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雁
我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小學英語教學比較薄弱,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濃,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訓練的重點,而怎樣設計英語作業又是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我認為,在作業設計上,應少一些機械抄寫,多一些開放性的、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體驗、合作交流的作業。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拓寬學生的課外知識。2016年,我做了小課題《小學英語作業有效性研究與評價》,經過本身的教學實踐,我在學生課外作業的設計上做了如下嘗試:
一、強化作業的有效性,少“抄寫”多“聽寫”
對于英語學科而言,背誦聽寫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背誦聽寫單詞、詞組、重點句型等使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大多數教師或許都會采取抄寫數遍的方法。機械地抄寫訓練,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使學生產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師應該避免這種現象,機械地抄寫會使學生的大腦遲鈍、緩慢。平時,我在新授課時,就非常注重新單詞的拼讀、記憶。詞不離句,布置家庭作業時經常變“抄寫”為“聽寫”。每單元對話必須背誦和聽寫。例如pep六年級下冊Unit 6 Holidays 這一課,它是圍繞節假日展開的,本課的節日有Halloween,Nationalday,Mid-Autumn Festival,New Years Day,Spring Festival等單詞,在新授課時,我利用圖片和這些節日的標志物,聯系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My favourite holiday is...句型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基本掌握節日名稱及句型。
二、貼近生活,還原于生活
現行PEP教材中的很多語言源于生活,很貼近生活。因此,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設計作業時,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座語言與生活的橋梁,讓學生把英語學習的需要變成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積累英語。學習完26個字母后,我讓學生到生活中收集字母,注意尋找、摘抄。學生英語興趣盎然,作業內容也非常豐富,例如,辦英語字母手抄報,如收集VCD,CCTV,ID,FC,NBA,BBC,UK, USA,WC,Coca-Cola, Sprite,CD, hamburgers,pizza,taxi等,有的學生在廣告上找到了“Panda”,有的小朋友在洗衣機上找到了“Little Swan ”,還有的在洗潔精上找到了“White Cat”,有的在藥品上找到了“Made in China”還有“ No smoking”“Do not touch”YAHOO(雅虎),Crest(佳潔士牙膏)”等,然后再用積累本記錄下來,長期積累,能很好地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和英語知識,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和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大大提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體驗樂中學,學中樂,為初中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精挑細選,拒絕“拿來主義”
如果說英語單詞是語言的珍珠,那么掌握語法知識就是連接珍珠的線。學生要學好英語,那么掌握語法知識必不可少。但是,語法知識抽象,必須依附于做習題,這樣學生才會徹底掌握。可是我們不能靠名目繁多的輔導書,必須精心設計作業,力求質量。選擇教材中的重難點,有目的地選擇出少量的習題,讓學生強化訓練習題,做到“少而精”。例如Shopping這一課,我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讓學生設計各種情景,無論是水果店、玩具店、書店,還是文具店,編寫對話并表演,學生興致盎然,積極參與,自編、自導、自演,在真實的情境表演中體驗了角色,活學活用了英語。如簡筆畫畫“big ball”“small egg”“tall man”“short boy”,在動手畫畫的過程中學生興致極高,這樣,就能把抽象的單詞和可愛的圖片聯系起來,這時在學生記憶里的big,small,tall,short就更形象更生動,記憶會更深刻。在一個單元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個個嘗試根據本單元的重點自己出題,再把學生中的優秀作品讓其他學生共同分享,這樣會使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難點,并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自學和運用能力,這種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至關重要,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應該認真把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學習習慣、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等,設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1]呂海燕.打造趣味英語課堂[J].新課程,2014(7).
[2]黃亞浩.加強英語作業設計培養學生成才[J].成才之路, 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