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本報記者 楊沙沙
中國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去年一句“中國除了人便宜,啥都比美國貴”,曾引發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大討論。僅隔數月,福耀集團就被員工告上法庭并遭到當地工會組織介入。曹德旺事后對《環球時報》回應稱,事情并沒有美國媒體說的那么大,福耀在美國不會被“嚇倒”。但福耀在美國遭遇的波折無疑為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建廠提了個醒,當美國工會來敲門,企業要學會處理好與工會的關系。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福耀被告的原因包括員工抱怨福耀的請假程序太過嚴苛或是加班費未足額發放,有員工認為工作時暴露在刺鼻的化學物質中使得其肺活量變小等。去年11月,因缺乏完善的鎖定防護機制等,美國聯邦職業安全與衛生署(OSHA)對福耀的一些違規行為處以22.5萬美元的罰款。今年3月福耀與OSHA達成協議,將罰金降至10萬美元。
在美國,彰顯工會力量的案例不勝枚舉。一舊金山市政府工作人員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會在美國力量很大,除了企業,美國地方政府也有工會。工會及其維護的一系列福利是對工人權利的保障,但是一旦工會權力過大,過分保護工人,就會影響企業發展。以底特律為例,底特律曾是美國制造業的象征和驕傲,很多分析認為,是美國工會將底特律送上破產之路。當地強大的汽車工會使得廠商降薪努力步履維艱,最終導致企業紛紛外遷。亞洲車企進入美國,都盡量避開底特律這樣汽車工會強勢地區,在南部選擇廠址。
美國商業勞工法資深審判出庭律師鄭博仁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工會成員的工資會比同工同業的非工會會員雇員的薪資高出30%。以時薪為例,底特律有工會的汽車企業,工人時薪一般為79美元,而類似豐田這種沒有工會的企業,工人時薪為50多美元。
鄭博仁認為,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建廠,要想讓企業順利發展,首先一定要對美國工會文化深入了解,要充分意識到美國工會的力量。中國企業家與員工的雇傭關系,和美國廠方與工人的雇傭關系有很大不同。中國工人視廠方為“領導”,而美國的工人則要求平等和友好。其次,中國企業必須牢記,一旦與工會組織合作,就得同意和工會一起遵守其規章制度。
前中國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商參贊、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要想處理好和美國工會的關系,建議中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企業在美投資前,最好做點功課,了解美國哪些地方工會比較強勢,工廠投資可避開這些地區;第二,和工會打交道,事先雙方最好就工資待遇、獎金保險等簽訂協議,協調好一些利益點,這樣即便日后出了問題也有據可依。另外,企業多贊助小學和獻血中心等,容易拉近和工會的關系;第三,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即便像福耀這種因為環保問題被罰,企業按規定繳納就行,不必渲染炒作,只要及時改正,日后發展都不是問題。▲
環球時報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