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蘭
摘要:新課程改革已經提出了快十二年了,在這十幾年中“探究式教學”是出鏡率較高的詞匯之一,在各種公開課和教師培訓中都會出現(xiàn)探究式教學,它的優(yōu)勢和價值深入人心,也是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廣大教師根據(jù)自己對探究式教學的掌握和理解開始嘗試。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性教學
1探究性教學內涵
所謂探究性教學就是在學生探究本能的推動下,學生通過觀察自主獨立的提出問題或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和指導下從科學領域和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選擇探究問題,學生通過查閱書籍和電子資料收集已經知道的結論做出假設,結合自己儲備的知識制定調查研究的計劃,然后進行實驗操作、走訪調查、信息收集處理、分析、數(shù)據(jù)解釋、合作交流等方法得出結果,并對假設作出解釋,以及考慮可代替的解釋。探究性學習和探究性教學的一般步驟類似于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的方法,著這一學習中學生能很清楚的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同時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在這過程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沮喪,有同學合作討論或爭論的慷慨激揚也有沉寂后的深度思考。探究性教學是能發(fā)展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技能的學習和教學方法。
2探究性教學的特征
2.1以問題為中心
探究的中心是問題,一切假設,資料收集,信息處理,實驗,調查、討論等等后續(xù)過程都圍繞問題這個中心開展的,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延續(xù)。提出問題應該是學生不知道的,或似懂非懂又急于想知道的,必須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
2.2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是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是知識的探索者,而非知識的接收者,因此,教師要改變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具有獨立的自主意識,根據(jù)自己已有生活學習經驗,查閱相關資料自主進行探究,獨立地將知識轉變?yōu)楦鞣N能力,能力又為學生更好的獲取新知識,并將知識能力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
2.3注重合作交流
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小組內應該進行分工合作,在分工時需要考慮到小組成員個體差異性,智力差異性,如知識水平、能力大小、性格特征、擅長的方向等等,最后將各分工成果匯總。
2.4時間安排靈活合理
眾所周知,探究性活動的有些環(huán)節(jié)耗時較長,如果不合理安排時間,就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探究。只有課堂課外有機的結合才不至于慌慌張張走完探究的各環(huán)節(jié),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探究。因此為了使探究活動圓滿完成,需要合理安排探究時間,靈活安排探究各個環(huán)節(jié)。
2.5探究活動安排伸縮自如
有人覺得探究性教學是神話,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應該用探究的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探究性教學。比如說高中化學教材中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摩爾體積等這種概念性的教學內容就無需開展探究,對這樣的內容,用傳統(tǒng)的傳授式教學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傊骄啃越虒W不是神話,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安排。
3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3.1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拓展學生的體驗渠道
探究性教學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獲得結論,最終獲得新知識,強調體驗式學習,通過體驗獲得經驗,使學生覺得化學知識不是高深莫測的而是通過一定方法易于獲得的,使學生感受到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自己在不斷地變強大,頭腦更充實的,當他遇到其他問題時能很自然的想到用什么方法去獲得答案,怎樣解決問題。以問題為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為社會服務的責任感和價值觀、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以學生感興趣的身邊化學和科技前沿問題為驅動力,滲透食品、保健、服飾、軍事、環(huán)境、日用品等知識,讓學生了解化學的使用價值。如家庭裝修時都會擔心甲醛、苯、放射性元素氡等等造成的污染,在選擇裝修材料時我們應該怎么選擇才能選到放心的材料,選木板時該選合成木板還是實木木板?選擇油漆門還是烤漆門? 地板磚該選拋光的還是拋釉的等等。
3.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學習不能讓學生脫離實際,變成只知道讀書不知道動手的書呆子。比如學化學的不會蒸饅頭,學數(shù)學的不知道算賬,這勢必招人笑話。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和生活世界,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要求,引導學生體會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樹立遠大的理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探究性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養(yǎng),比如,提出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實驗探究的動手能力,社會調查時人際交流能力,小組分工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整個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情感體驗等等,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會使用化學,但是他不是用來做對社會有利有意義的事情,而是用化學知識來行騙,賺錢,危害社會,如裝神弄鬼、制造假藥、制作冰毒等,這些人雖然會用化學知識但是人生觀、價值觀有問題,對社會的危害比沒知識的人更大。因此學習化學,使用化學的前提是學會做人,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3.3促進教師的的全面發(fā)展
在傳統(tǒng)觀念和現(xiàn)行高考模式的影響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注重知識灌輸,注重考試分數(shù),忽視情感體驗,學習與生活脫離,學的東西在生活中不適用,或者學的知識不知道怎么在生活中應用,在生活中需要應用的知識沒有學。這種情況使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難以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而且這種無效機械重復,也妨礙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終身發(fā)展,使教師淪為只教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忽視了自己教書育人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教書變成為了獲取工資報酬的職業(yè),而非有所突破的事業(yè),更有些老師為了拿滿績效工資而拼搶工作量,教師奔波于生活,慢慢的消磨了理想和抱負,重復的機械勞動使教師感到厭倦。因此要改變這些不良現(xiàn)狀,必須進行高中課程改革。高中化學探究性教學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教學新思路。教師組織教學想到將知識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造適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