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俊杰
摘要:近年來,城市化的不斷進步帶動了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在城市建設中,深基坑開挖面臨著非常復雜的環境和較大的技術難題:一是基坑穩定的問題;二是周圍環境影響的問題;三是施工安全可靠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在城市建設中,深基坑容易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對于深基坑建筑安全監督的管理勢在必行。本文通過深入論述,對深基坑建筑安全管理作出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深基坑;安全監督;管理
前言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認定的基坑的概念是:用圍堰擋水圍住需要修建水工建筑物的部分河床,抽水閉氣后進行旱地施工的場地。在建筑領域中,基坑是指為建筑物打地基而臨時開挖的坑井,也就是說基坑屬于臨時性的工程和空間,主要用途是使基礎的施工作業得以按照設計所指定的位置進行。
1深基坑的概念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認定的基坑概念是用圍堰擋水圍住需要修建的水工建筑物的部分河床,抽水閉氣后進行旱地施工的場地。在建筑領域中,基坑是指為建筑物打地基而臨時開挖的坑井,也就是說基坑屬于臨時性的工程和空間,其主要用途是使基礎的施工作業得以按照設計所指定的位置進行。
2基坑開挖面臨的復雜環境
2.1基坑開挖的人力因素
基坑開挖受到多種人力因素的影響,設計人員對建筑環境的認識以及設計圖的認定,監理、安全員以及施工人員對設計圖的了解掌握、對施工操作要領的掌握以及實施。以上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基坑開挖形成影響。有可能由于設計方案有誤造成施工出現安全故障,也有可能由于監理、安全員以及施工人員對設計圖紙沒有吃透和全面把握造成施工受阻、地基沉降、交通阻斷、管線破裂等,帶來的影響較大。
2.2基坑開挖客觀因素
2.2.1水紋地質的影響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水紋地質的影響關系著地基基坑開挖的穩定性:一是發生降水或排水等情況時會導致局部地下水位下降,土層壓密后發生了地表塌陷、不均勻沉降等。一般情況下,地基基礎底面以下發生變化時,地下水的下降只是增加了地基基礎的重量,對地基基礎的影響不大,但如果發生壓縮層的下降時,壓縮層上面的巖土自重重量增加,容易引起地基基礎的附加沉降,發生沉降不均勻或地下水位突然下降的概率極大,導致建筑物發生變形破壞。因此,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應該了解基坑水文地質的情況,要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周邊建筑物沉降。
2.2.2地下管線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具備信息通信、煤氣使用、集中采暖以及及時排泄等多種基礎功能,城市地下管線的敷設越來越密集,包括自來水管、電力電纜、電信管線、通信光纜、煤氣管道、供熱管道、雨水及污水管道等,這些管線的埋藏深度不同,范圍一般在1~4m以內。由于基坑開挖坑底隆起或支護結構位移引起坑外地層沉降變形,帶來地上管線的連鎖反應,管線可能會發生撓曲變形,甚至超過承受限度而受到破壞,后果不堪設想。
2.2.3噪聲安全的影響
由于在進行施工時,施工機械的碾壓、掘土、沖孔樁等都會引起巨烈振動和大規模的噪聲,還會由于地形地質原因實施基坑的爆破。施工過程中,因產生過度振動以及較大的音量而造成地表層面不同程度的敏感,極有可能引起地表變形、周圍建筑物地基的沉降等。
3基坑開挖安全的保證措施
深基坑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保證基坑開挖的質量與安全需要采取以預防為主的對策。要在前期做好調研設計,施工期間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將深基坑施工對環境所產生的危害減至最低甚至根除。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做好勘察與設計
人力因素是最為重要的因素,應選用專業從事基坑開挖的技術人員進行實地勘察,要對基坑周邊的環境狀況進行詳細調查,建筑物、交通狀況等要進行拍照記錄。對地質地形要反復進行研究,特別是基坑開挖時地下水的處理,要制定多種方案,包括止水或降排水方案,應擇優選擇,特別是地下水與支護結構之間的關系,以及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設計人員要在全面、科學、客觀地進行勘察后,提供準確、可靠的巖土參數,設計出圖紙及施工方案。
3.2做好現場設置
主要包括車輛及施工人員的出入、土方開挖前的道路設置以及出土工作面的安排、止水措施的系統設置、好棄土的場地設置。沿基坑外圍四周設(截)排水溝,保證頂面的水不流入基坑。按照動態設計以及全程監測要求,進行各類觀測點的設置以及初始數據的輸入與采集。
3.3應實施規范科學的施工流程
