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艷娜 劉林皤

[摘要]目的:探討適合東亞人的自然重瞼手術方式。方法:設計個性化的重瞼線,寬度為6.5~7.5mm。盡量保持瞼板前生理結構,縫合上瞼提肌腱膜、瞼板與切口下緣眼輪匝肌,皮膚對位縫合。結果:對165例美容就醫者術后隨訪3個月~5年,所有就醫者重瞼線自然流暢,就醫者滿意。結論:該手術方式符合生理性重瞼的要求,就醫者可獲得動態重瞼。
[關鍵詞]重瞼術;切開法;動態重瞼;上瞼提肌腱膜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7)03-0010-02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促使整形美容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美的追求不再停留在想的階段,更多的人付出實際行動,美容手術,微創注射,激光美容等大受追捧。重瞼術是較早被普通大眾所接受的美容手術之一,也是各級整形美容機構開展較多的手術之一,廣大美容就醫者對于重瞼的術后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廣大就醫者滿意,是臨床醫生面臨的一大難題。我科2010年6月-2016年6月采用切開法重瞼術治療患者共165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共165例,全為女性,年齡在17~30歲,均為先天性單瞼且不伴上瞼下垂,其中淚囊下垂5例,其中86例同期行內眥贅皮矯正術。
2手術方法
2.1切口設計:就醫者仰臥位自然閉眼時劃與重瞼線垂直的標記線四條,將上眼瞼由內眥至外眥平分為三等份,在上瞼距睫毛緣6.5~7.5mm處標記重瞼線,囑就醫者睜眼上看評估上瞼皮膚松弛情況并標記出需切除皮膚范圍,如伴內眥贅皮采用橫一字法同期矯正。
2.2麻醉:局部浸潤麻醉89.4mg/10ml甲磺酸羅哌卡因注射液加入10ml生理鹽水稀釋并加入1:200 000腎上腺素,兩側注入同等量約1~1.2ml。
2.3手術操作:沿設計的切口線切開皮膚并切除上瞼松弛全層皮膚,在切口下緣上約2~3mm的位置順眼輪匝肌走行方向切開肌層,斜行切開,暴露眶隔膜并打開眶隔膜釋放多余眶脂,囑就醫者睜眼判斷祛除眶脂量,祛除眶脂后以高頻電刀嚴密止血,以6-0尼龍線間斷縫合上瞼提肌腱膜與切口下緣肌層,第一針位于瞳孔正中水平,縫合后睜眼時見上瞼緣遮蓋角膜約1mm,睫毛上翹,其兩側還需固定2~4針,內外兩側縫合上瞼提肌筋膜位置與第一針一致,對于眼輪匝肌肥厚的就醫者以6-0尼龍線穿過瞼板、上瞼提肌腱膜固定于切口下緣肌層,第一針仍位于瞳孔正中水平,在第一針內側及外側瞼板緣的位置需各固定一針,囑就醫者睜眼,見重瞼線自然流暢,以6-0尼龍線間斷對位縫合皮膚切口,對于伴內眥贅皮的就醫者同期行內眥贅皮矯正術。
2.4術后處理:創面涂抹紅霉素眼膏,紗布包扎,術后4h間斷冰敷,術后2d去除敷料,5d拆線。
3結果
術后本組159例就醫者均取得較好手術效果,2例2只上瞼于術后一月余出現切口緣皮脂腺囊腫,局麻下手術切除,術后恢復良好,對重瞼線無影響,4例5只上瞼術后部分重瞼線消失,與術后3個月在重瞼線消失處給予間斷埋線法處理,術后就醫者隨訪3個月~5年,重瞼外形良好,睜眼時睫毛上翹,重瞼線明顯,瞼裂增大,閉眼時重瞼線消失,重瞼線瘢痕基本不明顯(如圖1)。
4討論
