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
摘要:現代建筑住宅立面造型設計直接反映出了建筑物的審美傾向和建筑物的建筑風格和特點。本文從立面造型設計、立面細部構造的不同角度闡述了現代住宅建筑立面造型設計理念,總結了現代住宅建筑的立面設計原則,并從形體與細部、色彩與質感、重點與局部等不同角度指出了現代住宅建筑立面設計的要點,簡述了建筑立面的造型設計過程與設計理念。
關鍵詞:住宅建筑;立面造型;造型設計
前言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住宅的需求不僅滿足于居住,對住宅的精神文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在賦予其實用屬性的同時,也要賦予其美觀屬性。建筑的美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對建筑住宅的立面造型設計應在美學原則的指導下將這些因素演變成構圖要素,并使建筑設計具有審美價值。建筑設計的審美價值在于其包含的社會倫理和生活內容的價值。建筑的美觀主要是通過內部空間及外部造型的藝術處理來體現,同時也涉及建筑的群體空間布局,而其中建筑物的外觀形象經常而廣泛地被人們所接觸,在人的精神感受上產生的影響尤為深刻。研究住宅建筑立面造型與色彩的演變趨勢,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建筑藝術的時代變遷,各時期建筑技術的體現,室內外空間、功能的進步等,看到住宅建筑不斷更新進步的縮影,從而把握今后項目開發的方向,有意識地在建筑立面造型與色彩設計方面大膽創新、引領潮流。
1建筑立面的演進
從古埃及的壁刻到古希臘的浮雕,從哥特式教堂的彩窗到中國古建的木雕與彩畫,古代建筑對立面的處理方式雖不盡相同,但都給予了極大的重視。西方古典建筑中,建筑外墻同時承擔著承重和圍護功能,兩者合二為一。柯布西耶所提出的“新建筑五點”中,將支撐與界面相互分離、相對獨立,空間設計得到很大的解放,逐漸成為現代建筑設計的基本特征。現代建筑法則認為立面應反映內部功能與空間,并要摒棄任何裝飾。因此,這一時期的建筑不管是出于材料技術限制還是對新建筑理念的追求,立面本身比較單調,大多是作為限定空間的界面而存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針對缺乏人情味、非個性化的“國際式”建筑風格的單一壟斷,建筑界相繼出現了后現代主義、高科技風格及解構主義等思潮,它們賦予了建筑立面新的內容,使之擺脫單調乏味,呈現豐富多姿的面貌。
2現代住宅建筑立面造型設計理念
2.1立面造型設計
2.1.1統一性
古今中外的建筑精品在外觀形式處理上雖然各有千秋,但也都遵循了“多樣統一性”這個共同的原則,在建筑設計時將多樣統一性概括成形式美的規律。比如建筑輪廓尺度、比例、節奏、均衡等方面,都是多樣統一性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體現。
2.1.2生態化理念
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乃至住宅立面設計趨勢越來越講究綠色、生態化的原則,嚴格控制對于自然資源的浪費或者破壞。在實際建設中,做到合理利用資源,盡量采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降低由建筑施工給生態環境造成的負擔,追求與環境友好共生的動態平衡。例如桂林日月湖國際生態城項目,在項目規劃設計時就注重了生態化理念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立面細部構造
現代住宅建筑不僅是一棟簡單的房子,大多數時候它還具有精神屬性,體現著設計師的理念和靈動性。評價建筑設計主要是從建筑的外觀形式獲得信息的。建筑的輪廓、色彩、層次、韻律、節奏、對稱與均衡等要素均是確定建筑美感與藝術性的重要參數。在現代住宅建筑的立面設計中,將門、窗、墻、陽臺等基本構造要素抽象成建筑立面上的圖形,就成為建筑立面細部構造設計的構圖元素——點、線、面、體。
點是建筑立面細部構造設計中集中性的形態要素,門、窗、直線的兩端和相交直線的交點等都可能構成建筑立面上的點,它在視覺效果上極具收斂性和聚集性。線條本身具有連系、支撐、指引的特性,實際設計中將實線與虛線結合應用,更能取得虛實相生的效果。在某一個建筑細部構造中如窗戶、陽臺等,點、線、面、體這些構圖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會以一個系統的形式共同構成上述細部構造。
3住宅建筑立面的設計原則
現代住宅建筑的立面設計外觀形式主要以簡約化風格為主流。不論是繼承區域性的歷史傳統,還是表現跟隨時代的新潮設計,都應注重建筑形式的實用性,以滿足建筑功能為根本目標。實際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3.1符合現代主義設計理論
現代主義設計理論的精髓在于以建筑功能為美、以真實為美。在設計過程中,注重保存既有的區域性文化和歷史傳統,也提倡應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以藝術手段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充分體現對人們精神世界的關注。
