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玉娟
摘要: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作為國庫機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國家資金收納、撥付運行發揮著積極作用。但隨著金融和財稅體制的不斷改革,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的新問題、新情況也不斷出現。因此深入探討對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問題成因分析,重點闡述通過信息化模式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監管難題。
關鍵詞:商業銀行;代理國庫;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F830.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包含商業銀行代理支庫、國庫經收處及集中支付代理行。代理支庫即人民銀行委托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支庫業務。國庫經收處為經收預算收入的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和信用社。集中支付代理行為代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銀行。
一、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存在對國庫業務重視不夠的情況
由于國庫業務難以給商業銀行帶來直接的效益,因此商業銀行對國庫業務重視不高,主要表現在國庫業務人員素質不高、流動性大、業務不熟及未設置專職人員。二是缺乏相應的內控制度或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
(二)會計核算不規范
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存在會計核算不統一,賬戶設置不規范,亂用會計科目,例如一些經收處收納預算收入不通過“待結算財政款項”科目及其“待報解預算收入”賬戶進行核算,而采用“其他應付款待清算過渡款項-同城提出待處理專戶”“同城票據交換-提出票據暫收戶”等進行過渡。
(三)國庫經收處存在延壓稅款現象
經收處部分存在經收處延解、占壓稅款現象。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國庫經收處按規定當日報解的稅票未及時報解,而采用隔日或多日后才報解入庫。二是非稅收入繳庫不及時。一般各類非稅收入繳入財政收入專戶非常及時,但入庫不及時,按規定財政專戶資金需要定期入庫,但經常存在財政專戶資金長時間延壓資金,不辦理入庫程序,甚至有的財政收入專戶上的資金未入庫就直接轉出。
(四)集中支付代理銀行賬號開設和使用管理不規范。
由于人民銀行缺乏財政專戶開立審批權,財政專戶開立常常五花八門、屢清不止,但人民銀行國庫部門卻難有作為。其次是報備制度執行不到位。部分代理銀行開設零余額賬戶,雖按照《人民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要求報經人民銀行審查批準,但未按規定將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等情況報人民銀行國庫部門備案,致使國庫部門對財政賬戶信息掌握不完全。
(五)集中支付代理銀行“先清算,后支付”的違規行為難杜絕
個別代理銀行為避免自身墊付資金,在沒有實際支付資金的情況下,先行向國庫單一賬戶清算資金,國庫部門收到代理銀行的劃款申請后,只要清算金額在額度控制范圍內,人民銀行國庫就會及時劃轉資金,無法核實代理銀行是否已經實際支付資金。
二、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代理國庫業務網點多,監管隊伍難以有效監管
商業銀行參與國庫業務的網點多且分散,國庫監管隊伍無法全面檢查,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對情節嚴重的銀行進行現場檢查,商業銀行違規操作被查處的概率降低,就導致很多商業銀行對國庫業務的重視程度降低。
(二)監管方式落后,信息化監管模式未建立
國庫業務量大、種類多、風險點不斷增加、僅依靠現場監管遠遠不能滿足國庫監管的要求。隨著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代理國庫業務量開始成倍地增長,人行國庫單純地依靠日常會計核算的非現場監督,以及有限的現場檢查,已經很難實現國庫監管的全面性、及時性、有效性,而監管人員的相對不足更進一步地削弱了現場監管這一傳統監管方式的實際效果。
(三)國庫業務未參與銀行的個人業務考評
目前很多商業銀行自身的考核體系中,沒有包含國庫業務。商業銀行負責國庫業務的員工對國庫工作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很多商業銀行員工除國庫業務外還兼職其他任務,很難保證核算工作無差錯。
(四)未統一經收處非稅管理模式
