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靜 王瑛



[摘要]目的:探討角膜移植術后護理干預對患者用藥依從性及移植成功率的影響,總結相關護理經驗。方法:213例行角膜移植術患者,均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且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均為單眼發病,隨機數表法分組,分為對照組(103例)和觀察組(110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全方位護理。觀察兩組的用藥依從性及不同時間的植片透明率,并進行比較。結果:經依從性評分,觀察組在按醫囑每天遵照次數用藥、按醫囑每天按量用藥、按醫囑每天按時用藥、按醫囑長期堅持用藥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統計兩組的住院時間,可得觀察組的時間為(4.23±1.03)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9.22±2.04)d,P<0.05。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統計兩組的植片透明率并進行比較,可得不同時間均存在組間統計學差異,均P<0.05。結論:角膜移植術后通過對患者實施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可以獲得理想的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以及移植成功率,效果確切。
[關鍵詞]角膜病;角膜移植術;護理干預;用藥依從性;移植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R473.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7)03-0119-03
角膜穿孔、角膜炎等疾病屬于常見的眼科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極易導致患者的失明。臨床治療中,角膜移植是十分重要是手段。但手術治療在獲得一定效果的同時,也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身心影響。且術后患者需要長期用藥,容易出現依從性不高的情況,影響到治療效果與患者的術后恢復。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提高移植成功率,需要及時地做好臨床的各項護理干預工作。本次研究即探討角膜移植術后護理干預對患者用藥依從性及移植成功率的影響,總結相關護理經驗?,F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13例行角膜移植術患者,均為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且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213例患者中,男165,女48,年齡:20~54歲,均為單眼發病。病變類型分布:角膜白斑116例,真菌性角膜炎49例,圓錐角膜28例,其他病變類型20例。隨機數表法進行研究分組,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03例)和觀察組(110例),兩組的平均年齡和病變類型分布情況等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護理方法
1.2.1觀察組
1.2.1.1健康宣傳:針對不同患者的疾病類型,結合相關的檢查結果等,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通過教育和指導,告知患者必要的自身疾病以及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
1.2.1.2患者及家屬培訓: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術后的各種注意事項,日常用藥方法等。通過培訓,讓家人引導患者增強康復信心和自我保健意識,掌握各種自我保健技巧,保證用眼衛生,并注重對患者用藥方面的指導,指導患者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0.2ml,加替沙星眼用凝膠0.2g等。鼓勵患者家屬做好對患者的支持和監督工作,每日督促患者按時、按量用藥,科學飲食、作息等,以保證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
1.2.1.3心理指導: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囑其增強治療信心和術后用藥的耐心等,保證心態的平和。并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指導其學習一定的心理干預技巧。鼓勵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關心,日常密切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態,并及時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和安撫等。
1.2.1.4出院指導與隨訪:在患者出院之前對患者基本情況和聯系方式等進行詳細的登記,并針對患者的手術情況對其進行術后的健康指導。在患者出院之后,指派專人負責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以及上門隨訪等。通過隨訪了解患者出院之后的恢復情況,掌握其術后恢復情況。根據患者恢復進度和需求等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并囑其定期回院接受檢查。
1.2.2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用藥依從性、住院時間以及不同時間的植片透明率,并進行比較。依從性自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包括對按醫囑每天遵照次數用藥、按醫囑每天按量用藥、按醫囑每天按時用藥、按醫囑長期堅持用藥等方面,每項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其依從性越高。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統計兩組的植片透明率。
1.4統計學處理:將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評分以及植片透明率等數據均導入SPSS 15.0軟件進行處理,植片透明率等指標行卡方檢驗,用藥依從性評分等行t檢驗,檢驗P值,以小于0.05作為存在統計學差異的標準。
2結果
2.1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分析:兩組的平均年齡和病變類型分布情況等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果見表1。
2.2兩組患者依從性統計比較:經依從性評分,觀察組在按醫囑每天遵照次數用藥、按醫囑每天按量用藥、按醫囑每天按時用藥、按醫囑長期堅持用藥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果見表2。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統計比較:統計兩組的住院時間,可得觀察組的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果見表3。
2.4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的植片透明率統計比較: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統計兩組的植片透明率并進行比較,可得不同時間均存在組間統計學差異,均P<0.05。結果見表4。
3討論
在我國,角膜病是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患者多由于角膜嚴重的化學酸堿燒傷,遺傳有關的角膜病,角膜嚴重感染及穿孔,車禍等外傷造成角膜破裂等。
角膜病患者大多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術后由于并發癥及生理狀況,社會及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等方面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了解分析生活質量不佳的原因,有針對性進行干預。為此,臨床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工作至關重要。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了全方位的護理干預。護理中,從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和用藥指導等多方面出發對患者進行護理,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傾聽患者的心聲。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改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讓患者重拾自信,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能夠盡快恢復視力,盡早重返社會。在角膜移植術后,患者還需要長時間使用一定的藥物。相應的用藥依從性,也會對患者的術后恢復產生極大的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依從性評分,觀察組在按醫囑每天遵照次數用藥、按醫囑每天按量用藥、按醫囑每天按時用藥、按醫囑長期堅持用藥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統計兩組的住院時間,可得觀察組的時間為(4.23±1.03)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9.22±2.04)d。角膜移植術后,植片的透明率是評估移植效果的重要指標。本次研究中,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統計兩組的植片透明率并進行比較,顯示在不同時間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上述結果表明,通過對角膜移植術患者實施全面細致的術后護理干預獲得了理想的臨床效果。分析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因為通過實施全方位護理,從患者的身心不同角度出發,制定了詳細、全面的護理方案。從日常護理和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等多方面出發,為患者提供了細致的護理服務,從而更好地幫助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提高用藥的依從性等,并保證手術效果,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初步證實,角膜移植術后通過對患者實施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可以獲得理想的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以及移植成功率,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