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興博
計算機的普及應用,為各個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高效便捷,但隨著互聯網的影響,使得網絡環境下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變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網絡環境下互聯網的風險分析,對互聯網下內部控制提出方案。
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
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會計電算化來進行財務核算及財務管理,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為用戶提供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影響,使得網絡環境下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提到日程。
一、互聯網對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
由于網絡系統的開放性、分散性、數據的共享性等方面大大超多了以往任何類型的系統,極大地改變了以往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模式,擴大了系統運行的環境,從而改變了計算機內部控制的內容和方法。同時給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帶來新的問題,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此,筆者根據互聯網系統的特點來分析網絡環境下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新問題:
(一)網絡系統的開放性使得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很難避免非法侵擾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環境,置于該環境中的各種服務器上的信息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被訪問到的,除它們在物理上斷開連接、脫離網絡環境。因此,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很難完全避免非法訪問者的侵擾。為此,企業需根據網絡技術的最新發展,定期評估系統的安全性和內部控制能力,努力把新技術給系統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
(二)電子商務的普及將給內部控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將逐步普及。電子商務一方面提高了商務活動的效率,給企業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另一方面給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基于電子商務的單據電子化、貨幣電子化、網上結算等,雖然可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但給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帶來的風險將是空前的,這將給網絡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帶來極大的困難和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內部控制的范圍擴大,計算機會計系統控制的難度加大
在網絡環境下,由于互聯網系統開放性、共享性、分散性的特點,會計數據的處理方式突破原有的封閉的系統環境,以及系統建立與運行的復雜性,要求內部控制的范圍相應擴大,延伸到整個網絡系統。如對網絡系統安全的控制、系統權限的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系統開發過程的控制、數據編碼的控制以及對調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因而加大了內部控制的難度。
(四)內部控制的程序化,加大了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風險
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會計信息系統中運行的應用程序的質量。一旦這些應用程序中存在嚴重的BUG或惡意的后門,便會嚴重危害系統安全。畢竟,會計人員對計算機專業知識所知有限,很難及時發現這些漏洞。加大了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風險。
二、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控制風險分析
由于互聯網系統的分布式、開放性等特點,與原有集中封閉的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比較,給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系統在安全上的問題更加突出。基于互聯網會計信息系統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物理風險
任何計算機系統都存在著由于操作失誤,硬件、軟件、涮絡本身出現故障導致系統數據丟失甚至癱瘓的風險。物理風險主要包括:1、計算機網絡系統硬件選配不合適,致使網絡功能發揮受阻;2、網絡工作環境、電源等不合要求直接影響網絡的可靠性;3、網絡操作系統和會計軟件的安裝、維護不善;4、網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二)會計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被破壞的風險
主要指企業內部人員對會計數據的非法訪問、篡改、泄密和破壞等方面的風險。網絡安全的最大風險仍然來自組織內部。因此,內部控制仍然是基于互聯網會計信息系統控制的基礎。由于可聯網/內聯網結構本身的特殊性,其內部控制遠遠超出了以往計算機系統的范疇,從會計機構內部擴展到對整個企業內部人員的控制。
(三)系統運行風險
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置于網絡環境下運行,系統控制的大門面臨敞開的風險,系統運行隨時可能遭到破壞和干擾,如人為因素導致非法片j網絡資源、切斷或阻塞網絡通信、通過計算機病毒致使網絡癱瘓以及非人為素導致的災害事故、系統死鎖等,影響汁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正常運行。
(四)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加劇了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
網絡技術在財務軟件巾的應用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影響將是革命性的。但網絡環境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這就給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帶來了許多新問題。如在網絡環境下,大暈會計信息通過網絡傳輸有可能遭到攻擊,破壞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總之,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動態性,加劇了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加大了計算機會計內部控制的難度。
三、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內控制度創新
建立科學長效的會計信息系統風險控制機制,強化風險意識。我們前面已經分析互聯網給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帶來的各種可能的風險,我們就應該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機制,做到有備無患。在這里主要指風險防范的預警機制:
(1)應建立風險評估的信號和指標體系,針對可能出現的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等。建立一套風險預警指標,就相當于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安裝了風險警報系統,可以及時發現和評價所出現的風險。
(2)應健全風險控制運行體系。收到預警信號后應及時采取措施,以防風險的發生,這是計算機信息系統運行的防火墻。
(3)建立風險處理快速反應部門。目的是幫助企業能迅速地對事故及故障做出反應,將事故及故障造成的損害降到最小,并通過對已發事件進行分析來監督此類事件,達到進一步防范風險的作用。
四、總結
會計電算化系統為企業極大的節約了其偶也在會計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財力花銷,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會計工作的準確性、系統性、全面性,使企業利益最大化。但是這一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規避風險,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價值。
參考文獻:
[1]韓杰,金光華.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環境下內部控制的研究[J].上海會計,2000.
[2]王繼強,徐東書.對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探討.今日財會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