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畫類工藝品對色彩具有相對敏感性,無論何種材質所制成的掛屏式工藝品,首先給觀者的感受是色的氛圍,甚至超越形態構成,而突顯其艷麗或淡雅,除非以單色材質制成的作品例外。歷史上,在貝殼類工藝品的延續中,以螺鈿鑲嵌工藝為主體,同時也伴隨著其它材質所制成的多形式品種,較規范地利用貝殼的固有色彩而被用作鑲嵌和百寶嵌等工藝品之中,呈現各種材質的自然美。但是歷史上的貝殼雕刻工藝因其質地堅硬,無法形成批量生產而幾近消沉。直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出現了電動機具,改變了工藝領域的制作手段。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期間,貝雕工藝品一度輝煌,被稱為價廉物美的工藝畫種,是首選的室內裝飾品之一,曾風靡全國乃至海外……
關鍵詞:貝雕;色彩表現
一、上世紀貝雕工藝品的色彩印象
六、七十年代的貝雕工藝品以壁掛式畫屏為主,所以稱貝雕畫,當時產出的貝雕畫完全以贏利為目的,生產企業較少關注其藝術效果、甚至質量。批量生產的貝雕產品,以花鳥和山水題材為主,為迎合全國各區域消費者的喜好,強調畫面色彩濃艷。以此為參加年度看樣訂貨而選樣的條件之一。因而在江、河、湖、海中生長的部分貝殼資源中,大多貝殼雖有自然色澤,均具淡雅為主,但按當時的成品要求,對有色貝殼可利用的數量和色相濃度均遠不能滿足當時產量所需。所以貝雕工藝品的設計技術人員們只能借助人工加色的方法來達到企業生產量的配比和滿足社會消費需求。因而技術人員們煞費心機、探索可利用色料種類及性能:
1、幻燈片用水彩色,其優點是該色質有較理想的透明度,能顯露貝殼的質地和自然紋理。缺點是不耐光照和氣候溫差的變化。
2、繪畫水彩色,其優點是有一定透明度,缺點是同貝殼的質地缺少親和力,也有一定的消色反應。
3、水粉顏料其優點是上色率好;缺點是色質透明度差,同貝殼缺少附著力。
4、油畫顏料優點是對貝殼有較理想的親和力,并且不易退色。缺點是因礦物質顏料制成的體質缺少透明度。
二、后期貝雕畫面的色彩傾向
經過幾十年的貝雕工藝品生產,部分企業始終在改正和提高制作技藝,使貝雕產品的質量有較大提升,并且已達到可永久收藏的標準。同時在創作藝術上闊步向前,使塑造的藝術形象和色彩處理更具理性。
統觀工藝百花園中各種材質所制成的眾多工藝們類,幾乎均以材質固有色為主體色,顯其自然和美感。那么我們正在利用的貝殼呢?它同樣有其固有色彩,而且部分殼體更富有沉著幽雅之色,還能呈現出晶亮嫵媚及和潤如玉之體態。正因為其質地的可愛,至所以相傳被遠古先祖們當作貨幣和年青人相愛的定情物等等。
當前人們對藝術形象的審美觀念并不是停留在上世紀的階沿上,年青一代人更時時追求新的美感,時代同樣催促著文創理念和結果的提升。因此手工產品除了必須保留的傳統要素外,更應時時挖掘新的創作思維,除了塑造藝術形象的進化,還涉及到物象色彩的合理性,更應超越自然地發掘其中的潛在美感。
貝殼稱為特質,在自然界中確具其名,明清時期被稱八寶之一,同綠玉、瑪瑙、青金、紅珊瑚、象牙等材質同稱八寶,嵌入漆器、稱之為“八寶嵌”。它具有千變萬化的精美紋理,質地堅硬,而富有柔潤的觸感,某些殼體更隱含幽雅的“光色”,并變幻莫測。正因為其顯色幽美,但謙其淡雅,幾乎一直被莫視無睹。經過近些年的細細品味,對可用于貝雕的一些主要品種的殼體進行平層切削分析和斷面切割探索:
1、質地·以珍珠貝為例,去除表皮層,經研磨、拋光處理后答出幾種特性和狀態。后部、石灰質成份增加,透明度減少,一般均以白色為主,但有明顯的年份疊加產生的自然紋理。
2、光色分析:經過細心的分層剝離觀察貝類生長過程,答出貝殼多彩光色的基本原理。
三、貝雕作品設計同材質色澤的關系
近年在貝雕作品的創作設計中,逐漸在變換其程序和思路,傳統上先確定形象圖稿,再選取表現對象所需相對應的形狀和色相的貝殼材料,并一步到位。
例如去年下半年發現了一些較大塊面的貝片,以白色為主隱隱透有一些微紅色感,如稍作夸獎接近女體膚色,因而在構思中考慮到肌膚外露較多的女運動員或舞蹈女演員的形象塑造,于此聯想到杭州G20晚會上的芭蕾舞表演,最終確定了這一題材,1.符合材料色相要求;2.此題材對國家歷史大事的紀錄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幸運的是另外發現了幾塊可作上身舞衣并較理想材料,色相匹配極佳,又非常協調,更有多種暗紋閃色,經細刻浮雕花紋,獲得一定的藝術效果。
有了對材質及色相的感受,創作設計的思路進一步深化,并且在思緒中隱隱積聚成各種幽雅和潤的材質理念。于前設計畫稿,在構思中所追求的是美感及藝術效果,并讓觀者領略出畫中有“故事”……。近年思考的不僅于此,更想讓所謂的“故事”延伸到“詩”的韻味中。在貝雕畫中,將如何體現詩的韻味,終究能體現的還是在形的塑造和色的巧妙利用上……。
在這里感悟到的“形”為藝術形象表現內涵有韻味,是自身設計藝術修養的積累,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色”、在工藝美術大家園中所利用的各種材質內,均含有不同的自然色彩,通過長時期的實踐和延續,均已用得盡善盡美,各顯其長。但是貝殼這一材質卻有所不同,綜合各種貝殼,可分為二大類色相,第一類,材質固有色:如茶海紅、蘭海紅、黑蝶貝、紅口螺、白口螺和黃螺等等,這一類貝殼至所以稱其為固有色貝殼,因其色相不變,只有些深淺之別,幾乎沒有內發光現象,所以稱為“直接色”。
另一類:如珍珠貝、鮑魚貝、云母貝、夜光螺等材質,在表層色彩中含有內層幽隱色光。不同層面,能泛出不同色彩,隨著觀察角度的改變,其色光同時變化。這類貝殼材料我們稱其為“特質”貝殼。如配合意匠性的畫面形象,巧取妙用,有望突顯畫中有“詩”,“詩中有韻”的深層意境。
正因為受大自然的恩賜,為我們創造了這樣的物質,增加了我們無限的想象和創作空間,如何更進一步利用好這一材質,充分發揮其潛在這一“特質”的優勢,使以后的作品,更能讓觀眾感到心曠神怡,并領略畫中有“詩”,詩具韻味之意境。
作者簡歷:夏雨綴,浙江省舟山人,生于1945年。現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民間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舟山市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