3.2適應結構特點
目前,除高層住宅建筑多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外,我國大多數低層或小高層建筑住宅還是多以框架結構甚至磚混結構形式為主,尤其是小高層住宅建筑,適用性廣,是住宅建設中的主要部分。而框架結構的形式特點就要求建筑形式相對整齊、規則,對奇特、新穎建筑造型的設計造成約束,也造就出現代住宅建筑形式的獨特風格。
3.3符合住宅的宜居特性
無論是古老還是現代住宅建筑,其使用功能都是以滿足人們的居住為主,居住的特點就是強調生活的私密性,要求具有安靜、宜人的居住環境。因此,住宅建筑設計的風格主調應是內斂、含蓄、簡約、溫馨。
3.4符合城市規劃的總體要求
項目規劃是對住宅建筑群樓設計的初步設計,只有符合諸如輪廓尺度、色彩、布局等總體要求,才能會集形成統一的風格,進行總體控制,最終成為城市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現代住宅建筑作為城市建筑群中的一個重要構成,必然作為塑造城市形象的背景建筑而存在,以襯托出城市中少量的標志性建筑風格,使城市產生起伏錯落的詩畫般效果。
3.5反映區域性的特質
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使建造住宅結構的主要用材有所不同,從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建筑效果;不同地域的氣候特征使建造住宅的結構形式也會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建筑風格;不同的民族傳統也擁有不同的區域特點,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如我國北方少雨,住宅底層一般不設廊道,而南方多雨,一般建筑均設有較寬的廊道,甚至有了獨特的騎樓景觀。
4建筑立面的整合
從根本上來說,分離是為了更好地組合,整合是實質,分離只是現象。構件系統的層次越多,相互之間的連接組合就越顯重要。立面的整合通常需考慮諸多因素。
4.1材料的位序
材料的位序基本上取決于各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一般來說,保溫隔熱系統構件及其外面的構件材料必須具有抗腐蝕、抗氧化、擋風等性能,位于其內的構件材料則對這些性能要求較低,材料的位序應使材料組合后充分利用各自的特性,更好地發揮其所擔負的功能。
4.2構件的連接
立面整合過程需要由構件之間的連接來實現。不同材料之間、每層構件系統之間的連接都需要由一定的構造方式來完成。構件的連接方式不僅由材料本身的特性所決定,而且還受到經濟、技術和美學文化的影響;反之,不同的連接方式也影響著立面的形態和經濟性。對連接方式的研究不斷促進著建筑立面的發展,同時在當今建構文化的影響下,構件、材料之間的連接方式經常被加以突出表現,豐富了人的空間與視覺體驗。
5建筑立面的可變性
現代美學范疇由“一元轉向多元”,受其影響建筑立面的形態出現了多種變化,而不再是遵循單一的美學原則。在單層立面中,對構圖、比例等美學要素的推敲只存在于單純的二維表面上,而多層立面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各層立面之間的比例、構圖關系,即在整體和空間之間建立辯證關系。對高性能、有一定適應性的立面系統的持續需求,將使外立面從靜止的系統轉變為具有操縱器的多層系統。減少建筑能耗等的各種控制功能都將加入到傳統的建筑表皮功能中,因此可變的立面將越來越成為研究的重點,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多價的立面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由于新材料、設計手段、生產方式和現有材料與系統組合方式的迅速發展,以及對空間的不斷探索,使得建筑立面的發展呈現出多元甚至無限的發展可能性。
6建筑立面設計的多義性
隨著現代建筑技術的發展,建筑手段更加先進,材料也更為多樣。這使得建筑實體變得豐富起來,使多層次的建筑立面設計產生了立面的多義性。面對這種狀況,建筑師們對建筑立面設計進行了深入研究,將現代功能與現代科技密切結合起來,以實現立面性能的最優化。由原來的單層立面發展成多層立面,當多層次的建筑立面設計構建完成,就產生了與自然環境的過渡。這種多層次與多義性相輔相成,對建筑師們來說,立面設計的多層次與多義性要求建筑師明確審美目標,使建筑立面設計更具個性化。
7結語
現代住宅建筑的立面設計應在符合功能和結構構造要求的基礎上對建筑立面造型進一步美化,考慮點、線、面、體等構圖元素的應用變化以及建筑裝飾與細部構造采用的材料、色彩對住宅建筑立面設計效果的變化及其影響,對建筑立面的風格、形象和象征性設計均有一定的啟發作用。當然,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還需要有良好的周圍環境相匹配,設計時可以采用園林化這種豐富幾近“無限”的表現手法來彌補住宅建筑設計中由于設計范圍“有限”而造成的不足,設計出更加優美、宜居的建筑立面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