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摘 要:在現階段的國內教育體系中,由于新課改的全面推動,教育領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遷,無論是在教學方面,還是管理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當前的小學,管理的方式并不是那么科學有效,依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切實的完善。
關鍵詞:小學管理;科學化;發展
對于小學教育而言,素質教育的到來,無疑給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所推行的都是簡單的知識教育,也就是將知識內容直接講解給學生,而學生聽講的過程,除了受到教師的直接影響以外,還與學校的管理制度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如果學校的管理制度相當嚴,小學生又沒有太多的自我認知能力,會被這些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難以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管理的優化,主體目的在于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那么如何才能推進小學管理的科學化呢?需要學校正確認識學生學習的主體需求,并針對他們的一些行為做出相應的制度約束,進而使得小學管理能夠滿足實際的科學化發展要求,產生較高的管理效益。
一、小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領導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直以來,小學管理都是一個不被重視的問題,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下,幾乎所有的校領導都優先關注學生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管理教育則沒有太大的重視,一直延續著最初的管理體系,沒有進行過相應的調整和完善。對于小學管理而言,其建設的主體主要是校園內的領導和教師,而其服務的對象則是每一個學生。合理的校園管理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基礎的學習環境,還能夠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迅速有效的提升,品德修養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小學管理屬于小學教育的第二課堂,對于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有著最為核心的作用。雖然當前已經迎來了新課改,但是校領導對于這一方面的內容,并沒有太大的重視,而很多的人群,更是簡單的認為,小學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發展,與管理沒有太大的聯系。
2.小學管理體制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
在小學管理體制中,小學管理制度一直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優化和創新,尤其是針對學生的制度內容,經過時代的發展,變得缺乏實踐意義。一些制度內容由于相當嚴,雖然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了一定的約束和規范功能,但是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更加需要的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因而過于嚴厲的管理體制難以符合當前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而如果對小學管理體制設置得十分寬松呢。由于小學生的基礎認知能力十分低,相應的自控能力也十分弱,需要進行全面的把持,否則很有可能降低整體的教學效益,而且也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
二、小學管理的科學化發展策略
1.創新小學管理體系,提高全體校園工作人員的重視度
小學教育體系當中的領導和教師應當了解,小學管理體系對于學生的管理作用相當直接,而且十分有效。同時,小學管理也是對小學生一些基礎學習行為的規范,能夠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積極地改正。為此,校領導應當與其他的校園工作人員,共同加大對小學管理體系的重視度,開展一系列創新有效的小學管理方法,使學生的行為能夠得到最為切實的約束,并相應地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由于學生十分習慣自由散漫的學習環境,并沒有過于固定的學習時間,學校加強這部分內容的管理,可以使學生產生較高的自我約束心理,積極加強學習方面的自我督促和規范,進而產生較高的學習效率。
2.完善小學管理體制,針對學生采取最為切實的管理策略
在小學管理體制的完善上,學校應當以學生當前的狀況出發,也就是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生活中表現出的一些行為。比如一些學生,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值日,而他們對于這樣的行為沒有絲毫的愧疚感。面對這些狀況的學生,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規范和約束顯得十分有必要。學校應當針對學生的這些行為,采取最為切實的管理措施優化策略,對其中的各項內容進行全面合理地優化,如對于學生不按時值日問題,可以設置相應的處罰:值日一個星期。在這樣的管理約束下,學生的行為能夠朝著規范化的方向前進,并且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實現高層次的教學流程。
在時代的發展中,我國的教育體系發生了較大的變遷,而產生變化的內容除了基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以外,還有教學管理。新時期教育管理的改革方向必然需要切實遵循以學生為主的原則,積極推進教學管理策略的創新改革,進而產生較高的教育效益。
參考文獻:
[1]賴其煊.小學管理工作的變革[J].教育評論,2007(3).
[2]張標.淺議如何促進小學管理的有效性[J].華夏教師,2014(8).
[3]李志雄.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