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近幾年雖經政府每年組織大規模治理和公安機關持續打擊,抓獲B級以上頭目百余人并予以刑事處罰,但是傳銷在我區乃至我市依然存在,而且手法不斷翻新,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我們認為存在以下情況:
一、對防范和打擊傳銷工作不重視。
一些鄉鎮、社區主要領導對傳銷認識不足,不夠重視,對轄區傳銷情況底數不清,甚至不管不問,就連市政府下發的關于創建無傳銷社區通知,不予以落實,主動性不高,依賴上級組織,導致存在傳銷滋生的有利土壤和環境,做大成勢。
二、基礎工作薄弱。
對出租房屋和暫住人口管理滯后,缺乏有效管理。特別在城鄉結合部,私拉亂建民房甚多,大都閑置,居民為了獲取更大利益,將房屋出租傳銷人員而不上報登記,聽之任之,多數傳銷窩點大都存在一定時期后才被發現。同時,一旦發現傳銷窩點后,對出租房主只能警告和罰款處置,起不到震懾效果,導致傳銷人員攆而不走,大不了再換一個出租房而已,繼續從事傳銷。
三、打擊傳銷犯罪存在困難。
1、認定傳銷犯罪門檻高。
按《刑法》要求需取足證明傳銷下線為30名以上的證人證言、書證等證據,否則無法對C級以上的傳銷頭目以“組織領導傳銷罪”定罪,而傳銷活動具有隱秘發展、逐層傳遞、單線聯系、份額傳承、虛假申購等特點,一名普通傳銷人員,在成為組織領導者之前,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成長過程,在這些過程中,人員流動性大且分散不同地域,導致工作量巨大,辦案成本高,而且有時無法取到,導致有的因證據不足不能訴訟。
最近發現,有的傳銷組織已將體系僅設29名下線,無法予以刑事打擊。
2、傳銷犯罪難以打徹底,存在“割韭菜”現象。
1)傳銷B級以上頭目基本上都在外地遙控指揮,造成抓捕不及時,甚至在逃不易抓捕,導致其另外傳銷體系不能及時發現,以至于有繼續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2)將構成犯罪傳銷頭目繩之以法后,其不夠刑事處理的下線傳銷人員另立山頭繼續從事傳銷發展;同時有的傳銷人員倒希望公安機關盡快將其上線抓獲,以有利于其提升晉級,象割韭菜一樣。
3)由于傳銷人員使用假名、化名,身份不易確定,導致上下層級不明確,不易確定下線人數,案件易陷入僵局。
4)打擊的合力沒有形成。
此前大都利用傳統方法破獲傳銷犯罪案件,情報引領、多軌合一、專案經營的合力沒有形成,導致打擊傳銷犯罪效果沒有取得最大化。
四、行政處罰傳銷名存實亡。
根據《刑法》規定:受刑事打擊只能針對傳銷C級以上且有30名以上下線傳銷頭目人員,對于人數眾多構不成刑事處理的傳銷中低層人員,只能依據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進行行政處罰。可實際工作中對傳銷的行政處罰難以落實,比如對于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活動的C級以下或者下線不足30人的傳銷人員,根據《禁止傳銷條例》規定工商部門可以沒收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可是傳銷人員本身無正當職業及經濟來源,要么無款可罰,要么拒不繳納罰款,最后只能遣返或驅散,根本起不到教育震懾作用,反而給傳銷人員造成“傳銷不違法”的錯誤認識,把進派出所、工商所當作是一種“鍛煉機會”,更加“堅定”其“理直氣壯”地繼續從事傳銷的認識。因而,對參加傳銷活動的大量的基層下線人員,其中很多人其實已被多次查獲,并在驅散或遣返后又重新聚集從事傳銷,主觀上已具備對傳銷違法的明知性,執法機關只能視其為“受害者”進行遣返,耗費了大量的執法資源,但收效甚微。
五、教育感化傳銷人員短時期迷途知返較難。
在查獲傳銷人員中,發現有部分是經過教育的“老面孔”,更有甚者是讓其父母找到帶回家后又返回加入傳銷的,在短時期教育感化、迷途知返較困難。
六、對傳銷打防控的建議
(一)提高地方黨委政府對傳銷的重視。
目前傳銷存在一部分街道辦事處、社區,該單位一把手提高認識,根據市政府關于創建“無傳銷社區”通知精神,按照要求采取各種手段,多管齊下,狠抓落實,兌現獎懲,打早打小,讓傳銷形不成氣候。
(二)狠抓出租房屋管理到位,鏟除傳銷生存土壤
傳銷存在于出租房屋之中,管住出租房屋不出租給傳銷人員這個“牛鼻子”,就能徹底鏟除傳銷生存土壤,讓傳銷無立足之地。1、加強宣傳,讓房主認識傳銷危害,不出租房屋給傳銷人員居住,形成有房不租給傳銷人員居住的氛圍,給傳銷釜底抽薪;2、對出租給傳銷人員房主處罰要堅決到位,包括罰款執行到位,對于造成嚴重后果予以拘留到位。
(三)打擊傳銷犯罪要到位
采取“情報引領、多軌合一、專案經營”模式,將傳銷組織體系經營透徹,集中優勢兵力,將傳銷犯罪人員一網打盡;涉及外地的,采取集群戰役模式統一收網,不給傳銷犯罪以喘息之機,將傳銷犯罪打深、打透、打徹底。
(四)宣傳要到位。
通過宣傳,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傳銷危害性的認識,對傳銷組織的欺騙手法、操作方式等傳銷模式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宣傳,徹底揭露傳銷坑人、害人的本質,使群眾特別是大、中學生,能深入了解認識傳銷,從而做到自覺遠離傳銷,主動舉報傳銷。
(五)建議適當降低傳銷犯罪門檻,健全不夠刑事處理傳銷頑固分子處罰,解決“割韭菜”問題。
應降低對傳銷組織者、領導者立案追訴門檻,建議增設收取傳銷錢款數額方面的追訴規定,并與“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的”、“層級在三級以上的”作為選擇追訴條件,具備三個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即可追訴,這樣就可以防止傳銷體系只設29名下線問題。同時對屢教不改、多次參加傳銷人員,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人員設定治安拘留處罰,加大打擊力度,解決“割韭菜”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