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生態環境變壞,退耕還林成了目前的首要任務,退耕還林這項工程比較復雜,退耕還林的關鍵就是處理好地方的經濟發展、生態林建設與人民增產增收之間的復雜關系,所以,退耕還林生態模式的選擇要結合經濟林和生態林的特征進行。本文根據通江縣的特點,簡單介紹了對目前退耕還林后的各種林地經營模式,并總結了適合通江縣的經營模式的特點,通過分析研究各種林地經營模式,認為股份合作制經營模式比較適合通江縣的發展。
【關鍵詞】:通江縣退耕還林;林地經營模式;股份合作制經營模式
1、通江縣退耕還林的基本情況
通江縣位于我國四川省海波大約800米的山區,此地適合生長五倍子,五倍子是一種比較重要的天然化工材料,市場非常好,一年一棵樹能創造超過百元的經濟利益。但這些樹被分散種在各個農民的擁有的地里,數量不多,經營不成規模,造成這一樹木優勢沒發揮出來,不能形成產業,自然不能給農民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此外,很多農民不擅長管理,使得五倍子的生存的環境被破壞,造成五倍子的產量下降很多,對于農民來說此樹不能帶來利益,還影響糧食的生產,很多農民就砍掉五倍子。通江縣的這種情況很明顯就是林地分戶經營模式,此經營模式的特點規模過小,限制了林地林業發揮經濟效益;農民分戶經營模式的經濟林業規模很小,規模過小經濟林業會限制其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因為規模過小經濟林,使得農民不會專門經營,也不會投入太多,更不會精心照顧管理,所以此經營模式不能做到調整通江縣的產業結構和振興當地經濟發展的目標。
2、不同林地經營模式的特點
目前,我國有很多種林地經營模式,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按照經營者的組成不相同,林地經營模式可以劃分為:農戶自營、大戶承包經營、股份合作制經營等模式。其中農戶自營的經營方式就是退耕的農民自己栽種、經營的、自己有收益的經營方式;大戶承包的林地經營方式就是實行技術大戶承包林地,并且和鄉鎮或者村里共同簽訂承包合同,全部讓技術大戶進行承包經營的方式;股份合作制經營模式就是把所有的土地、林木、勞動力、財力等進行折合成股,農民共同經營管理并根據利益進行分成分配的經營方式。
2.1 農民自己經營的林地經營方式
農民自營的林地經營模式是家庭耕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發展和延續,這種模式在退耕還林以后,應用的非常廣泛。農民自營的林地經營模式的做法一般根據誰種植的樹木,誰有收益的原則,簡單的說就是農民自己投資種植樹木,并自己管理看護、撫育和收益等。政府的責任就是負責提供樹苗、相關的技術指導、對土地進行規劃、信貸方面的支持等多方面的服務和政策支持。其一般做法是:村里將退耕以后的林地規劃好分為很多部分,并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并將這些土地讓村中的農民進行各自承包,承包是根據家庭為單位進行的,當然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農民只有經營權,農民承擔所承包土地的所有管理經費,收益歸承包的農民所有,但是農民需要每年向村集體交納相應的承包資金。這種自營的經營模式在林地承包剛開始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林業的發展。
2.2大戶承包方式的經營模式
大戶承包方式的經營模式就是指技術大戶和鄉鎮或村里簽訂承包合同,一般來說,技術大戶承包的林地經營模式和農民自營承包的經營模式不同就是,技術大戶承包者是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技術人員和經營規模比較大,而農民自營是根據以單個家庭為單位的規模比較小的經營模式。在大戶承包林地的所有權方面,所有權歸村或者鄉鎮集體所有,經營權屬于承包技術大戶,在資金投資方面,由承包戶技術大戶自己尋找投資管理資金;國家會在這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由承包戶技術大戶進行管理,所得收益再上繳一定的承包資金,其他收益歸自己所有。
2.3股份合作制的經營模式
股份合作制的經營模式就是經營權屬于股金會所擁有,而林地承包的所有權還是歸屬鄉鎮和村集體所有,由所有的入股人一起來籌集投資資金;在管理林地方面,由股金會所有人員共同組織管理;所得收益按照股份進行分成。
3、科學的經營模式所具有的特點
不同的經營模式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但科學的經營模式具有相同的優點和特點,根據實踐的總結科學的經營模式所具有的特點,再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判別經營模式是否適合當地的情況。一般來說,適合當地經濟條件科學的經營模式所擁有的特點,簡單的說就是,不僅能夠達到生態環境需要的完成目標,而且還可以促進農民的經濟增收和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要達到這個總目標就需要當地選取科學的經營模式具有一下特點。
3.1經營模式可以充分調動農民的主動積極性
通江縣在選擇退耕還林后的林地經營模式時,選擇的經營模式要具有充分調動農民主動積極性的作用,這樣農民才會以極大的熱情進行林業的種植管理和建設,才能讓林業實現農民經濟收益高和生態環境需求的目標。
3.2能發揮規模經營的優勢
小規模經營的模式雖然具有靈活性,但經營規模比較小存在技術落后和信息不及時,相對來說,選擇大規模的經營具有著規模效應的優點。在退耕還林這個特別的工程中,無論是在籌集投資資金方面,還是在組織管理或者產品營銷方面,大規模經營的模式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科學合理的經營模式要把分散的林地集中承包起來,統一的進行規劃和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3.3有利于資金的籌措
科學合理的經營模式要有利于投資資金的籌集,只有籌集了足夠的投資資金,才能對林地進行組織管理,才能實現國家對生態環境要求的目標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
結語
綜上可知,適合通江縣的經營模式是股份合作制經營模式,雖然農戶自營模式、大戶承包經營的模式都有自己的優點,都能在混合式經營模式下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應用,也能在分類經營的方式下充分發揮應用,但是對于通江縣目前的情況和社會的經濟發展來說,股份制模式更適合對于通江縣退耕后的林地進行有效的經營。股份合作制經營模式不僅有助于通江縣的生態工程的順利完成,還能提高農民及當地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龐淼.后退耕還林時期生態補償的難點與問題探析[J].社會科學研究,2012,32(4):41-42.
[2]吳和星,王遠榮.麻江縣退耕還林撫育管理現狀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2,32(4):41-42.
作者簡介:何玉珍(1968年7月19日),女,漢族,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人,大專,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