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偉+++田少平
【摘要】: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重視生態性、綠色性、循環性、低碳性四項基本屬性特征,推動旅游產業內部運行機制與系統的根本變革,真正實現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充分重視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循環旅游、低碳旅游等生態化旅游形式的推進,從不同側面推動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旅游產業生態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戰略,需要從不同層面予以推動,不僅形成旅游供給生態化、旅游需求生態化發展的內容,深入挖掘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推拉力量的源泉,并使其得以真正、最大程度的發揮,而且要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及相關組織在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過程中的引導、監督、規范作用。以旅游產業的生態化發展為契機,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旅游產業;生態化模式;建設管理
1、旅游產業生態化的基礎
1.1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是旅游活動最基本的要素,沒有旅游資源,就沒有旅游的可能。旅游資源的區域差異與旅游產品質量掛鉤,而這些差異不能用于技術、技術的改進。相對而言,人文旅游資源具有可塑性,和自然資源是大自然的寶貴財富,開發旅游資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更應注重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因此,旅游資源的差異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旅游業的生態化進程,而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銷售市場的發展程度則取決于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程度。
1.2旅游產品
旅游業由于生產某些旅游產品或相關勞務,生產部門涉及很多。有14個行業直接受旅游活動影響,而行業間接影響有54個,行業影響共有20個。旅游業的特點與制造業不同的是,沒有標準化的生產,沒有生產線的規則,再加上區域旅游資源的差異,所以在賽道上旅游業的發展也不同。因此,旅游產業生態模式的構建與探索應立足于旅游業的特點和各區域的情況。
1.3旅游產品
旅游產品是無形的,經驗,同時在旅游體驗的游客特征的生產和消費,產品是否符合生態的要求,不能直接在旅游活動過程中,使旅游產品的生態質量不能通過實地測量和計算測試。因此,有必要找到一個可行的生態標準來規范旅游產品。而旅游產品生態標準的具體指標需要有較高可信度的領導機構--政府指定和實施。由政府牽頭,制定政策、標準、引進資金、產品營銷,對旅游企業及相關生產部門進行有效引導,從而促進生態旅游產品標準逐步實現。
2、旅游產業生態化模式建設與管理
2.1旅游供給生態化
旅游企業是旅游產品和服務的主體,是一個重要的出發點的微觀基礎和旅游產業的生態化發展,從不同層次對生態旅游供給的重點,在微觀層面上,設計,旅游企業應注重生態制造、營銷和供應的旅游產品,建立旅游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全過程供應的生態意義;在中觀層面,觀念的指導下,在循環不同的旅游企業,集中在一個完整的旅游產業鏈的形成,小周期的企業之間能源資源高效利用的形成;在宏觀O級,注重行業內不同行業之間的回收體系建設,形成大流通產業板塊之間。同時,在旅游企業的旅游產品的供給應該重視和應用清潔生產技術的發展,低碳技術、環境友好技術的綠色設計與制造技術,加強在技術創新管理在旅游業中的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水平,繼續推進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減少,減少繼續推進旅游企業對環境的直接和間接的不利影響,并提供技術支持,為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支持。此外,旅游企業應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自愿的環境保護機制,注重與生態管理理念的實施,促進旅游產業集群生態化發展,注重旅游營銷的改革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生態營銷。實施旅游企業通過生態、綠色、循環、低碳理念,提供環保的旅游產品,以減少能源的使用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標,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供應的目標,促進生態旅游業的根本。
2.2旅游需求生態化
旅游需求生態是產業生態發展的直接驅動力。關鍵在于生態理念的實施與實踐,如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和低碳旅游。很多學術界的專家學者把生態旅游發展的需要提出的路徑和方法,不僅從改變只以人類為中心的傳統價值觀,建立一個健康旅游、低碳旅游、綠色旅游消費觀念,建立“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價值觀和行為看來,意識和理念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是一種強度影響旅游者消費行為的根源;并創建生態旅游消費環境,促進生態旅游消費意識和觀念逐漸引導游客落地生根,消費習慣的改變,旅游消費的重建,從每性的自我調節功能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旅游循環系統環境,提倡以人為本,使真正實現旅游生態消費理念。雖然低碳旅游認知和行為差異的不同群體,生態旅游需求尚未受到旅游者的重視,又進一步促進了認識和實踐的生態旅游的需求,仍有巨大的潛力,有必要通過各種促進潛在的形式促進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核心力量的釋放措施。
2.3政府指導與監管
在旅游產業的生態化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和相關組織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應積極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和相關組織在引導過程中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監管。政府部門和相關組織需要創建旅游產業生態,發展良好的制度環境,通過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繼續推進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潛力,釋放制度紅利;制定和實施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標準,約束,法律和法規,促進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標準化;采用激勵政策和引導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措施,獎勵行為符合生態旅游產業的生產;同時使游客低碳、綠色、生態旅游促進消費和宣傳,促進公共低碳,綠色,生態旅游消費的實施,促進旅游業生態的發展。
結論
進一步推動旅游業環境友好型產業建設,適應新常態,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中國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在這一背景下,實施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是可行的戰略選擇,其不僅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生態化是新形勢下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要求,不僅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而且外部生態環境的制約要求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同時,產業生態化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效益提升的內在需要。
【參考文獻】:
[1]鐘永德,石晟屹,李世宏,等.中國旅游業碳排放計量框架構建與實證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1):78-86.
[2]王淑新,何元慶,王學定.中國旅游經濟的區域發展特征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4):89-96.
[3]陸根堯,盛龍,唐辰華.中國產業生態化水平的靜態與動態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2(3):147-159.
[4]佟玉權,孫建平.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述評與展望[J].當代經濟管理,2010,32(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