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道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同時也推動了城鎮化的進展。然而在實踐中,很多建筑合同在管理上并不規范,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管理,并制定出切實有效的管理手段與策略。
關鍵詞: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律問題;分析
在建筑工程整個管理過程中,合同管理是核心,其在建筑業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并且貫穿于工程的整個過程中,所以在項目管理中,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策略
1.增強企業合同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
合同管理人員是管理合同的直接主體,其是否具備職業素質及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整個合同管理工作是否能有序進行。所以企業一定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尤其是在出臺相關新的法律規定之后,要確保每個人都能接受新的知識教育。平時合同管理人員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與溝通,結合以往好的管理經驗,或者不足的經驗,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問題。要定期對企業人員進行測試,以督促他們日常的工作與學習,鼓勵員工多參加注冊造價師或監理師之類的考試,切實的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另外,對于相關管理人員,還應采取責任與權利并存的管理機制,并采取競爭上崗機制,充分提高相關人員的管理工作和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整個團隊合同管理水平。
2.規范合同示范文本
在合同管理中,合同示范文本是指導合同雙方簽訂合同的重要文件,所以對其進行規范化是相當必要的。標準的合同示范文本能較好明確的規定雙方事人的權利與義務,避免事后因規定不清產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首先示范文本其內容應具有完整性,這樣可以避免因雙方權責不清或者不均衡而在日后產生糾紛,或者出現其他的遺漏。其次示范文本中所規定的雙方風險的分攤要盡量做到公正合理,這樣才能減小雙方的風險,確保雙方的利益,從而更好的避免糾紛的產生。 我國現行的合同示范文本在很大程度上都參考了國際上通用的FIDIC條款,使我國建筑業真正走向國際,加快建筑的發展。
3.注重和加強變更與索賠管理制度
由于我國建筑發展速度迅猛,在工程發包人與承包人往往在雙方合同履行過程中對索賠的認知度不夠,所以在日常合同管理過程中,企業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索賠意識。而索賠的依據就是雙方所簽訂的合同,因此,雙方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深入理解雙方所簽訂合同中的每一個條款,為以后發生糾紛做好充分的準備。工程施工中的索賠不僅包括費用索賠,還包括工期索賠。實踐中,有很多承包企業只注重費用的索賠,而忽略了工期索賠。為什么會產生工期索賠呢,就是因為在實際的施工中,由于工程項目發生變更而對工期產生了影響,如果施工方在變更的期限內無法交付工程,那么會因為被業主催進度而增加更多的成本去趕工期,從而增強施工單位的支出,而減少了其公司收益。所以,工期索賠也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企業相關人員一定要提高證據收集的意識與進度,因為如果在時效內,如果拿不出強有力的索賠證據,會導致該方敗訴,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對于索賠證據的多少與時間的長短往往是索賠成功與否的關鍵。綜上所述,企業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須提高相關人員在較短時間內搜集有效可靠索賠證據的能力,確保公司在日常的法律糾紛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二、建筑合同管理中常見的法律糾紛
1.質量糾紛
由于建筑工程在竣工之后,其質量無法達到設計的要求或者不符合合同的要求等而產生的糾紛是質量糾紛,其在是建筑合同管理中常見的一種糾紛,其發生原因可能是由承包方也可能是由發包方引起的,要根據合同中對雙方權利與責任的分配進行索賠。
2.工期糾紛
工期糾紛指工程沒有在合同所規定的期限內交付而生的糾紛,雖然工期本身不會產生經濟糾紛,但是因為其帶來的經濟損失就可以通過法律索賠方式解決,其實工期糾紛也是比較容易出現的糾紛。同樣,該糾紛的產生可能和發包方或承包方相關,比如,承包方由于勞力設備不完善或者組織施工不力而導致工期延后,就是發包方的原因,但是如果由于發包方未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按時提供資金、設備及相關施工材料而導致的工期延后,則屬于發包方的原因。雙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和法律規定來主張自己的權利。另外,如果因為不可抗力而使工期延后的話,雙方均無責任,工期只能順延。
三、提高建筑合同管理的有效對策
1.制定強有力的合同評審管理模式
簽訂合同前對合同進行全面的評審,是減少合同在后續過程中因內容不規范等產生的法律糾紛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在合同簽訂前一定要進行強有力的評審管理。首先,對于合同雙方應先對其資信進行全面調查,確定合同簽訂主體的可靠性。其次,制定出科學有效、合理實用的評審制度,對合同簽訂的內容和程序等進行正確有序的梳理及全面的評審,并挑選出專業素質較強的評審人員組織評審團隊,也可以聘用律師等作為本公司的法律顧問參與到評團隊中來,對全部合同的條款逐一進行分析研究,并國根據我國的相關建筑法規,比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標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所簽訂的合同條款中一些潛在的風險與缺陷,或者可能產生的法律問題等進行分析評定,確保從根本上防范法律糾紛的產生,同時還能有力的減少法律漏洞,確保合同條款的明確性,維護企業的相關權益。
2.提高合同履行中的監督管理
在合同履行階段,為了避免雙方出現新的糾紛,也為了防止日后出現糾紛容易調解,要盡量以文字的形式對合同履行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尤其是工程變更時,對于增減量進行簽證,減少后期糾紛的發生。
3.提高工程款回收管理監管力度
在工程完工后,企業要盡快的收回工程款,若出現糾紛,則可取協商或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大多數企業采取的訴訟來解決工程款糾紛。
四、結束語
合同管理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企業必須熟練掌握現行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范,并且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與專業素質,并不斷的改進管理方法,才能使自己在建筑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楊召昌.探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43(9):435-436.
[2]周休平,邱長勇,唐勇明.淺析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價值工程.2013.5(21):58-59.
[3]柴軍.關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門窗.2014.25(9):251-252.
[4]仵秀琦.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的結算糾紛及法律防范[J].山西建筑,2014(25):217-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