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佳
摘 要:通過調查和實踐,結合教學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英語交際意識及能力。
關鍵詞:交際動能;交際舞臺;交際價值;交際思維;交際質量
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是訓練學生交際意識和能力的最佳時期,我們應該為我們的孩子制定系統和科學的教學策略。
下面筆者就以課堂為著眼點,談談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一、加強跨文化意識在英語課堂中的培養——增強學生交際動能
1.充分運用教材,滲透英語文化
在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中,滲透英語文化和習慣。如,在教授uncle,aunt,和cousin這三個詞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來總結和觀察英語的稱謂,發現英語稱謂的簡潔明了。
2.充分運用節日文化,感受英語文化
英語國家的節日是英語文化和口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在很多單元里面都涉及英語節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節日,讓學生感受西方的節日文化,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印象深刻,學以致用。
3.引導學生將學習難點與網絡資源結合,學習英語文化
教材在每個學段中都有相當一部分知識涉及國外文化。我一般是提前布置好需要查詢的任務,請學生利用網絡進行查閱,并讓他們做好筆記,匯報查詢任務。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多角度地學習了外國文化。
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搭建學生的交際舞臺
課堂是啟迪學生交際意識和構建交際能力的主要舞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會話過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影響著學生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1.創設情境,聚焦主題,凸顯交際真實
對話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習慣性語言,如果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失去了意義。情景設計的好與差也決定著課堂師生互動能否廣泛、深入地開展。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化情景對話,讓學生擁有話語權,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語境中,有效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2.關注文本內容,啟發學生思維,豐富交際內容
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對話內容,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調整自己的話語,增添或轉換話題,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思維,使對話交流再一次“探”下去,自然豐富,層層深入。
三、尋找新舊知識聯系點,進行話題描述——體現語言交際價值
我們應該使知識融會貫通,挖掘并思考,在新的語言點、交流點上動腦筋,使新舊知識相結合,成為一個有交際價值的對話篇。
1.整體性研讀教材,了解各冊教材的話題分布
我們要注重通讀教材,了解知識的縱向分布,使得學生在詞匯、句型、交際的反復操練和運用中加深印象。我們發現新教材在知識點的安排上做到了前后銜接,層層深入,很多話題的布局上前后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2.基于教材進行話題描述的實踐操作
筆者充分利用英語午休時間,以教材單元話題為支點,有方向性地拓展,將新舊知識整合,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話題描述。三年級學生,從組詞、造句入手。中高年級學生,從說幾句話或者一段話入手。高年級學生口頭描述后,可以進行筆頭嘗試。
四、關注“問”的價值——激活學生交際思維
教師的提問,關系到學生的參與度,反映著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反映著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與運用的情況。
1.在熱身處追問,啟迪學生交際思維
在備課時教師就應該精心準備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問題。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認真仔細地聆聽,針對學生答句中可以發散的點,進行有效的追問。
2.在生成處追問,交際火花碰撞
課堂教學就是師生智慧火花的閃現與碰撞。教師對學生的意外回答給予積極的回應和主動激疑;以睿智的追問,激活學生思維,拓展想象空間,讓創造的火花燦爛地綻放。
3.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實現深層次言語互動
提問是促使學生參與言語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鼓勵學生提問能激發他們的思維,實現深層次的言語互動。
4.利用開放性提問,激活學生表達欲望
以提問促進言語互動的效果取決于教師能否提出高水平的、接近學生發展區且能激發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問題。
五、關注教師自身語言輸出質量——深化師生交際質量
1.語言要規范準確
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并不斷完善自己的英語口語,用自己規范的語言去教導學生。教師要能用豐富多彩的詞語進行說理教育,同時注意語體和語境。
2.語言要簡潔易懂
英語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要規范準確地表達之外,還要注意語言盡量簡潔,對于低段的孩子們來說,格外重要。
3.語言要具有豐富性
語言因被賦予不同的表達形式而精彩。盡管小學生掌握的英語單詞或句子還不是很多,但當我們能借助課件、肢體語言、實物、圖片等途徑讓學生來理解語言含義的時候,還應積極考慮讓學生感受同一含義的不同表達方式。
總之,我們應該對學生的交際意識和能力有足夠的重視,關注我們的教學組織,關注學生的語言提升,讓學生充分參與語言的交際,并豐富訓練方式,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中發展交際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潘開英.話題描述:從書本走向生活[J].小學英語教與學,2013(2).
[2]曹文.英語文化教學的兩個層次[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