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華
摘要:邯鄲市農科院早在1998年至2011年就曾連續推出過11個邯麥系列的新品種小麥,且都通過了省級以上的核查及審定,在這當中就包含7個國審小麥品種。而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就的主要原因是選擇并培育出了性狀優良的小麥品種,故而可見小麥新品種的推廣不僅能帶動農業技術的發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就針對如何促進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展開分析探討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小麥新品種;推廣應用;影響因素和建議
在對小麥新品種進行推廣應用時應首先做到對綜合性狀優良的小麥品種進行篩選,而后制定完備相關的栽培技術,積極引進科學的良種繁育技術,對小麥新品種示范推廣服務體系進行完善和改進,由此來增強小麥品種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達到促進新品種推廣應用的最終目的。本文以河北省邯鄲市邱縣南辛店鄉的小麥種植產業作為研究參考,圍繞影響小麥新品種推廣應用的幾點因素展開討論并提出參考性建議。
1影響小麥新品種推廣應用的幾方面因素
1.1品種的綜合性狀
小麥品種由配組選育直到審核通過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如果培育出來的品種具有突出的農藝性狀,且綜合適應性以及抗性較好,那么其在相同小麥品種中就會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且該品種具有使用年限長、分布區域廣以及推廣速度快的優勢。綜合性狀主要表現為早熟、粒多且大等特點;適應性強主要表現為小麥品種在不同土質和肥力水平下都能夠獲得較高的產量。而農民往往會選擇性狀良好的種子,即省心又多產,農業部門則認為好的品種容易管理,糧食加工企業則可以由此得到避免經濟浪費的益處。由此看來,協調好品種的綜合性狀決定著小麥多品種的推廣應用。
1.2環境和栽培技術的限制
因為同一品種的小麥種植在不同的地區所表現出來的性狀就會不一樣,需要的栽培技術和模式也會有所差異,故而根據不同品種的小麥就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育方案,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促進小麥多品種的應用和推廣。參考不同小麥品種的特點和當地的環境氣候以及生產條件,來制定出適宜的培育結構,對不同發育階段所需的水量和肥力進行調查分析,做到充分開發種子潛在的品質特性,借此來增加產量和提高效益,這樣做既可以促進新品種的推廣應用,還能夠延長品種的使用期限。
1.3推廣服務體系的不足
小麥新品種在培育成功初期具備較強的生產優勢以及推廣應用價值,因此需要相關部門聯系實際情況做好對種子性狀的再加工,以此來保證種子的優良性和數量,符合生產需要。在合適的種植區設定展示點,對新品種小麥的優勢進行展示,并開展品種觀察比較和交流大會,擴大宣傳。為能得到更高的營銷效益,選擇具備一定推廣能力且市場信譽好的各級種子供應商,建立合適的推廣網絡。完善市場營銷策略,對種子的價格進行適當調整。
2促進小麥新品種推廣應用的建議
2.1及時引進品種
由于農作物的良種具有區域性的特點,故而在推廣之前需要經過多點多年的引種實驗,由此來對小麥種子的穩定性和適應性有一定了解,從中選出適宜當地環境的品種種植。要促進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就應當及時地引進小麥新品種。
2.2加強質量管理監督
種子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小麥新品種的推廣速度。然而由于當前部分地區在小麥良種培育上仍出現種植面積過小且不穩定、保純防雜等缺陷,且相關部門并未提出過有效的解決措施,致使小麥新品種在質量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無疑對促進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造成很大影響。故而為保障小麥新品種的質量,需要相關企業和部門聯合起來,首先確保小麥新品種的生產技術達到標準,其次對其質量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全方位的小麥新品種質量監管體系,對小麥種子由選取、播種再到加工篩選和儲備進行全程監督。可以建立質量監管站,對種植小麥的種子田進行抽樣檢查,鑒定其純度。對于未達標的種子田,監管工作人員應及時勸告種植者對其進行去雜或報廢,以此來保障小麥新品種生產的質量,避免因種子質量問題影響新品種推廣應用。
2.3實施良種補貼政策
由于在小麥新品種推廣的初始階段,種子價格較高,農民對此無法負擔,致使小麥新品種推廣遭到限制,推廣應用速度慢,故而現提出良種補貼政策。通過良種補貼政策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麥種子的價格,符合農民的日常開銷,且經濟條件狀況較好的村莊可以推行免費統一供種,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加快小麥新品種的種植速度,促進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
2.4良種配良法
在進行小麥新品種的種植時應當注意制定完善的種植管理方案,使得其推廣能夠充分帶動經濟增長,但就過去來說優質的小麥種子因種植管理方法不當而造成推廣受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其一,種子管理部門沒有依照規定程序對種子進行引進、實驗以及繁殖推廣,也未能提供相應的配套技術;其二,農民沒有依照種子管理部門的技術指導對種子進行栽培和管理,使得種子新品種仍按照過去的方法進行培育。因此使得新品種的優良性狀得不到充分體現,達不到增產的目標,更嚴重的是可能會造成減產。故而為改變以上缺點,需要在引進小麥新品種之前對當地的生產條件以及自然環境進行調查了解,研究制定合理的小麥新品種培育方案,并做到大力宣傳,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素養,以此來快速促進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
結語:
綜上所述,為加快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要做到完善相關政策的同時,要帶動農民種植培育小麥新品種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的科學素養和種植培育技術,從根本上保障小麥新品種的培育質量。在此之后各部門因加強質量監管,防止小麥減產減收等問題的出現,以此來推動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肖軼嬈.小麥品種邢麥6號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河北農業大學 .2012
[2]李秀絨,柴永峰,孫來虎.強筋抗旱豐產國審小麥新品種“運旱20410”示范推廣.《中國科技成果》. 2012
[3]金艷 ,白冬.陳杰.2005—2014年河南省推廣的國審半冬性小麥品種產量構成分析.《中國農學通報》.2016
[4]張珂,孟麗梅, 楊子光.播期對小麥新品種‘洛麥22生育規律影響研究.《中國農學通報》,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