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張克成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了,包括建筑物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各行各業的智能化發展得日益迅速;由于人們在環境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導致了建筑行業向綠色建筑方面發展。就現在的建筑業來說,把二者進行有效的融合,本文就是以此來作為主題進行探析的。
關鍵詞:提高;建筑物;綠色建筑;智能建筑;融合
前言
在建筑行業,綠色建筑以及智能建筑日益受到國家的關注,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它們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它們的有效結合就是讓科技與自然相結合,既可以讓人們擁有高質量以及便捷的生活,又可以讓人們更加舒適。在使兩者有效的結合時,務必要做到規范化、標準化以及科學化。
1關于綠色智能建筑的介紹
綠色智能建筑有三個基本的要求,在規模方面的要求,在投資方面的要求,在區位方面的要求。
在規模方面的要求。綠色智能建筑的專業性比較強,對各種行業的要求也是不盡相同的,然而,需要在規模方面有特別的要求,通常來說,在20000平米之上的建筑物才能夠體現它的原則,經濟以及實用的原則。
在投資方面的要求。綠色智能建筑所耗費的資金與普通的建筑物相比較,是比較多的,然而,可以在低耗能方面進行彌補。因此,在建筑方面的過多的花費,完全在使用的過程中節約,綠色智能化的建筑物恰好能夠滿足這個要求。
在區位方面的要求。綠色智能建筑對區位有比較高的要求,市政、安全以及公共服務設施一定要齊全。齊全的設施,能夠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很多的方便,從而吸引顧客。
2綠色智能建筑對建筑外觀和維護結構設計方面要求
綠色智能對建筑設計方面的要求,建筑物的視覺效果一定要好,外觀一定要整潔美觀,立面的色彩一定要適宜;建筑物的屋頂一定要有綠化的效果,對于太陽能的位置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建筑體型系數合理,說明了建筑的外圍護結構部分面積大,通過外圍護結構的傳熱損失也大。研究表明,體形系數每增加0.01,能耗將增加2.5%,從有利于節能出發,體形系數應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建筑平面宜規則,利于結構抗震等
至于外圍的結構,一定要與相關的標準相符合,在節能方面的設計中,一定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也要與國家以及地方的標準相符合,在對節能進行計算時,節能率以及相關的系數,要遵從于國家與當地的標準,可以有面,比較大的玻璃窗,但是,在北以及西這兩個方向是不應該有的。
在對外墻進行設計時,一定要滿足保溫以及隔熱的要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在墻體的表面涂抹一些具有反射功能的涂料可以在房間的隔墻中有保溫層。
對于屋面的隔熱以及保溫的設計,必須要遵從一些做法,應該使用通風來達到降溫的目的;對于坡面屋,應該建立閣樓;對于平面屋,應該有架空層;對屋頂進行綠化,或者是遮陽;在平面屋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那些倒置形式的;采用顏色比較淺的屋頂,或者是涂抹上一些具有反射功能的涂料。
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對外窗以及幕墻的物理性能進行考慮,對于外窗的設計,力求使它的密封性比較強,關于氣密性、水密性的設計,必須要符合相關的標準;在對玻璃幕墻選用時,盡量要選用呼吸式的;在玻璃幕墻的外面應該刷上隔熱或者是反射的涂料。
應該使用阻熱以及減少結露的方法。在窗口的周圍應該使用保溫的材料,鋁合金的窗以及幕墻應該使用隔熱的材料,在外墻的部件中應該確保保溫。
3綠色智能建筑對建筑室內環境質量的要求
在對室內進行設計時,要做到應滿足多個要求,要滿足通風換氣的要求,要滿足日照以及采光的要求,要保證室內空氣的高質量,要滿足降低噪音的要求,要滿足遮陽的要求。建筑內部空間一定要滿足功能要求,創造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和活動的空間,滿足人的行為心理要求。如:于會議室的設計,一定要有吸音以及隔音的效果;建筑物內部的高度一定要適宜,要符合相關的標準;在功能布局的時候,一定要全面考慮。
要滿足通風換氣的要求。通風設計要符合相關的標準;當處在建筑群中時,應該使它的立面位于夏季的主導風向,與此同時,要避免與冬季的主導風向面對面;在對建筑物進行平面設計以及對門窗的設計時,要盡量達到通風的效果;在窗戶的設計中,應該有穿堂風穿過,而且周圍必須要整潔。
要滿足日照以及采光的要求。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與相關的規定相符合;在設計時,必須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措施來使建筑物的采光比較好在設計時,應該根據當地的情況,使用軟件來進行模搬也必須要加強地下部分的通光效果,采取天窗,或者是窗井的措施。
要保證室內空氣的高質量。在對建筑材料的選用中,要盡量避免使用污染性比較大的建筑材料;對于那些特殊的房間,或者是污染性比較大的房間,應該單獨安裝排風裝置;在吸煙室內要單獨安裝排風裝置;在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必須要有空氣監測系統,并且要安裝相應的設備,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排風。
要滿足降低噪音的要求。在設計時,盡量選用一些地噪音的設備,在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利用,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將噪音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要盡量避免與交通干線相連接,與此同時,可以用廣告牌之類的設置來進行隔離噪音;在設計時,要避免與噪音高的建筑物相鄰;在學校或者是醫院的設計中,室內的設計要有吸音以及隔離噪音的效果。
要滿足遮陽的要求。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玻璃的遮陽功能,在建筑物的西以及南的方向安裝玻璃幕墻;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采取一些有效的遮陽措施;利用植物來達到遮陽的效果,與此同時,還起到了美化環境的效果。
無障礙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符合相關的標準,為行動不便的居民提供便利;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按照無障礙設計的模式,為了降低成本以及對突發事件有比較便利的逃生方法;在體育館,或者是人群比較密集的場所,要有無障礙設計;在特殊的場所,必須要有無障礙的標識;對于無障礙的設計以及施工,一定要一步到位。
4結語
建筑業的發展是隨著人們的要求而發展的,同時也可以稍微的超越人們的眼光,引導人們的審美觀念,以及對人們的行為方式有影響的作用。在工程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全面的考慮,在質量方面予以保證,盡量讓人們感到舒適,盡量縮短工期。在現今的時代,建筑物既要體現先進科技的特點,又要確保綠色環保的特點,這就要求從建筑物的設計開始,到建筑設備、材料、技術的選用,再到各運營環節管理機制和技術政策法規,社會技術和行政管理相關部門都要密切配合,才能推動綠色智能建筑成為我國未來的建筑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