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祥祥 邵玶



[摘要]目的:比較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評估安氏Ⅲ類患者上下頜骨矢狀位置關系的可靠性。方法:選取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92例,男44例,女48例,年齡12~20歲。由第一作者測量其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每項指標測量3次取平均值。對測量結果行相關性及變異度分析。結果: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的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之間均具有相關性(P<0.05);7項測量指標的變異程度是不同的,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的變異系數分別為1.42,0.39,0.05,0.11,0.25,0.08,0.10。結論:7項測量指標在評價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上下頜骨矢狀向位置關系時均具有一定的準確性,而APDI值和FABA角的可靠性更好。
[關鍵詞]安氏Ⅲ類;矢狀向關系;頭影測量;可靠性;上下頜骨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7)03-0094-03
上下頜基骨矢狀向關系是指上牙槽座點A、下牙槽座點B相對于顱面復合體的某一參考平面的角度或線距,是影響面部側貌的主要因素之一,安氏Ⅲ類錯(牙+合)是臨床上常見的錯駘畸形,近年來發病率持續增高,因此,對安氏Ⅲ類錯駘做出正確診斷以指導矯正設計至關重要。單用于評估安氏Ⅲ類錯(牙+合)的指標眾多,但尚無學者將多項指標同時進行比較分析,因此,本文比較分析了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的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探討這7項指標在評估安氏Ⅲ類錯(牙+合)中的診斷應用價值,為正畸科醫生確定安氏Ⅲ類上下頜骨矢狀位置關系提供參考。
1材料和方法
1.1樣本選擇: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就診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醫院正畸科的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92例(男44例,女48例),年齡12~20歲,平均年齡15.7歲。入選標準:①恒牙列,雙側第一磨牙和尖牙均為安氏Ⅲ類關系;②Ⅲ類骨面型,均角型;③無正畸正頜治療史;④無頜面部外傷史;⑤無顳下頜關節疾病;⑥無先天性唇腭裂;⑦無恒牙先天缺失(不含第三恒磨牙)。
1.2方法:92例患者由同一名熟練技師按要求在同一臺機器上拍攝患者的X線頭顱定位側位片,由第一作者定點、描圖、測量每張X線片,每張測量3次,最終取平均值,測量項目包括:①ANB角:連接上牙槽座點、鼻根點、下牙槽座點形成的角;②Wits值:由A、B點分別向功能(牙+合)平面畫垂線,得Ao、Bo點,測Ao-Bo距即為Wits值,當Ao在Bo前方時,值為正,反之為負,兩點重疊值為零;③APDI值:FH平面與面平面夾角±面平面與AB平面夾角±腭平面與FH平面夾角,當B點于A點之后時,角度為負值;當B點于A點之前時,角度為正值。當腭平面向下前傾斜時,角度為正值;當腭平面向上前傾斜時,角度為負值;④Beta角:由上牙槽座點向髁突中心點和下牙槽座點的連線作垂線,此垂線與上下牙槽座點連線形成的夾角;⑤AXB角:由A點向FH平面作垂線,垂足為X,連接A、X、B形成AXB角;⑥PABA角:腭平面與AB之交角;⑦FABA角:FH平面與AB之交角。(見圖1~2)。
1.3統計學分析:由第一作者將所測結果輸入Excel表格,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7項指標的相關性及變異度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2.1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在男女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男女測量結果合并計算見表1。
2.2安氏Ⅲ類錯牙臺患者7項測量值的變異程度不同,從大到小依次為ANB角、Wits值、AXB角、Beta角、PABA角、FABA角、APDI值,見表2。
2.3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測量值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7項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都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以APDI值與PABA角相關性最大,APDI值與Wits值相關性最小,見表3。
3討論
安氏Ⅲ類錯(牙+合)畸形因對顏面美觀、咀嚼功能以及患者心理成長的影響最大,是正畸患者中主動就診的最常見牙頜畸形之一,而要想取得滿意的矯治效果,就要對患者上下頜骨矢狀位置關系做出正確診斷,為正畸醫生選擇最佳治療時機提供參考。
ANB角是臨床中最常用于評價患者上下頜骨矢狀向位置關系的測量指標,但隨著臨床應用的深入,人們發現ANB角易受鼻根點、前顱底平面、NB的長度、牙間高度、頜骨的旋轉和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因此,Jacobson提出了線距測量分析法,即Wit分析法,來避免SN平面和N點變異給上下頜骨前部相互關系的測量帶來的影響,但Wit分析法以功能(牙+合)平面為基準平面,在混合牙列期恒磨牙及雙尖牙萌出不足時,該平面很難精確定位,從而影響線距測量的準確性。Freeman提出生長發育過程中較其他平面穩定的FH平面代替SN平面,盡管FH平面不受N點位置變化的影響,但常因雙側眶下緣點和雙側耳點位置不完全重疊,FH平面也存在一定的誤差。Chong等設計了Beta角,該角不以任何顱底標志點和(牙+合)平面點為參照,避免了垂直向上的不調對矢狀向測量值的影響。但Beta角不能準確判斷顱頜面矢狀不調的關鍵在上頜還是下頜,因其反映的只是上下頜的相對位置關系。Kim用綜合多項測量指標的APDI值來反映上下頜骨間的矢狀位置關系,比單一測量指標更具可靠性。
在本研究中,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在評價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的上下頜骨矢狀向位置關系時各自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從變異系數看,ANB角是最大的,凡是影響A、N、B三點位置變化的因素均可影響ANB測量的準確性。從幾何學上分析,此角反映的并非是上下頜骨的矢狀位置關系,而是空間關系。Wits值次之,這可能是功能性(牙+合)平面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和正畸治療后都易引起駘平面的改變;AXB角變異系數較大,可能與AXB角不但受FH平面的影響,也受A、B兩點垂直向位置變化的影響,即下面高的影響,在本研究中筆者選擇的是均角病例,盡可能排除垂直向因素對矢狀向測量的影響;Beta角以上、下牙槽座點和髁突中心點為測量點,沒有任何顱底標志點,也避免了(牙+合)平面定位難的不足,同時也克服了上下頜骨自身旋轉的影響,避免了垂直向不調對矢狀向測量值的影響,因而變異程度較小;APDI值是由腭平面角、AB平面角和面角之和構成,綜合考慮了上下頜骨位置和垂直向關系,采用相加方式反映頜骨矢狀位置關系,與其他臨床常用單一測量指標相比,診斷的特異性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其變異系數最小,這也說明多項有關聯的數據之和更有利于對上下頜骨矢狀向位置關系作出診斷。
本研究還顯示,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在安氏Ⅲ類錯(牙+合)畸形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相關性,以APDI值和PABA角兩項相關系數最高,從幾何學分析,APDI實際上是AB平面和腭平面的內下角,與PABA角反映了相同的位置關系,因此具有較高的相關性。APDI值和Wits值相關系數最低,ANB角和Wits值分別與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呈負相關,其余呈正相關。本文研究結果提示在診斷安氏Ⅲ類錯(牙+合)時應該結合多項指標,綜合判斷,沒有單一的測量分析法能夠精確反映頜骨的矢狀向關系。
綜上所述,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均可以用于評估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上下頜骨的矢狀位置關系。但由于安氏Ⅲ類錯駘畸形的發生機制十分復雜,單一的測量指標不能完全確定其矢狀不調程度,這就要求正畸醫生在充分認識了解各種測量方法優缺點的基礎上,結合臨床檢查,使用多項指標進行全面的分析,為矯治計劃的制定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