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鑫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事業繁榮發展,城鎮居民收入增加,經濟的發展令世界矚目。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對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難免為此欠下了沉重的環境債。在新時期,環境保護要為全面可持續發展護航,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及責任意識,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妥善解決。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就需依靠環境行政執法,切實加強基層環境執法能力建設,因為環境監察執法是一種具體直接的、微觀的環保執法行為。文章分析了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加強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基層;環境監察;能力建設;環境執法
環境保護是當前社會持續發展理念落實的重要依據,更是國內經濟水平提升的關鍵,其保護質量更是決定著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是否成功。
1、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現狀
1.1法律條款可操作性低,部門職責劃分不清
現有法律法規條款過于籠統,缺乏具體操作細則,基層環境監察工作面臨執法難的現象。相關法律法規中處罰上限與下限差異大,難以公平實施;各行政部門職責劃分不清,監察與執法難以并行。我國環境監察工作人員隸屬于環保部,享有環境監察權,并無執法權,后續執法一般轉由當地公安機關執行,兩者銜接存在問題,造成發現違規現象難以及時處罰的現象。
1.2專業執法人員匱乏
若要實現環境治理可從基層環境監察的角度入手,提升執法能力,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在此背景下應充分發揮基層環境監察執法的重要性,為體現其主觀性、能動性優勢,利用執法機構構建的方式,配以專業的執法人員,從物力和財力、人力的多重角度,做好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然而實際情況卻與之相反,基層環境監察機構不合理、監察制度不健全、專業執法人員供給不足等現象頻繁出現,不僅影響執法工作的質量,還會對基層環境監察執法的重要性造成威脅。
1.3宣傳力度不夠
環境監察執法參與者的環境意識、法律意識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因此加強環境監察執法參與者自身的學習很重要。在公眾宣傳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投入的人力物力尚不足,仍缺少有效的長效機制。如對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環保學校或環保社區的建設培育、網絡等媒體的宣傳力度不夠,大眾環境意識薄弱等,說明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4監察部門執法手段單一,地方保護性強
基層環境監察部門缺乏強制執行手段,一般采取下發處罰通知的辦法,后續執行程度低。即便下達處罰,如果企業不予執行,監察機關只能采取申訴,但申訴流程周期長,有的甚至長達一年之久,不僅執法不及時,還會加劇環境污染;另外地方保護性強,易形成地方行政干預。問題企業往往影響當地GDP發展,在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之間,地方政府往往選擇前者,造成行政執法障礙。
2、加強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應采取的措施
2.1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
加強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通過執法人員工作素質與監察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積極從事基層監察工作,從而貫徹落實基層環境監察的現實意義。
(1)在聘用執法人員時采用人才選拔制度,即公開招聘、定向招聘人才選拔機制,從而對執法人員學歷、文化程度與專業性進行嚴格控制。
(2)依據當前基層環境監察現狀,對執法人員開展定期培訓工作,以此提升人員的專業能力與職業修養,更可有效促進執法人員隊伍整體凝聚力的營造。
(3)環境監察學術研討會的進行,將監察執法中常見問題進行呈現,通過執法人員間的協調和溝通,加之對社會意見的吸取,制定合理解決方案,提高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力度。
2.2強化執法力度
當前局勢下關于執法力度的強化是在執法手段片面、操作性低等角度提出,為了改變執法力度不足的問題可從以下幾點出發:
(1)改變原有基層環境監察部門執法手段,結合國外執法經驗,依據基層環境監察現狀,積極做好執法手段更改與優化工作,豐富環境監察內容。
(2)傳統背景下基層環境監察執法隊伍以“兩人一組”的方式呈現,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監察效率,但由于執法隊伍職責與權利分布不均等狀況,嚴重影響執法工作的開展。對此在實際的基層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應采用與時俱進和積極改變的態度,對環境監察隊伍職責進行細化,并將執法人員以小組的方式呈現,即“一人犯錯全員受罰”原理。
(3)完善環境監察處罰體系。單一處罰方式的運用,短時間內可要求企業或個人對違規行為進行整改,長此以往會在思想上形成慣性,認為無論何種行為,處罰方式與結果均相同,從而違規行為頻繁出現。而通過環境監察處罰體系的完善,采用多角度企業或個人處罰制度,彰顯監察執法工作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2.3保證環境監察經費,完善監察設備
切實落實環境監察工作,政府應加強財政扶持力度,保證環境監察工作經費充足。現階段需要全面更新環境監察設備,盡快解決監察人員監測設備不足,加強高科技監察手段,改變過去單一靠人工進行監督的方法。同時,地方政府加強對重污企業的扶持與監督,保證其排污設備的完善,擴大其污染排放的自控能力,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的發生。
2.4加強地方政府環境監察意識
加強對地方政府環境監察的監督,督促地方政府們深入學習環境監察相關知識,培養地方政府自覺進行環境監察的意識,規避地方保護的發生。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理念,以消除地方保護對環境監察的干擾。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趨突出,為實現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需要進一步完善基層環境監察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基層環境監察能力建設,使環境監察行政執法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促使國民經濟可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環境監管執法是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最直接手段,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的最有力措施,環境執法監督是環保部門的立局之本。
【參考文獻】:
[1]顧保國.環境要素稟賦下的小城市科學發展分析[J].環境經濟,2010.
[2]張艷橋.新形勢下環境監察執法探析[N].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