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奔+馮婧+張宸瑞+雷亮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越來越注重日常的消費。而在消費需求提升的同時,物品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尤其體現在對于二手物品的處理還不夠有效,不夠環保。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學生用品的升級換代更新加快,在校大學生尤其是畢業生,面臨著大量閑置物品的處置問題;而另一方面,一些在校學生對這些物品有存在著需求。“踐行低碳生活,倡導綠色消費”是新時代發展的主題。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二手商品市場上述兩種問題很難得到有效地解決。
大學生二手商品二手商品市場可循環發展
一、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很多即將畢業的學生到畢業季,就會在學校內擺起攤鋪,出售一些仍有利用價值的物品,也就是每年一度的跳蚤市場。但是這種以跳蚤市場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涌現大量的閑置物品,雖然一定程度的滿足了大四學生的需求,但是作為購買方的其他同學卻是被動的選擇商品,沒有目的性,盲目的購物是不能有效的運用閑置商品的。更多的情況是大量閑置商品很難在短時間內出售,最終導致資源的浪費。如果能建立起一個大學校園二手商品交易平臺,解決學生閑置物品的問題并進行循環利用,為出售者和需求者提供一個交互的平臺,不僅為社會節約資源,也符合當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二、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此項調查采用隨機調查方式,通過網絡調查問卷對學生的二手商品消費因素進行了解。調查以天津工業大學在讀學生為樣本,以二手商品消費因素相關信息為調查對象進行抽樣調查。調查前期,首先深入到二手市場了解當前二手市場在大學中的發展情況。其次,通過查閱資料等了解大學生對二手商品的消費情況與認識趨向。本次調查采取網絡分發問卷的調查方式,共收回有效問卷289份。
三、結果分析
(一)校園二手商品市場的整體分析
1.二手物品處理方法分析
根據本文調查而得的數據顯示,有90%的學生存在閑置物品,有76%的學生愿意購買二手商品,有72%的學生愿意將閑置物品出售,只有16%的同學表示對物品置之不理,并且80%的學生對構建一個穩定靠譜的校園二手物品交易平臺還是很期待的。由此可見,二手商品交易在大學生校園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2.交易產品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將近79%的學生對書籍和二手教材有需求;32%的同學選擇日用品,39%的同學對數碼產品感興趣,說明流通在學生二手市場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書籍、日用品以及數碼產品。
(二)大學校園二手商品市場營銷模式
1.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是歐美等西方國家對舊貨地攤市場的別稱。由一個個地攤攤位組成,市場規模大小不等。跳蚤市場采用微博、QQ等現代網絡社交平臺或短信進行報名,報名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以團體報名,如宿舍名義。以“先報先得”的原則進行篩選,入選者均可獲得一個攤位號。
2.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是隨著互聯網進入商業應用而產生的,尤其是百度、谷歌這些搜索引擎等得到廣泛應用之后,網絡營銷的價值才越來越明顯。現在是信息化時代,網絡營銷以互聯網為載體,大大提高效率,當今大學生普遍絕大多數都擁有智能手機,對于二手交易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二手商品的交易信息,網絡已深入公眾生活方方面面,所以網絡營銷是絕佳的營銷方式。
(三)開發大學校園二手商品市場的前景及意義
1.前景
“十二五”規劃提出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大學生二手物品交易市場來傳導綠色低碳的理念,整合閑置社會資源并充分利用,還可以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李克強總理也發表過批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這既符合了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也符合國家重點培養大學生群體的政策。
2.意義
