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奇靈
摘要:“四上”企業的新增態勢、分布結構可以反映出當前及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已成為重要的經濟先行性指標。本文就2016年新建區“四上”企業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建區;“四上”企業發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四上”企業是現階段我國統計工作實踐中對達到一定規模、資質或限額的法人單位的一種通俗稱謂。包括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筑業和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
和住宿餐飲業、規模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四上”企業的新增態勢、分布結構可以反映出當前及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已成為重要的經濟先行性指標。2016年,新建區新增 “四上”企業76戶(其中兩戶住宿、餐飲業為產業活動單位“視同法人”),較上年新增6戶,同比增長8.6%,“四上”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企業規模不斷提升,為全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新增“四上”企業基本情況
1.從數量看:2016年,新建區新增 “四上”企業76戶,在全市12個縣區中排名第6位,占全市新增企業比重為9.7%。其中房地產業和規上工業新增數量在全市位于前列,分列全市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新增9戶和24戶,占全市的比重為14.3%和14.8%。新增建筑業單位2戶,占全市比重10%;新增批發零售業單位20戶,占全市比重10.3%;新增服務業單位10戶,占全市比重7.4%;新增其他投資業單位9戶占全市比重5.6%。
2.從增長看:2016年全區新增的76戶“四上”企業中,限上批發零售、住餐業22戶,同比增長120%;房地產開發經營業9戶,同比增長28.6%;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10戶,同比增長66.7%;新增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2戶,同比增長100%,規上工業企業24戶。
3.從分布看:2016年全區新增企業主要集中在園區和長堎鎮,分別新增了38和13戶,石埠鎮、樂化鎮、望城鎮、樵舍鎮均新增3戶,西山鎮、厚田鄉均新增2戶,大塘坪鄉、石崗鎮、鐵河鄉均新增1戶企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新增企業分布不均。一方面,2016年全區“四上”新增企業主要集中在工業、批發零售業和服務業,三個行業共新增“四上”企業56戶,占全區的比重為73.7%,建筑業、住宿餐飲業只新增2戶,新增企業行業分布不均;另一方面,2016年新增“四上”企業中,長堎鎮為38戶,而還有8個鄉鎮的新增戶數為零,新增企業地域分布不均。
2.新增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產業新增仍顯不足。2016年新增“四上”工業企業中,主要集中在木材加工、竹木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紙制品制造、玻璃制品制造等傳統制造業企業中,共計19個,占全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近八成。批發零售業企業主要集中在谷物豆類、日用品、裝修材料等傳統貿易企業中,共計14戶,占整個新增限上貿易業企業六成以上。
3.“視同法人”、“個轉企”工作推進乏力。按照統計標準要求,單位要進入“四上”企業范疇,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企業法人身份,二是經營狀況達到規定標準。從申報情況上反映,截止目前為止,只有兩戶住宿。餐飲業產業活動單位是“視同法人”入庫,還沒有一戶由個體戶轉為企業而入統的公司。從全區情況來看,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以及其他服務業達標個體戶較多,但推動其轉型困難也較大。
三、對策建議
1.做好政策扶持,加快“四上”企業發展。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經營領域,降低創業準入門檻,在土地、融資、稅收、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扶持,增強新生企業的造血能力。加大新企業的扶持力度,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采取有力措施,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尤其是對于那些準“四上”企業,要采集積極措施進行培育、引導,力爭盡早達到申報條件,盡早發揮投資效益。要充分利用好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積極扶持小企業做大做強。
2.加強部門合作,做到應統盡統。“四上”企業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舉足輕重,只有把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統計入庫,才能真實地反映全區經濟發展水平。一方面區發改委、工信委、商務局、住建局和統計局等相關部門要加強部門間的協作,組織聯合督導組,在區國稅、地稅、工商等部門的配合下,加大對鄉鎮、園區的督導;另一方面各相關部門要落實專門人員負責“四上”企業申報這項工作,責任人不僅要熟悉本行業的行業和企業情況,還需細致了解和全面掌握四上企業的入統標準和入統流程,將符合申報條件的“四上”企業一家不漏的入統進來,做到應統盡統,不重不漏,使全區的“四上”企業申報的基礎工作更夯實,企業入統渠道更暢通。
3.加大對申報工作的宣傳,提升獎勵機制。加大“四上”企業申報宣傳力度,把區委、區政府制定的資金扶持獎勵機制告知企業,提高企業申報積極性,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納入“四上”調查單位庫。
4.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目前,新建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2016年全區現代服務業法人單位占法人單位的比重僅一成。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既是全區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四上”企業新的活力點和支撐點。現階段,要繼續加大導向性優惠政策措施,既要促進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的升級改造,又要大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健康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規范發展商務服務業、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等產業,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和發展水平。
鏈接:“四上”企業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統計系統的專用稱謂,是指規模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或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具有資質等級即領取過建設部門頒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的建筑業企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限額以上批發(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年末從業人員50人及以上,或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等行業;年末從業人員50人及以上,或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