬國于水火,不惜回顧起西方國家自己一段不光彩的歷史:“在20世紀的歷史和早期的歐洲殖民擴張中,基于民族的復興和天命論的觀點有著深刻而令人不安的前例”。用這段話來反思西方國家曾經的殖民擴張和霸權主義行徑,也算表現出一種客觀態度。但是以此來套中國,以為中國發展起來也勢必走西方國家稱王稱霸的老路,則是一種過時的慣性思維。
中國今天的發展態勢,有其歷史必然性,而正確認識這種必然性,西方需要新的視角、心態和邏輯?!?/p>
(作者是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環球時報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