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源
摘要:在游泳教學中,往往過于重視體育競技,注重培養學生的速度和爆發力,卻忽略了游泳健身的意義。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教師可以合理地認知游泳,并且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游泳教學;重點難點;其教學方法
1.安全性的提升與身體素質的提高
1.1對于教練員來說,在上課前必須做好備課工作,認真地編寫教案、科學組織試講試教,為上課做好做足準備。雖然游泳教學是注重實踐的教學課程,但是必要的應急預案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對于一些年輕的教練員來說,從教年齡小、任職資歷淺,相應經驗也缺乏,教案預案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
1.2在進行教學時特別是技能訓練時,必須強調安全問題,這是一個基本問題,也是保底工程。如果離開了安全,一切的教學活動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強調安全,狠抓安全,以安全為基點開展游泳教學訓練工作。
1.3在課堂上進行實際而又有效的熱身訓練也非常重要,這樣訓練的目的是既可以提升學員的基本身體素質,又可以幫助學員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防止學員出現一些不必要但是影響訓練的運動損傷。對于課堂訓練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寓教于樂,采用體育游戲的方式進行,這樣既不會使學員感到枯燥又可以幫助學員形成一種訓練的潛意識。
2.課堂中的創新教學流程與心理活動的引導
2.1加強學員心理素質培訓。相當一部分學員害怕進行游泳訓練,特別是害怕下水,所以就要進行相應的心理調適,幫助學員建立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使他們能夠有好的訓練心理環境。
2.2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利用微信、QQ等便捷聯系手段建立相應的聯系群組,通過群組內的定時練習,來提升相互之間的交流度,幫助教練員更好地掌握學員的訓練情況,并根據情況實時調整教學大綱,提高教學效率。
2.3采取因人而異的訓練方式。根據每名學員的實際情況,讓他們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游泳訓練方式進行訓練,乃至運用“我很放松”“我很沉靜”等心理暗示方法,對自己的身體、心理進行調節,幫助學員練就過硬的身體、心理素質。
3.游泳教學的內容探討
3.1對稱式轉輪劃水技術。對稱式轉輪劃水技術是以身體的肩關節為中心,雙手做圓周運動進行劃水。對稱式輪轉劃水技術可以用來水中自救,同時可以使游泳者掌握身體平衡,提高游泳者的游泳技術。因此,值得游泳初學者進行學習。在對稱式轉輪劃水技術的教學中,可以摒棄傳統教學中的抱膝浮體和蹬邊滑行,可以從直立漂浮開始教學,其具體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點是使學生由仰浮到站立,第二點是使學生在水中練習輪轉劃水,并且將頭部浮出水面進行呼吸。第三點是練習自救姿勢。
3.2熟悉水性練習。在學生初次學習游泳時,難以使學生直接平臥在水中,因此應該加強對學生熟悉水性的練習。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點是屏息直立漂浮。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一個學生在水中做直立漂浮,另一個學生在旁邊進行保護。做直立漂浮的學生可以使鼻子處于最高位置,以便可以進行自由的呼吸。第二點是蹬底漂浮。教師可以使學生吸氣,之后沉入水底進行漂浮。第三點是平臥漂浮,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一個學生進行保護,另一個學生平臥在水面進行輪轉劃水練習。
3.3練習泳姿。在練習泳姿的過程中,仰泳對學生的入門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可以采取仰泳的方式來練習泳姿。在仰泳的練習中,使學生仰臥在水面,仰泳的手臂動作和對稱式輪轉劃水相同,同時腿部的動作也相對對稱,可以使學生盡快地掌握泳姿。
3.4練習耐力。在游泳教學中,往往過多重視體育競技,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爆發力和速度,卻忽略了游泳健身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耐力的培養,要加強學生的有氧呼吸訓練,可以讓學生進行長距離的游泳來提高學生的耐力。
4.游泳教學的方法探討
4.1多媒體演示教學。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初次學習游泳的學生而言,往往只能通過模仿來建立思維意識,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視頻、圖像和文字將游泳技巧生動的顯示出來,可以在視覺上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增加學生的興趣。
4.2分層教學。在游泳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游泳起始素質不同,致使其對游泳技術的掌握也各不相同。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有一定游泳基礎的學生,可以直接對其進行游泳訓練,在游泳中可以糾正學生的錯誤,并且要逐漸增加其訓練難度;對于缺乏基礎,但是悟性較高的學生,可以按照教學目標逐步進行訓練;對于怕水的學生,教師要一對一進行指導,并且要加強對學生的開導,以便其可以克服心理障礙。
4.3示范教學。在游泳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示范性的教學。要加強對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的講解。首先,教師要做出規范的示范性動作;其次,教師要對局部要點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后,教師要放慢示范的速度,將動作分解成若干部分,使學生可以精確地掌握技術要領。
4.4分層教學模式。在游泳教學中,教師可以放棄傳統的分班教學模式,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由分班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游泳班分成大、中、小三個級別。大班可以訓練具備基礎的學生,強化學生的耐力、速度和爆發力的訓練,學生通過強化練習,可以得到較好的發展。中班可以訓練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并且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游泳技術。對于小班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從頭開始教學,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最終使學生掌握游泳技術。分層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來選擇班級和教師,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素質進行因材施教。對于教學效果而言,要以健身和娛樂為目的,不要強制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掌握技術,教師可以采取動態考核的方式來評價學生。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可以更好地使學生喜愛游泳。
參考文獻:
[1]程林.重慶市高校游泳教學開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商汝松.對廣西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普修課教學現狀的思考及改革設想[J].宜春學院學報.2016.08.
[3]吳誠.21世紀我國高校游泳教學現狀及改革趨向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6.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