4.1重瞼的生理解剖特征是提上瞼肌的部分纖維束止于上瞼的真皮層,睜眼時上瞼提肌收縮后拉起上瞼皮膚,出現皮膚皺褶,即我們所說的重瞼形態;而當閉眼時,上瞼提肌松弛后上瞼皮膚變平皺褶消失,對比各種重瞼手術方式,切開法重瞼被認為是適應證最廣的手術方式,傳統切開法去除較多眼輪匝肌及瞼板前筋膜,上瞼皮膚緊貼瞼板愈合,瞼板為靜態性解剖結構,不能隨眼睛睜閉而運動,術后重瞼線瘢痕明顯,嚴重者可見明顯凹陷性瘢痕,重瞼下唇臃腫多見,睜眼時重瞼較呆板,不自然,因術中切除過多組織造成皮下瘢痕粘連重,而筆者采用的手術方式更符合生理性重瞼的原理,盡量不破壞眼部原有解剖結構,保留瞼板前組織采用分層縫合技術,將上瞼提肌腱膜與重瞼線切口下緣的肌層縫合形成粘連,上瞼提肌為動態性解剖結構,隨眼睛睜閉而運動,皮膚對位縫合,使術后愈合的重瞼線瘢痕不明顯,符合動態重瞼的皺褶于俯視時消失的原則。
4.2關于縫合肌層與上瞼提肌腱膜層時是否穿過瞼板的判斷,對于上瞼較單薄且眼輪匝肌不發達的就醫者是不用穿過瞼板的,但是縫合打結時避免過緊以防切割出現重瞼線不明顯或消失的后果,而對于眼輪匝肌肥厚且上瞼本身就比較臃腫的就醫者可以適量去除部分眼輪匝肌并建議縫合時穿過瞼板,這樣盡量增加了上瞼提肌腱膜和瞼板的接觸面積,避免出現重瞼線不顯或消失。
4.3對于眶隔脂肪去除量的多少如何判斷,打開眶隔膜充分釋放眶隔脂肪后囑就醫者睜眼仍疝出在創面外的眶脂便是要去除的脂肪量,這里還應注意的是淚腺位于前眶緣深面的上外側,部分就醫者脫出至上瞼眶隔后方,僅表現為上瞼臃腫而無其他不適,腺體易混于眶隔脂肪團部,誤被去除,因此在分離外側眶脂時一定要注意有無脫垂的淚腺,對于伴有淚腺脫垂就醫者在去除眶脂后,筆者一般用5-0絲線將其固定于外上眶緣骨膜使其復位淚腺窩,祛除眶脂后囑就醫者睜眼上瞼仍臃腫的話要考慮上瞼外側皮下脂肪墊,翻轉切口上緣充分暴露創面直視下高頻電刀切除皮下脂肪墊并嚴格止血-sJ,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改善上瞼臃腫情況,使術后的重瞼更自然,對于上瞼凹陷眶脂不多的就醫者也需打開眶脂膜充分釋放眶隔脂肪后平鋪于上瞼凹陷位置,以改善上瞼凹陷,恢復上瞼飽滿。
4.4皮膚老化一般從30歲左右開始,面部尤以眶周最明顯,上瞼松弛下垂是眶周老化突出的臨床表現,本組年齡在18~25歲之間共122名,近100例手術中去除上瞼部分松弛皮膚,這其中大部分都有經常粘雙眼皮貼的習慣,而重瞼線位置的上瞼皮膚是特別薄的,可見反復的粘雙眼皮貼也可導致上瞼皮膚松弛,為使術后重瞼線維持良好形態時間更長,雖是年紀較輕者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去除部分松弛皮膚,對于去除皮膚量的多少常采用的方法為:睜眼上視,標記上瞼皮膚皺褶緣線,依據重瞼線與皺褶緣線的間距決定去除皮膚量的多少,該方法操作簡單,但僅適用于年紀較輕上瞼松弛不是特別嚴重的就醫者。
重瞼術在經歷一百多年的發展后手術技術已比較成熟,國人對于重瞼的偏好也在經歷了追求輕微變化的重瞼到追求寬大重瞼皺褶再到現在普遍追求無瘢痕的動態重瞼,筆者也在尋求這種適應癥廣,重瞼線持久、自然且重瞼線瘢痕不明顯的手術方式,該術式相對操作簡單,就醫者滿意度高,是理想的重瞼術式,當然術前依據就醫者具體情況設計合適的重瞼線,術前評估就醫者皮膚松弛情況,皮下組織厚薄及眉眼間距,熟悉上瞼解剖,精細的術中操作,都是獲得良好重瞼形態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