有利于在大學生群體中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也就意味著要保護和節約資源。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地球資源的不斷消耗,可供人類發展消耗的資源越來越少,自然資源終有消耗殆盡的一天,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節約資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理應走在社會發展的前沿,樹立綠色低碳理念,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習慣,合理的處理自己所擁有的生活資源。在校園內建立二手商品交易市場正好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合理運用閑置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
(四)開發大學校園二手商品市場遇到的問題
1.商品的質量保證問題
對于二手商品,我們喜歡的原因是因為性價比高,能夠省下一筆錢。但是,我們現在卻很少購買二手商品,這是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對二手商品的質量不放心,害怕自己雖然花費少了,但是質量也遠不盡人意?!耙环皱X一分貨”和“便宜沒好貨”的想法還是普遍存在的。
2.交易渠道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口袋中富裕的錢越來越多,“沖動消費”也非常常見,手中的閑置物品越來越多,但是缺少正規的二手商品交易渠道。像房子、汽車等大宗商品,現有的交易平臺比較完備,有貨源的賣家也知道去哪里找到平臺進行出售。但是在學校內,需要交易的二手商品大多數都是很多的零碎的生活用品,不適宜公開出售。再就還有此類二手商品沒有房、車那么貴重,出售了帶來不了多大的利潤,又缺少合適的渠道出售,很多人就會選擇一直閑置下去。
3.缺少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是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標準。如臺灣二手車市場最近很火,其依靠的是二手車品牌聯盟。二手車商會在聯盟上得到統一的品牌背書,使用統一的檢測標準和認證證書,聯盟體系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車源和有保證的售后服務。無規矩不成方圓,由此看出,一旦某個行業有了行業標準,那么這個領域的發展便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假如大學生二手閑置商品市場有了一個行業標準,那將會是質的飛躍。
(五)開發大學校園二手商品市場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信用制度的構建
網上交易的一大特點就是購買者在收到貨物前無法真正看到實物,只能通過照片或賣家提供的相關數據來判斷物品的真實質量以及其他情況,這就導致了某些商家對物品的描述不符的情況,結果買家對收到的貨物不滿意,由此產生的售后問題很難處理。這就需要加強平臺的體系建設,包括信用制度的建立,比如買賣雙方嚴格的實名認證。目前市面上一些成熟的商品買賣網站都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制度體系,校園二手交易平臺可以借鑒這些成熟網站的經驗,不斷完善自身的平臺建設。
2.市場的拓展
盡管在大學校園里發展二手商品交易有著先天的優勢,但由于受市場空間的制約,實際想要出售或者購買二手物品的大學生只占了小部分,并且一些知名的二手網站,沖擊著校園二手市場,更何況校園里還有一些零售商店,競爭非常激烈。這就需要開拓更多的市場,讓這個二手閑置物品市場更大,可以結合每個高校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比如可以與周邊的幾所高校聯合,開創校園聯盟,統一經營;或者通過與實體零售結合起來,“化敵為友”,把實體零售店也變為二手市場的一部分,也能提高商家的信用。
四、結束語
利用校園微信網絡平臺,能夠使大學生的二手閑置物品得到有效地循環用,尤其是在畢業季,很好的為畢業生服務,也能夠帶來不錯的效益。雖然目前校園二手交易平臺在國內的發展還不盡如人意,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微信二手交易平臺傳播快、限制少、范圍廣的優勢,這樣具有校園特色的交易平臺將在不久的將來為大學生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利益,并且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毅,王穎,李瑞.二手物品流通的新視角[J].北京觀察,2011(8).
[2]王昊.大學校園二手商品交易市場的探討[J].營銷策略,2016(18).
[3]趙蘇涵,肖春水.大學生對二手商品消費因素的調查分析[J].高??萍迹?015(29).
[4]范炎峰.淺析校園二手市場[J].經驗交流.2015(10).
[5]呂曉萌,高連廷,魯藝,姜曉雨.關于構建大學校園二手商品交易平臺的設想[J].經貿管理,2016(7).
[6]周穎,富婭琳,高成玲,賀辰程,趙子菡,周蒙.微信模式下校園二手交易實體市場的開發[J].廣角,2016(15).
[7]馬謙青,史學海.大學校園二手物品市場建立發展的思考——基于校園調查問卷的分析[J].南方論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