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蘭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的內(nèi)容太多,許多老師一節(jié)課就像下攔河網(wǎng),見什么抓什么,有時就成了“滿堂灌”。其實,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主要東西,其他內(nèi)容往往可以舉一反三。誦讀、記憶、教會學習的方法等應該是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
關鍵詞:誦讀;記憶;積累;學習方法;質(zhì)疑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到底應教給學生什么呢?筆者近三十年來的小學語文教學生涯也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在此,淺談我近三十年的語文教學見解。
一、教會學生預習
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學生形成一定的預習能力之后,我們還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開始訓練學生預習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嚴格督促學生按照預習要求和步驟進行預習,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如分層分段的方法指導,概括主要內(nèi)容、歸納中心思想的方法指導等;家校溝通,爭取讓家長參與預習的指導。
二、誦讀、記憶、積累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13歲之前,是人的記憶高峰,15歲以后,人們理解能力慢慢上升,記憶力漸退。也就是說,在小學階段,學生要以記憶、積累為主。《論教育》一書中,一位作家這樣寫道:“相比之下,記憶力在青少年時代是較為旺盛和堅韌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住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揮優(yōu)勢。但每個人的青春歲月是短暫的,記憶能力也是相對有限的。怎么才能落實誦讀、記憶、積累這一核心內(nèi)容呢?
(一)教教材
現(xiàn)在語文課本的例文幾乎是白話文,學生閱讀理解不是很困難,尤其是高年級學生,更是沒多大問題。學課文時提出幾個關鍵的、重要的問題,讓學生弄明白就可以了。重點應放在學生背誦優(yōu)美詞句和段落上,尤其是寫景抒情文章,要給足學生讀背的時間。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秋天的雨》等語言文字特別優(yōu)美的文章,重點讓學生讀,熟讀成誦,對文章好詞、好句、好段進行積累。在分段、概括中心等方面不必花太多的時間。
(二)擠時間
誦讀、記憶、積累是要花很多時間的。沒有時間的保障都是空談。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擠”出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去讀背、記憶與積累。如每天給學生20分鐘左右的時間,一年下來,時間就很可觀,記憶的東西更可觀。不過,學生的誦讀時間不只局限在校內(nèi)、課堂。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孩子誦讀的興趣和習慣,使其成為孩子自覺的行為,這樣收到的效果會錦上添花。
(三)設計作業(yè)
魯迅說過:“學語文沒有什么秘訣,無非就是多讀多寫。語文水平、語文素養(yǎng)不是做作業(yè)做出來的,而是在大量的閱讀、背誦、積累、運用與實踐中練出來的。因此,語文教學的“三字經(jīng)”就是讀、背、寫。這里的寫是寫日記、隨筆、讀后感、摘抄積累。學生在讀寫中,漸漸就提高了語文水平。我也體會到語文水平絕對不是搞“題海戰(zhàn)術”能提高的。
三、教會學生質(zhì)疑
(一)整體質(zhì)疑
我在教學《釣魚的啟示》時,就引導學生質(zhì)疑:(1)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2)課文是怎樣寫這個故事的?(3)課文為什么要這樣寫?(4)作者不是作家,為什么幾十年后還寫了這篇文章?他的用意是什么……
(二)對文章結構質(zhì)疑
(1)對標題質(zhì)疑。教會學生拿到文章,要圍繞標題反復追問。
(2)對開頭質(zhì)疑。有的文章的開頭蘊含著豐富的供學生質(zhì)疑的東西。教學《詹天佑》時,我就引導學生抓住開頭的一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中的“杰出”和“愛國”兩個關鍵詞質(zhì)疑。詹天佑的“杰出”在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的?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從哪些地方能看出詹天佑“愛國”……
四、教會學生學習
(一)能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的學習時間
培養(yǎng)孩子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育學生學習要持之以恒
培養(yǎng)他們有“遇到困難咬牙堅持,千萬不能松勁”的學習勁頭。
(三)教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記得我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課前先布置學生收集相關資料,課上,讓學生介紹自己收集有資料時,他們把自己找到的內(nèi)容總是一字不漏地說出來,課上請三名學生介紹,就用了十來分鐘,以至于后邊的教學內(nèi)容在課內(nèi)沒有完成。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我自己光叫學生收集,但沒有教會他們分析、整理、概括的方法,由于學生收集時沒主次之分,當然就會把一大篇資料一字不漏地講出來,就成了而事倍功半還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在以后的教學中,有關布置學生的收集作業(yè),我都會提示學生怎樣收集、怎樣分析分類、怎樣整理等方法,學生介紹起來就能事半功倍了。
總之,小學語文是學生一生學習的基礎。教師必須懂弄大綱要求,深鉆教材,真正做到“一課一得”。平時要多參與業(yè)務培訓,多學習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zhì),這樣才能更好地培育下一代,才能讓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真正打好語文功底。
參考文獻:
[1]王玉娟.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4(4).
[2]周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J].學周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