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燁
許多公司每周都會提供一天帶薪日作為“奶爸日”以方便爸爸們分擔育兒工作。荷蘭前副首相博斯甚至以此為理由辭職退出政壇,他說:“我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當屬最著名奶爸宣言。
海默·阿爾曼德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封信,來信的還是位大人物,至少在四歲的海默眼中,這位道爾頓校長和爸爸一樣無所不知。信手寫在一張卡通卡片的背面,“親愛的海默,你馬上要來我們學校讀書,我很高興,我將和全體老師歡迎你的到來!”這件事讓海默的興奮情緒持續了將近一周的時間,他對去上學充滿了期待,而他分別就讀八年級和四年級的哥哥們告訴他這種期待真的值得。
在荷蘭,80.4%的兒童認為上學是開心的事,這作為一個重要指標襄助荷蘭兒童榮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的榜首。這是一個關于全球兒童幸福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在29個國家中,荷蘭兒童毫無疑問最快樂。
沒有壓力但成果優秀的小學教育
英國19世紀教育學家斯賓賽曾說過:“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荷蘭的小學教育十分注重孩子的情緒,保護他們的完整人格,是否快樂、是否營造了輕松、友善的環境一直作為一項指標列入政府教育考核。
荷蘭的小學完全免費,施行的是就近原則,家長可以自行挑選心儀的小學,但由于都是政府公立的,所以其實每所小學的教學設施和教育水平都相差不大。孩子一般四歲進入小學,但因為是八年制,一、二年級相當于學前班,不會學習讀書寫字,也不會有作業和考試,實際上,直到六年級以前,荷蘭孩子的課業都很輕松。提早入學主要是讓孩子早早習慣上學的氛圍,以玩耍和培養興趣愛好為主。每個孩子都幾乎發展出一種課外活動:比如有男孩喜歡的足球、排球、網球、柔道、女孩喜歡的跳舞、園藝、繪畫、照顧動物等。這項活動會一直貫穿小學生活中。
除此以外,老師還會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每個學校都設立有圖書館,學生可以自己挑選喜歡的書,海默就是在開放日參觀學校圖書館時碰到道爾頓校長的,這位有著典型荷蘭圓圓大鼻子的和藹老人為海默介紹了館內書籍的布局和分類,并和他討論看過的書中人物的看法。
全國的圖書館對孩子都是免費的,書籍和音像制品全部開放,老師會建議家長每周一天帶孩子到圖書館借閱圖書,借此增加閱讀量和詞匯量。荷蘭的小學沒有統一的教材,語文考核一般就是列出一個長的詞匯表,和測試閱讀理解和技巧題,一般到小學畢業時,孩子都能達到最高等級。
雖然課程比較輕松,但荷蘭孩子的成績卻十分優秀。在國際通用學生評估考核(PISA)中,荷蘭學生的科學、數學、閱讀三項平均積分排名第三名,僅次于芬蘭與加拿大。
親密良好的家庭關系
除了教育以外,與家庭的關系也是兒童幸福程度調查的一項指數。
海默的媽媽曾經是一家報社的編輯,有了孩子以后就辭職在家全職照顧家庭,孩子們大些后她也沒有回歸全職工作而是選擇做一些兼職,她認為“賺錢很重要,但不能為此傷害孩子的利益。”這一觀點在荷蘭社會十分普及。
據經合組織的調查,25-54歲有年幼孩子的女性中,荷蘭有75%的媽媽選擇兼職工作,而法國只有26%。而即使是那些全職工作的媽媽也會盡量讓工作和孩子兼顧,每周工作時間不會超過35個小時。荷蘭皇后馬克西瑪·索雷吉耶塔就經常自身作則,為參加女兒學校的活動調整繁忙的工作安排,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
荷蘭的爸爸們也不甘落后,許多公司每周都會提供一天帶薪日作為“奶爸日”以方便爸爸們分擔育兒工作。荷蘭前副首相博斯甚至以此為理由辭職退出政壇,他說:“我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當屬最著名奶爸宣言。
除了陪伴,荷蘭的父母們養育孩子的觀念也很寬泛,很少有荷蘭父母敦促孩子一定要上名牌大學,或者一定要成為比爾·蓋茨,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魅力。名人經歷只有在孩子遭受挫折時才會被提到,比如,“愛迪生的數學題也經常出錯,但他會更加的認真來彌補”;“ 愛因斯坦也有閱讀障礙”。
或許正是由于家長對待學業、生活這種輕松毫無壓力的態度,讓孩子也同樣感覺放松和愉快,他們把父母看作是可以暢所欲言的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荷蘭兒童和父母溝通情況在發達國家中是程度最好的,有91.7%荷蘭兒童認為,和媽媽很容易溝通,81.4%的孩子認為爸爸容易溝通。而有多達84.5%的荷蘭兒童認為跟父母的關系最好,每項指數都遠遠高于其他國家。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青少年問題專家迪溫頓教授認為,荷蘭父母非常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是平等的獨立個體,給予他們選擇的權利,鼓勵他們表達感受,從而更加了解孩子。
斯托姆是一位16歲女孩的父親,女兒已經開始有正常的社交活動,晚上會有聚會,有時候會結束的比較晚,斯托姆堅持親自開車接送,也會擔心安全問題,但他從不阻止女兒去參加這些活動。因為他覺得“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社會生活,都是這樣學習著長大的。”
荷蘭父母會允許成年的孩子在異性家里過夜,但他們會提前告訴孩子愛情的美好和嚴肅性,特別是性行為安全的重要性,正是這種坦率真誠的交流,反而讓可能帶來的傷害降到了最低。荷蘭少女懷孕率為4.74%,排名倒數第二。而16歲就可合法喝酒的荷蘭少年酗酒率則僅為7.03%,在全球所有國家中位列倒數第三名。
富裕的物質生活
還有一項指標,荷蘭兒童的得分也非常高——行為與風險。
荷蘭父母對孩子的飲食健康十分關注,一份食物含多少鹽、多少糖,脂肪的含量有多少,有沒有人工添加劑都要嚴格的甄別,這使得荷蘭兒童的肥胖率只有8.36%,而美國肥胖率則高達29%。荷蘭人還非常看重早餐,他們認為一頓健康美味的早餐能夠令人一天都保持精力充沛,80%的荷蘭兒童會堅持每天吃早餐,而美國兒童的這一比例則只有50%。家庭的健康理念加上國家健全優渥的醫療保健制度,保證了荷蘭兒童健康的成長,僅糖尿病一項就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比例排名最低。
荷蘭的醫療和社會保障制度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健全的,高福利政策保證了貧富差距很小,兒童貧困率僅為5.9%。早在2011年,荷蘭就已經被評為歐盟人均生活水平富裕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不僅經濟發達,而且社會秩序穩定,國家政權成熟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保證了兒童有衣穿,有飯吃,有單獨的房間,能夠健康的長大,難怪有超過95%的荷蘭兒童表示滿意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