目前,尚未推廣使用全國統一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非稅收入收繳業務代理銀行自行開發和使用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的功能過于簡單,許多代理銀行開發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僅具有簡單的數據統計匯總功能,不能實現信息共享。所以財政部門及國庫部門難以對非稅收入資金的收繳情況進行有效的監測和監管。
三、信息化模式的解決方案
針對商業銀行代理國庫存在的問題,可以采用信息化模式從技術上解決監管難題。圖1為方案總體架構圖。商業銀行國庫業務監管信息系統、非稅收入收繳信息系統、國庫電子對賬系統、商業銀行考評系統這四個系統共享基礎信息。商業銀行國庫業務監管信息系統主要多層次動態監控商業銀行代理情況;非稅收入收繳信息系統實現多個部門共享非稅收入信息,實時監控非稅資金流動情況;國庫電子對賬系統通過自動對比征收機關、人民銀行、商業銀行賬務信息,及時發現信息不符、延壓稅款等情況;商業銀行考評系統通過抽取監管數據,日常業務考核及綜合評價生成考評報告。
圖1:總體架構圖
(一)商業銀行國庫業務監管信息系統
運用信息技術建立自動化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商業銀行代理業務,系統檢測業務合規性,自動進行預警提示等。系統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數據報送、賬戶管理、現場檢查、規章制度、信息交流等模塊。基本信息模塊主要為商業銀行建立信息檔案,歸口管理代理機構相關信息。數據報送模塊為代理機構報送日常信息、業務變動、業務報表等。全面分析其業務差錯率、人員變動、風險措施等內容,通過及時錄入數據信息并進行比較分析,準確把握代理機構的風險狀況、業務變化、實現監管信息電子化和監管工作長效化。賬戶管理要求商業銀行報送所有預算收入報解賬戶、財政資金專戶的賬號名稱、賬號、開戶銀行、賬號資金性質、開設的文件依據等內容納入系統管理。對沒有經過賬號報備的財政資金專戶,國庫部門拒絕辦理預算撥款相關業務。通過賬號管理模塊有效解決賬號開設和使用管理不規范問題,全面統計賬號開設,實時檢測賬號變動信息,提高了國庫的監管能力?,F場檢查全面記錄現場檢查歷史記錄,提供代理機構存在問題統計分析平臺。規章制度模塊羅列所有代理機構相關規章制度,方便代理機構查詢。信息交流提供工作經驗、疑難問題等交流平臺。
(二)統一非稅收入收繳信息系統
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以及非稅收入征收部門等相關部門可根據非稅收入業務,共同研究制定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業務需求和接口技術標準,開發出具有完備功能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軟件。非稅收入征收部門、非稅收入代理銀行、財政部門和國庫部門等相關部門通過非稅收入收繳系統實現非稅收入收繳數據信息以及資金入庫信息共享,以此動態監督非稅資金流動情況。
(三)建立國庫電子對賬系統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的標識語言)具備提供統一的方法描述和交換獨立于應用程序的結構化數據。每個對賬單位的對賬數據信息源不同,根據數據信息源設計XML Schema模式,Schema中定義相應XML文檔的結構、數據類型以及屬性等信息。建立XML Schema模式與不同數據源信息間的模式轉換器,通過轉換器將不同的數據源映射為統一格式的XML數據文件,從而建立賬務信息數據庫,如圖2所示。通過賬務信息數據庫,系統可以自動比對賬務信息,及時提示對賬不符情況,因此有助于各部門第一時間發現并更正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疏漏或失誤,確保預算執行的準確性與可控性。
圖2:對賬模式圖
(四)商業銀行考評系統
與財政、稅務、海關聯合制定代理國庫業務考評體系。建立多維度多層次考核體系。制定考核評價辦法及標準,對代理國庫業務的商業銀行、信用社進行考核評價??己藘热莅▏鴰旖浭諛I務、代理國庫集中收付業務、代理支庫業務及國債業務等方面。分為日??己思艾F場檢查,按照影響程度、發生次數、處理難度設置相應權重。根據考評體系建立商業銀行考評規則,按照考評規則完成對商業銀行的考評。系統通過數據中心提取轄區內各商業銀行檔案信息及相應的監管數據,財政、稅務、海關、人民銀行用戶記錄商業銀行日常考核情況,每個季度提交對商業銀行進行綜合考評,系統按照商業銀行考評規則結合日??己诵畔⒓凹径染C合考評信息生成考評報告。
參考文獻:
[1]姚繼東.對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監督管理的工作措施及建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1).
[2]諸秀娟.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金融發展研究,2013(9).
[3]尤忠貴.關于改進國庫經收處非現場監管的思考[J].現代金融,2012(4).
[4]宋春娟.對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實施監管的建議[J].吉林金融研究,2011(5).
[5]辛書舉.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管理建議[J].金融會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