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但吃得太多會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近日,美國《預防》雜志總結了吃鹽過多會產生的身體變化。
反應變慢。加拿大一項涉及1200名長期久坐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與低鹽飲食參試者相比,吃鹽過多的人,大腦認知能力衰退速度更快。
經常口渴。吃薯條、香腸、咸菜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鈉,吃太多會擾亂體液平衡,讓人感覺更加口渴。如果吃了太咸的食物,建議多喝水,以恢復細胞中的體液平衡。
局部水腫。美國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身體局部水腫可能是心臟病、腎病等潛在疾病的征兆,也可能是吃鹽太多,導致身體組織中液體過剩所致。
胃潰瘍。美國《感染與免疫》雜志刊登的一項動物實驗發現,食鹽攝入過量與胃潰瘍和胃癌存在重要關聯,該研究也給人類敲響警鐘,出現胃部不適時,可先考慮日常飲食是否過成。
血壓升高。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鈉攝入量應控制在1500毫克以下,額外攝入的鈉會導致體內保留過多液體,進而引起血壓升高,增大心臟負荷。所以,高血壓患者更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
腎結石。“世界食鹽健康行動”發布的數據表明,吃鹽太多會導致尿蛋白升高。而持續尿蛋白偏高是。腎病的一大主要風險因素。另外,高鹽飲食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病風險。腎結石患者應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改用低鹽飲食。
(來源:搜狐健康)
神經元能夠“挑選”父母基因
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希望弄清為何大部分細胞會基本相同地表達遺傳自父母染色體的基因。但生物體如此微妙,科學家難以測量來自父母基因的活性。近日,研究人員在《神經元》期刊上報告稱,在嚙齒類動物、猴子和人類的大腦中,某些神經元能讓父母一方的基因“歸于寂靜”。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基因活性的不同在發育中的大腦里更常見,涉及約85%的基因。隨著大腦漸漸成熟,神經元開始逐漸讓父母基因表達趨于平衡。不過,在成人大腦中,仍有10%的父母基因被區別表達,這表明某些基因表達的不平衡可能貫穿生物體生命的始終。
“我們的發現表明,健康基因副本被‘關閉的時期是細胞易出現突變的關鍵時間點。”該研究高級作者、美國猶他大學神經生物學家Christopher Gregg說。該研究揭示了由于年齡、細胞類型、大腦區域和組織等的不同,大腦中父母基因表達活性的區別帶來的廣闊影響。
導致精神疾病的突變通常是雜合的,這意味著它們僅受一種基因副本影響。Gregg實驗室正在探索是否有未知影響能夠解釋為何相同基因與各種精神病相關,以及為何不同的人其癥狀嚴重度和發病風險不同。而該研究揭示,大腦中的一些細胞在表達基因突變副本時占主導地位。
此外,該研究還提出,細胞如何決定關閉父母哪些基因的機理仍有待發掘。眾所周知,孩子能從遺傳自父母的基因上繼承表觀印記,這傳達了一個基因是否被表達。而研究人員表示,找到導致這些不同結果的機理,有助于研發激活大腦中健康基因副本的新療法。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弄清父母基因表達的不同是如何塑造大腦機能和帶來疾病風險的。
(來源:科學網)
編輯/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