從勘察設計到開挖施工,再到最后開挖工程的完工,必須實施規范科學的流程,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分層、分區、分塊、分段、留土護壁、先撐后挖、減少無支撐暴露時間”等原則,要根據設計方案以及不同的工況、支護剖面類型實施合理的挖掘、運輸方法及機械,做好開挖過程中圍護樁及工程樁的保護,必須確?;又苓吔ㄖ嬛锏陌踩椭ёo結構的穩定。在開挖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后,施工單位應快速上報監理及業主、監督部門,通過設計、勘察等部門制定正確的處理方案后,由設計部門下發修改設計通知,然后再行施工。
3.4應考慮采用經濟實用的安全護坡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可能會引起地下水流向的變化,或者由于止水不暢等原因,基坑支護架構以及周邊出土工作面等出現滑坡、移位以及地基沉降不穩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必要的防范措施,在基坑周邊工作面上,建設必要的、實用的安全護坡,修建防護建筑物。
4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監管
4.1對深基坑施工程序的監管
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監測、檢測等單位資質、人員資格的審查;對支護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監理細則、監測方案、應急救援預案等編審、論證情況的審查;對開工安全生產條件的審查。
4.2對深基坑施工質量的監管
土方開挖是否按照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放坡比例、一次開挖深度是否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支護結構的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排水、降水措施是否滿足設計、施工需要;基坑周邊荷載情況;監測工作的開展情況;基坑開挖、支護施工完成后的驗收及安全評價。
5深基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措施
5.1完善安全監管系統
20世紀80年代,祖國大地迎來建筑業的高潮,建筑企業紛紛涌現,在黨中央領導下,中國開始計劃經濟時代。針對計劃經濟舊時代出現的監管不力局面,應完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具體體現在:深入管理體制改革,深化部門監督機制,深刻安全獎罰,深知安全責任體系。落實問責制和層級領導制是深入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做到將安全監督與自身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進一步加強建筑工程與施工人員的緊密性和自身安全意識。促進多部門聯合監督是深化部門監督體制的具體體現,各單位、各部門應以飽滿的熱情、主人的姿態對待建筑工程,切實做好人人監督、部門互督。對切實執行監督工作并有杰出貢獻或表現的人或部門給予獎勵,以提高人人監督的熱情和責任,同時作為政績和晉升參考標準納入考核內容。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監督部門或相關部門人員必須深知安全標準和監督規范,對違章操作人員進行監督并作相應的懲處。
5.2加強建筑工程的安全監督與執行力度
在監督管理方面,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通過不斷審查與巡查監督,督促施工安全和施工設備的管轄。在監管方式上,可通過不定期性、臨時性、突擊性、抽查性模式進行安全管理工作,在監管力度上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建筑企業的相關管理制度,堅決執行相關規章制度和懲治措施,對屢教不改者上報管理層予以懲處。在施工現場可對施工材料和施工器械進行抽查和排檢,保證用料安全、質量安全、施工安全,降低施工事故率,將檢查效率與年終考核關聯,提升監督的積極性。
5.3加強企業培訓體系
企業員工綜合素質不高、管理松散、消防安全思想意識弱化是近幾年對建筑企業的普遍認識。新進員工或老員工由公司統一安排進行定期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并在內部進行技術從業資格考核,一旦發現不合格,即取消該人員的從業資格并給予培訓再上崗,嚴把施工人員技術、安全意識關。培訓內容包括施工人員技術培訓、安全監督思想意識培訓、管理體制培訓、安全教育等,使員工認識職業的特殊性,提升綜合素質,為中國現代化的安全建設時刻做好準備。
6結語
就目前而言,基坑開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僅受到施工隊伍素質、不良地質條件及地下水處理方法不當等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施工工藝、材料質量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不良影響可能會引發深基坑的安全性能。為了加強深基坑的安全監督管理,就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的監督管理措施。而本文的分析只是基于理論上的論述和分析,在實際建筑工程中,需要針對具體情況作出具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