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船模是船的縮影,濃縮的船文化,它集歷史、科學、藝術于一體,具有較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關鍵詞:舟山船模;制作;收藏
船模原是造船的“藍本”,俗稱“船樣”,宋元時造船就有先制船模,而后放大施工事例,如金完顏亮當政時,在汴京營造新宮,為運送木料,需要在黃河邊造船用以架設浮橋,張中彥奉命主持其事。“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彥手制小舟才數寸許,不借膠漆而首尾自相鉤帶,謂于‘鼓子卯諸匠無不駭服。”船匠們以小船模為藍本,順利地造出所需舟船。而今舟山船模就是將昔日作為造船的藍本的船模工藝化,也就是將大船縮小為小船,成為一種高檔的工藝品,既具真實性,又具工藝性。舟山船模現已打入各級博物館大雅之堂,供人們欣賞、收藏、研究。
舟山船模以小型、純真、靜止、擺飾為特征,融純真性、藝術性于一體,和實船有三個相一致。
(一)純真性和藝術性相一致,在確保船模純真性的基礎上藝術化,不僅外型與實船相一致,而且內部結構相一致。
(二)船模用材和實船用材相一致,全實木制作,要求更高,并經熱處理,以使船模不易受潮變形以及蟲蛀。
(三)船模制作工藝和實船打造工藝相一致,采用傳統的造船工藝和程序,精工細作,連船模上的配件、飾件、雕刻、彩繪等也精工細作,和實船相一致。
根據三個相一致的原則,制作船模必須要了解船結構和名稱,以及造船的傳統工藝和程序,船模制作和造船一樣,有些于以簡化,大致分以下幾步:
第一步 先制施工圖紙。有的古船沒有圖紙,需要根據史料進行自制,可根據民間造船師傳承的打船口決設計船模施工圖紙。口決是:
一尺大深頭,三尺八頸催;
四分梁頭打八折;
頭莖與大梁頭大小相同;
船高為大梁頭打六折;
舵桿為船長打九折;
就是說,民間造木船以大梁頭為標桿,船上各部件均以大梁頭尺寸進行放縮。這造船口決是歷代船匠經驗積累,代代相傳,逐代完全,對制作船模同樣有參考價值。“綠眉毛”船模就按此口決設計制作的。
第二步 拼裝船體。再用銅釘加固。接著將肋骨定位。拼裝方法:
先定位,同時將每塊肋骨底部正中開一個與龍骨凹口相同的凹口中,深度為龍骨的三分之一,然后將每塊肋骨按已定位插入龍骨的凹口中,按前后肋骨排列,有序地上下有凹口成“十”字吻合,形成船體骨架。
第三步 包船殼。同時在兩板材側面刷談墨或嵌紙薄的比應用的殼板顏色較深或較淺的木片等藝術處理,使完成后船體能顯示細細縫合線,十分整齊美觀。
第四步 裝配船體艙面。
第五步 配制船上四大件制作。
1、桅:是船上置張風帆的部件,一般用長杉木制成,呈圓柱型,上細下粗,下部呈方形,旁有兩塊長條木板稱桅夾,以固定桅桿。有的大船桅高數十幾米,用多木拼合成,用鐵箍加固,為此船模制作為體現其純真性,故意采用“單嵌接”或“雙嵌接”的聯接技巧制作外加銅箍,給人以純真感。
2、舵:是船行駛中穩定和改變向的裝置,設置在船尾正中,由舵桿、舵葉、舵柄組成,在船尾甲板處置舵盤,接近船底處置舵中,用以擱置舵,作為舵桿上下的支柱,方便升降,舵分直插舵、斜插舵、手衡舵、縷孔舵。因其結構簡單,均須藝術加工,使致小巧玲瓏,富有層次感。
3、櫓:是一種由人力推進船行駛的工具,由櫓柄和櫓葉構成的。櫓柄呈圓形向頂部修細近頂部向下略彎呈弧形,置一鐵鉤或鐵環,以系櫓帶。櫓葉也稱櫓身,橫剖面呈園背狀,入水部分漸寬而薄。櫓也較簡單,需要藝術加工,精心細作。
4、錨:為船上的停泊工具。古代有石錨、木錨,今為鐵錨或銅錨,分兩爪錨、四爪錨等多種,由錨桿、錨爪組合,有的加橫擔,用鐵鏈或繩索與船身相連,錨桿頂部制套環,由于系鐵鏈或繩索。船模上的錨有用鐵仿制或用硬木仿制,但鐵制的容易銹爛,不宜收藏,有的改用銅制,制作更精致。
第六步 帆的制作和安裝。帆是木船航行的動力工具,船帆大小配置,有一帆、二帆、三帆和多帆的,有的大型木船還配鋪帆,是一種不用桅桿的三角帆,用繩索分別牽到適當位置于以固定,使帆面張開迎風。帆分軟硬兩類,硬帆是帆布面加置帆竹,有效利用風力。帆的制作好與差,不僅影響著船的行駛,而且影響船的雄姿,無必精心制作,其大小、高低與桅的高度、船的載重量相關,有一定的比例,硬帆上的帆竹有相應定數,并且帆竹精細要均細,大小一致。沒有相應的帆,則無法彰顯船雄姿,俗話說:“好馬配好鞍”, 船模上的帆和馬上的鞍一樣重要,不但比例要準確,制作要特別精心,帆上繩索粗細、顏色等都要與帆布顏色相協調,連聯接帆上各繩索的滑輪,雖只米粒大小,也要精心制作,使致小巧光滑,活動自如。
最后一步,上油漆。油漆是船模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直接影響船模制作質量和美觀,也可補救制作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暇疵,若是油漆過程中出現的疵漏,也會造成前工盡棄。
油漆種類較多,當前船模使用的多是樹脂漆,以亞光為佳,能顯木質色紋理。但船模結構復雜、層次多,為避免內部角落漏漆,可在制作過程中邊做邊上漆,有的船模需用多色油漆,要更細心和耐心,待一種油漆上后再上另一種油漆,避免二道互滲。
總之,船模工藝與造船工藝基本相同,船模作為工藝品,務必精心細作,多種工藝相結合,故船模制作者要掌握多工種知識和技能,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在制作中才能得心應手。船模制作者都有各自的長處和制作方式,應互相交流學習,以他人之長處補已之短,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制作工藝不斷提高,精益求精,才能制出船模的精品,永立不敗之地。
注:《全史》卷土十九,張中彥傳。
作者簡介:錢興國,浙江舟山定海人,中國民間文學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舟山市工藝美術學會秘書長;舟山定海宏舸船模藝術工作室主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