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利
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不僅需要高校培養高精尖人才以滿足國家的長久發展,也應該為滿足現實社會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人才,這就加快了應用型大學的產生。應用型大學在辦學定位,招生檔次等方面的特殊性,決定其校園文化建設也必然具有自身的特點。本文以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為研究對象,分析應用型大學建設的問題,結合其校園文化建設的特點,對應用型大學提出校園文化建設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 校園文化建設; 對策
校園文化不僅展現了一所高校的精神面貌,更為一所高校健康穩步前進提供智力支撐,這是一所大學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一所大學不絕于唱、煥發活力的根基與靈魂。如果忽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加深探索,那么建設應用型大學就只能是一句哄話,猶如水中撈月。應用型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責任重大而具有深遠意義影響力,對學校長治久安有利的偉大工程。
一、明確建設目標 全面規劃發展
現在很多應用型大學的領導管理者往往把大量的經費用于師資隊伍打造、教學結構體系構建等方面,卻恰恰忽視了校園文化建設這一個重要方面,籠統的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只是大學里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一個方向。建設優秀的應用型大學的校園文化,要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的辦學定位、學校管理、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績效評價等方面緊密的聯合在一起。還要提高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成立一支高水平的校園文化建設專業隊伍,全面充分地調動全校師生參與到本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確定一個清晰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整體建設相結合,結合學校的自身發展歷史傳統和未來規劃的情況,全面統籌、系統完善的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二、抓住人才特點 加強學生實踐能力
應用型大學為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其校園文化的重心應由吸收書本理論知識轉變為掌握滿足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發展所需的專門知識,促進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養成。因此,在構建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時,一方面應該緊密聯系相關地方的行業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施行建設實踐型教育平臺, 經常組織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發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在校內搭建科學嚴謹的實驗室和實踐平臺,校外與社會各企業加強聯系并達成關于學生實習的合作,幫助學生盡快適應社會工作環境和職業崗位要求,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應用能力,又能提高文化的實用水平。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掘與專業教學緊密相關的優秀文化資源, 發揮校園文化具有的育人功能,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指導作用,教師不僅是學生專業知識教育的引導者,而且也應是學生思想品德的表率示范者。
三、美化人文環境 營造良好氛圍
應用型大學大部分都是新型大學,,校園環境建設通常很好,校園建筑亮麗雄偉設施完備。但由于建校歷史較短導致歷史積淀不足,校園文化底蘊薄弱,缺乏系統文化體系,這就使得應用型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更需和人文教育相結合。環境文化是校園精神文化的載體,是校園文化最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表達了一個大學的價值取向、思想傳遞和精神引領,承載了一個大學的歷史。環境本身對人的影響本身就是消無聲息,循序漸進的。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濃郁的人文氛圍是陶冶師生情操、培育優秀校園文化的基礎。對于應用型大學,特別是近年來在高教改革、發展中新建或合并組成的應用型本科大學,在校園環境建設中發揮學校學習和育人功能的同時,應統籌安排、合理規劃,注意加強與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圖書資料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實驗室建設以及計算機中心建設等,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搭建寬廣的平臺。
四、內斂時代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
作為校園“精神文化”的體現就包含多種方面,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它包括學校的校訓校風、優良傳統、文明禮儀、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等,校園精神文化的形成可以引導全校師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步,在潛移默化中磨練人的意志,熏陶人的情感,塑造高尚品格,并不自覺的在師生中產生一種紐帶,不斷增強師生間相互的凝聚力。首先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校園文化建設之魂,形成一個好的模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嵌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使其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和行為準則。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校園文化建設所需的養料進而和自身的校園特色相結合,使傳統文化和自身校園文化完美融合,使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中不斷發揚光大。把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做一種優良傳統繼承下去,使其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能量之源。
五、構建校園文化長效發展機制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制度化的規范,制度化的規范是校園文化建設正規化的一種體現,一所學校規范制度的制定有其自身的歷史淵源,體現的是其學校所特有的文化特色,與其辦學理念、師生結構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大學精神離不開大學制度的保障,大學精神可以用制度的形式規范準確的表達出來。因此,具有較長歷史的應用型高校,應該繼承其傳統校園制度文化中與現實情況相適應的部分,并結合當前狀況不斷加以調整。對于建校時間較短的應用型高校,在建設校園制度文化時應該結合自身學校特色,不可完全復制別校的制度,那樣只會導致框架自己發展空間,不利于學校朝著自己既定辦學目標發展。
結語
優秀的校園文化的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長的實踐探索而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校園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只著眼于學生群體更重視師生一體的作用,積極發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鼓勵師生共同努力來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使大家主動地出謀劃策來維護好校園文化環境。創建優秀的校園文化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環節,這是一個具備完整性、不間斷性的工程,只有通過探索與實踐,校園文化建設才會不斷地完善,校園發展才能更加的輝煌。
參考文獻:
[1]孫建京.應用型大學發展與建設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
[2]葛金國.校園文化建設導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02.
[3]宋德新.大學校園文化建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08.
[4]孔繁敏.建設應用型大學之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