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華
摘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新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應用情感態度價值觀,可以通過豐富的情感感染、用深入的哲理點撥、用前沿的知識啟發等方法開展高中生物教學。
關鍵詞: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感感染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缺乏問題和對策
缺乏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首先,由于情感態度價值觀自身存在著復雜性和內隱性的特點,從而使教師在講授生物知識的時候,很難發現教學內容中隱含的情感素材,很難自然地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其次,由于應試教育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知識灌輸,一般只注重實現預定知識目標。雖然近年來教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如配備更多更先進的實驗儀器、實驗設施,很多教師也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能力,但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教學目標仍然缺乏足夠的重視。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確定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新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所以,每一位生物教師都要加強對《生物課程標準》和生物教材的研究,在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中特有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素,注重將一些鮮活的社會生活引入到課堂中,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價值觀念的培養。
如何解決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缺乏的問題,很多教育家和學者都有論述。法國教育家讓·雅克·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自然教育”思想。他認為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出善良的情感、正確的判斷和堅強的意志。受自然教育思想啟發,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可將自然教育思想與高中生物教學相結合,有效解決教學中缺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具體有三種方法:一是以情感感染,二是用哲理點撥,三是受知識啟發。
二、用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
用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就是要創設出教學情境,營造情感氛圍,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達到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目的。自然教育中強調青年期要進行道德情感教育,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和體會他人的情感,產生最初的道德情感同情心。生物學是一門對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進行研究的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有生命的生物體,因此生物教學要充分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生命活動過程,才能學好生物學知識。所以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用情感感染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講“減數分裂”內容時,在講到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胎最終形成新的個體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孕婦及日常生活的視頻,伴著嬰兒清脆的啼哭聲,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誕生了,然后老師可以問學生:寶寶的健康是誰給予的?大家的健康是誰給予的?這時,我想同學們都會說“:寶寶的健康是他的媽媽給予的,我們的健康是我們的媽媽給予的”。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回答問題,能夠感受到生物科學中蘊含的豐富的人類情感,理解生命來之不易、生命的美麗和母親孕育生命的艱辛,領悟到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這樣一來,不但培養了廣大學生珍愛生命、珍愛健康的情懷,并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用深入的哲理去點撥學生
用深入哲理啟發和點撥學生,就是教師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分析,使學生得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不提倡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教育應注意學生的感覺,讓學生根據經驗進行獨立思考,形成自已的觀點。生物學要從生物進化以及生命活動內部的矛盾對立統一的角度來介紹生物體,體現生命是運動、發展和變化的;要從生命現象的普遍聯系角度,介紹生物學知識,體現生命現象都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的。所以,教師可用哲理啟發點撥學生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講“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內容,在分析生態系統自動調節時,教師可向學生講述狼吃羊,還傷害人類,但人類卻不能將狼趕盡殺絕,只能控制數量,避免大量繁殖,因為狼是生物鏈的一部分,狼不僅吃羊還吃其他的動物,如果沒有狼,其他被狼吃的動物就會大量繁殖,沒有狼就會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樣的實例也可以從其他食物鏈中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進行介紹,這樣教學,就使學生懂得用辯證的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讓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同時還讓學生更加珍愛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從而有效培養了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用前沿的知識去啟發學生
用知識啟發學生,就是教師要經常給學生介紹生物領域一些比較前沿的知識,啟發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教育應尊重孩子的自覺性,提倡自由發展。要按照孩子的天性特點,對他們進行啟發式的教育。生物學是一門重要學科,近年來開辟了一些新領域,如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等,并且也獲得了許多新的成就,比如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人的基因在煙草植株中的表達等,這些領域的許多研究成果都非常前沿,能夠造福人類。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用知識啟發的辦法進行教學。比如教學“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的內容,教師在講述到血液循環時,向學生介紹造血干細胞和干細胞的研究,以及“干細胞工程”如何造福人類等一些相關知識。這樣做,不僅讓學生感到學習生物學知識是非常有用的,也能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科學的價值,認識到生物科學技術的性質,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關心生物,關注生物,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高中生物教中滲透自然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助于抓好生物課堂教學,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中生物教師要善于開發和利用生物教學中的自然教育資源,創新方式方法,在教學中滲透自然教育,促進廣大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永生: 淺談情感態度價值觀 [J] 中華素質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