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榮新
摘 要:現(xiàn)實中學生缺少的是主動讀書的意識和修為,對于讀書的重要性缺乏領悟,不能主動地進行革新式的閱讀實踐,因此,有意識地開展主題閱讀是十分緊迫而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擴展閱讀;主題性學習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愛讀書、傳承中華文化是每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學語文、學好語文更是我們師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大的方面說,正如西漢劉向所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朱熹也曾說:“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庇纱丝梢?,讀書對我們自身乃至整個國家民族的重要。然而現(xiàn)實中學生缺少的是主動讀書的意識和修為,對于讀書的重要性缺乏領悟,不能主動地進行革新式的閱讀實踐,因此,有意識地開展主題閱讀是十分緊迫而必要的。
一、在主題學習中教師要適當?shù)亍皩А焙汀耙?,把握整體的學習方向
1.選準閱讀教材,要視學生年齡段而定,切不可好高騖遠
“語文主題學習”的閱讀內(nèi)容首要的要選材準確,做好切合實際的“導”。要顧全學生年齡學段,符合學生個體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又要與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相融合,以便在學有余力的同時理解和吸收。對于閱讀量,讓學生盡量在大范圍的信息量中潛移默化地提取于自己有用的東西。所以非常有必要大量進行同學齡水平的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拓寬知識領域,大大增加知識吸收的可能性。
2.“語文主題學習”大量閱讀的同時,不強求每個學習個體都對所有閱讀過的內(nèi)容悉數(shù)掌握
我校對實驗班學生的要求是能對所閱讀的內(nèi)容讀通讀明白,可“不求甚解的”讀,亦可對自己感興趣的語段多次重復讀。我們所說的“不求甚解的”,并非是不求“解”,而是不要刻意挖掘閱讀文章隱含的太深邃的道理。不要給學生有意識地疏導難于理解、意味超長的語句。只要求學生在自己的認知水平上有所收獲即可,最重要的是通過拓展閱讀,擴大知識面,強化積累。清代的孫誅也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么,這個“解”我們可以隨著學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的增長,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消化吸收。有時候也會給學生帶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徹悟感覺。也是自我閱讀修為的提升,自我收獲和自身愉悅的知識情感的升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一意就是強調(diào)拓展閱讀量的滲透,讓學生在大范圍、豐富的信息中博覽攫取于自身有用的東西,以提高眼界、熏養(yǎng)境界、開闊心胸,才算領悟了讀書的真味道,也達到了師者“引”的真正目的。
3.自主辨別真?zhèn)危岣哒Z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修為的良好歷練
我校在學生的學習狀況中總結出,經(jīng)教師成功“導”“引”后學生個體主動進行閱讀學習、汲取知識要比教師強迫布置閱讀學習收益要大。就是說“個人修行”的主動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正如當代我國很少出現(xiàn)像魯迅一樣的文學大家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發(fā)展,時代所處環(huán)境固然給文學革命給予了另類的生命源泉,但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博覽古今群書所得有其必要的存在價值。所以我認為課外的拓展閱讀極能給予語文知識的學習以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動力。
二、行之有效的“語文主題學習”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通過“語文主題學習”,既提高了閱讀能力,也為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俗話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币粋€人書讀多了,有了積累,碰到了機遇就能抓住。正面的道理,便是蘇軾所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蓖ㄟ^大量的拓展閱讀,每個學生能個性地對世界地認識,對人生進行詮釋,乃至對靈魂深處內(nèi)涵思想的支配,對這些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眼界大了,活動空間舞臺、人際交往的領域不知不覺也跟著變大,給人生帶來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這就是社會發(fā)展、時代進步、個體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能力,更是知識幻化的無窮魅力。
2.“語文主題學習”更錘煉了學生自身的文學修為
蒲松齡講:“書癡者文必工?!遍喿x量的深化,知識層次掌握的愈發(fā)精深,學生個體的文學造詣也隨之廣博而精湛。廣泛拓展閱讀后,學生個體會對積累的知識有了原始的沉淀,在大腦里形成了思路清晰、脈絡分明的文學底蘊。于是在完成各項書寫、作文時就會游刃有余,口出成章。與人處事交往也會變得高雅而得體。正如我們國家教育大綱所期盼,我們要培養(yǎng)有尊嚴的受教育者立于世人。
總之,語文課外閱讀是一種對語文學習的必要補充,是修煉自我的狀態(tài),也是個人品性修養(yǎng)、意志磨礪與心理能量積累的過程。書讀得越多解決問題的思路越廣,看待世界和他人的眼睛更加敏銳而理智,人生的舞臺會更加寬廣。
參考文獻:
[1]竇桂梅.主題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人民教育,2004(12).
[2]曾小蘭.試論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