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馳
近期,40歲的許先生在度過了驚險時刻。他由于腹痛到醫院治療,檢查后醫生考慮急性胰腺炎,同時發現他血壓很高無法控制,建議住院治療并進一步檢查,于是收治于消化科。
經進一步詳細檢查沈先生被診斷出降主動脈夾層合并胰腺炎而轉入血管外科。入院后的第三天晚上,許先生的病情突然加重,感覺胸口特別悶,血氧飽和度只有80%不到(正常在95%以上),醫生判斷許先生的主動脈血管撕裂嚴重,再這樣下去有生命危險,必須立刻手術。經過幾個小時的手術,醫生為許先生的心臟放入了支架,穩定了病情。
浙江省新華醫院消化內科鐘繼紅醫師說,這種由于主動脈夾層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在臨床中是非常少見的。
是什么引起了這么兇險的病
許先生說,來醫院檢查前,他參加了同學聚會,老友相聚,好不盡興,胡吃海喝了一頓以后,他感覺肚子很疼。一開始以為腸胃炎犯了,吃了幾顆藥就睡下了。沒想到晚上還是胃疼得厲害,實在熬不住了,才來醫院看病。當時,化驗顯示許先生的血淀粉酶很高,再結合他的臨床表現,完全符合急性胰腺炎的癥狀,于是入院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收治于消化內科。
而后經過進一步的檢查確診了主動脈夾層,而許先生的急性胰腺炎,其實也是主動脈夾層引起的。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怎么會得主動脈夾層?這與他的高血壓病史以及平時的生活習慣很有大關系。年紀輕輕的許先生已經有9年的高血壓病史了,其父母都有高血壓病。
高血壓患者最重要的是自我的血壓監控,并定期去醫院復查。而許先生查出高血壓以后,竟然直接把父母的高血壓藥拿來每天服用,而且也不去醫院復查,平時也沒有定時監測自己的血壓,可以說根本沒有做好高血壓的控制。不過,由于身體一直沒有出現如頭暈胸悶的不適癥狀,許先生也就沒當回事。
另外,學生時期的許先生還會經常運動,可是上班以后,就很少鍛煉,身材也日漸走樣。與很多年輕人一樣,他喜歡熬夜、吃夜宵,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疾病的因素。
什么是主動脈夾層
血管外科樓新江主任介紹說,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干血管,承接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血流量巨大。主動脈的管壁是一種類似“三合板”的多層結構。分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
當主動脈內膜出現破損,高速、高壓的血流沖擊中膜,足以把中膜撕裂開,在中膜層內沖擊出另一個可容納血流的腔隙。這種在原有主動脈管腔之外形成了異常管腔結構(醫學上稱為假腔)的情況,就叫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非常兇險,一旦發生,死亡風險極高。
造成主動脈夾層的原因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主要的致病外因,70%~90%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而引起主動脈壁“強度”發生問題的內因則有多種可能,主要包括:先天的動脈壁“豆腐渣工程”,如比較有名的馬凡氏綜合征(MarfanSvndrome);其他疾病引起的動脈壁“勞損老化”,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大動脈炎、主動脈潰瘍等。
為什么主動脈夾層會引發胰腺炎?
鐘繼紅醫師說,其實許先生的急性胰腺炎也是由于主動脈夾層引起的,主動脈有一根胰動脈的分支,出現夾層之后,導致胰動脈缺血,發生病變,引起了胰腺的炎癥。
編輯/趙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