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幸瑜
摘 要:語文是大家從小到大都離不開的學科,寫作更是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部分內容,也是各科學習開展的基礎,它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注重小學寫作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而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寫作;生活;想象力
小學寫作教學應該是師生雙方都不愿意面對的一個教學內容。小學階段的學生,尚處于心智發育時期,在問題的理解和思考方面與成年人不同,而作文既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又是學習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表達方式,因此,即便是寫作教學困難重重,教師也要耐心地引導學生樂于寫作、善于寫作。寫作是生活的點滴積累,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事物的感受。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一、小學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知該如何下筆
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應試科目中,只有語文是在生活中最常用到、見到的知識,我們的語言溝通、情感表達以及各種往來信件,都是語文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但恰恰是這個我們最熟知的科目,學生在寫作時卻不知該如何下筆。這種情況產生,一方面是由于寫作課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總顯得枯燥乏味,讓學生對這部分教學內容產生厭煩;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學生受字詞量和知識面的制約,在寫作時缺乏思維拓展能力。
2.教師缺乏創新教學觀念
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寫作教學還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認為寫作需要學生自己領會,需要通過日積月累才能得以提高,忽略了小學生還處在一個需要正確引導的階段,不僅嚴重制約了小學寫作教學的發展,也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3.寫作內容沒有自己的想法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引導學生寫作的作文選教材,導致學生在寫作時都要參考作文選的“意見”,在作文選上找到類似文章進行抄襲,也有學生對其稍作改動來證明是“參考”而并沒有抄襲。這樣的作文,完全看不到學生的想法,學生的寫作思維也完全得不到激發。
4.沒有將實際生活融入寫作
生活體驗對于語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寫作中合理引入實際生活體驗不僅能夠使語言表達更加準確,還能夠更好地反映出真實情感。基于小學生年紀小、心智尚不成熟的特點,學校和家庭都會小心看護,這樣不僅限制了他們的生活體驗范圍,還制約了他們的寫作學習能力。
二、小學寫作教學改進策略
1.積累課文內容
課文內容是學生接觸最多且了解最深的寫作資源,每篇課文中都有可以運用到寫作中的好詞好句,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些優美文字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將這些好詞好句進行摘抄、背誦、積累,成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比如,學完課本中關于景色的文章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景物描寫較好的詞句摘抄下來,以備后期寫景物文章時可以用來借鑒或者引入。
2.體驗生活,留意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寫作源于生活,生活可以為寫作提供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素材,因此,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充分地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同時對生活進行思考和感悟。比如,寫一篇關于下雨的作文,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下雨時會出現什么場景,環境會發生哪些變化等,并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去觀察或者回想自己遇到過的下雨場景。
3.仔細觀察,發現生活的不一樣
觀察是寫作教學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觀察,不僅能夠對生活更加充滿好奇,還能夠提高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寫作能夠抒發自己情感,表達對周遭事物的看法及想法,因此,觀察對于小學寫作教學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4.尊重個性,激發想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會制約學生的個性發展,將他們塑造成一模一樣的“好學生”,以至于他們寫出的作文都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可言。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對于生活中的事物他們會用幻想的方式去觀察理解,然而寫作就是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樣他們才能寫出生動活潑、更具意境的好文章。
舊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教育模式,教師在小學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正確的引導和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不僅會對生活充滿熱愛,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加生動、富有情感,語言表達方面也會更加準確、精煉。
參考文獻:
[1]倪文穎.提升小學低年級寫作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9(7):199.
[2]郝清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5,24(13):202.
[3]辛亞寧.小學寫作教學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4(2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