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摘要:探究性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新熱點,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合作探究、群體總結的一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它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老師和學生面前,讓大家耳目一新。在實施過程中有失敗的的沮喪 ,也有成功的喜悅,現將在高中開展探究性教學常見的問題匯總如下。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性教學
1教師對探究式教學有不認同態度
在態度方面通過培訓和課堂觀摩很多老師認為探究性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少開展探究性教學,只是在公開課時象征性的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有些開展過的老師認為探究性實驗看似很熱鬧,學生鬧哄哄的,好像學生都動起來了,但學生抓不到實驗的本質,只是形式上在進行探究實驗;有的老師認為課堂時間有限,開展探究活動耗時太多,開展探究性活動完不成教學任務;還有的老師對探究性教學知之甚少,想開展探究性教學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從不開展探究性教學;有的老師開展探究性學習了但教學評價只看成績,在一定初探時間內探究性不能表現出優勢,因此慢慢放棄了。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參加過關于探究性教學的講座培訓和課堂觀摩學習還有的查閱過相關書籍,并嘗試過探究性教學,對探究性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有初步的了解,但很多老師對探究性教學理論和實際開展了解得并不深入,還有些老教師本能地拒絕學習新教學方法,這肯定會影響對探究性教學的開展。只有老師充分理解探究性教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探究性教學的實際操作才能游刃有余的掌握探究課堂,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2教師對開展探究性教學能力不足
在能力方面很多教師表示對探究式教學環節很難把握,雖然查閱了大量資料,做好了充分的實驗器材準備,但是課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就放棄了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教學方法;也有老師覺得自己雖然看了大量關于探究性教學的書籍資料但是實際操作還是有問題;還有的探究活動問題膚淺,學生不屑,探究的過程流于形式,沒有實質。由此可見教師開展探究性教學還存在問題和困惑。具體表現如下:
2.1探究問題不能吸引學生
教師沒有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創設問題情境不形象生動,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能吸引學生興趣。有的問題很簡單,用不著探究卻偏偏讓學生探究必然使探究流于形式。有的問題提出得隨意,沒經過精心設計,或者問題太難學生不感興趣。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不一,有的對這方面感興趣,有的對另一方面感興趣。這些原因導致學生不積極主動參與探究。
2.2探究過于形式化
探究性教學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選擇性,并非什么教學內容都適合探究性教學,在遇到概念、理論性內容時并不適合用探究性教學,如果強行開展探究必然使探究流于形式,沒有實質。其次大家都知道探究性教學有一定的程序,如發現、提出問題,查閱相關資料提出假設,調查、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并對假設作出解釋,交流結果,提出新問題等等,有的老師覺得必須要完成探究的所有步驟才算探究完整,殊不知針對有的內容有些步驟是不必要的,硬要在這些步驟上大費周章必然讓學生感覺徒勞無功。
2.3對探究結果理想化
我們知道在不同的環境下探究可能會出現不同于標準答案的結果,還由于學生知識水平和探究能力有差別,可能會得出有出入的結論。有的老師理想的認為探究結果必須與教材上的標準一樣才算成功,導致學生為了迎合老師而不尊重探究實驗事實,對探究結果缺乏思考。因此教師要營造一種寬容、民主的探究氛圍,尊重每個學生,充分放手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在這種差異中學生反而會思考為什么我出現的是這個結果,別人出現的是那種結果,在這種矛盾中思考得出的正確的知識反而意義深刻。
2.4很難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探究性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回歸兒童本真狀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但是在實際探究活動中很多老師發現活躍起來的總是那么一些同學,有的學生表示小組探究好像與自己無關,自己頂多就是個跑腿的,代表小組積極發言沒有自己的份,重要的工作自己沒能力參與,久而久之,自己就被邊沿化了。因此教師要給這些能力不足的同學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慢慢的進步,成長。在活動分工時優先考慮他們,代表發言的時候多給機會,有一點進步時及時鼓勵。總之,盡可能的調動大多數同學的積極性。
2.5認為探究性教學只有一種模式
很多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試探性的開展探究性教學,覺得只能在有化學實驗的教學內時才能開展探究性教學。這是一種常見的誤區,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開展探究性活動這只是一中模式,該模式叫實驗——探究式教學。在沒有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中也能開展探究性教學,比如調查——探究式教學,以提問的形式開展的問題——探究式教學,還有協作——探究式教學等等。
3高中化學探究性教學資源缺乏
大多數一線高中化學教師表示阻礙開展探究性教學最大的障礙是學校硬件條件,學校不具備開展探究性教學的條件。比如說探究性教學適合小班教學,但是實際上班級都是大班教學,有的班級學生多達七八十人,老師根本控制不了這么多人的探究活動;其次,有些學校實驗藥品不足,實驗器材缺乏,連開展演示實驗的器材和藥品都要到處去借,怎么能給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還有的學校連化學實驗室都沒有;第三,沒有充裕的時間開展探究性教學,課堂時間有限,連完成教學課程都緊張哪有時間開展探究性教學?第四,學校對學生安全抓的非常嚴,上課期間不讓任何學生離開課堂,生怕出了任何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又怎么會讓教師帶著學生出去參觀工廠,做社會調查?
3.4學校評價機制單一
在高考只看學生考試分數的大背景下,評價一個學校優劣的標準是升學率,同樣在一個學校里評價一個老師能力的標準也是學生成績。在這樣單一的評價機制下,開展探究性教學給人一種吃力不討好的感覺,事情做了不少但效果(學生成績)不怎么樣,評優評先輪不到你,這未免不讓老師心寒,從而拾起傳統見效快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吳星等.化學新課程中的科學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113;
[2]陳彥芬.英國高中理科教學中“實驗與探究”的教學內容及評價方法[J].中小學教育,1998, (03): 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