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日方
(廣東省信宜市徑口初級中學小學部)
摘 要:寫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必要的寫作知識,更重要的是變苦差事為樂事,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喜歡寫作,只有學生勤于寫作,樂于寫作,學生寫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就解決學生“想寫”“寫什么”“怎樣寫”“寫好”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引導。
關鍵詞:作文;欲望;真情;寫作方法
作文是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達,通常在寫作過程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體現了語文能力和學生各種智力因素的發展。但現在的學生無從下筆、無病呻吟、語言干癟、缺乏真情實感的現象很多,這是我們最頭疼的事。這些現象與我們教師的指導有密切關系。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在作文前、作文時、作文后精心設計,巧用心思,采用各種方法,讓學生不怕寫,愿寫作文,樂于寫作。
一、作文教學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解決學生“想寫”的問題
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欲望、沖動和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么可寫。我們要重視作文前的指導,極力反對那種作文前“無所作為”,而臨到“寫作”時才嘮叨什么命題、中心、選材、構思之類。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因此,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是非常重要的。激發學生表達欲望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
1.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生活世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如果把寫作活動作為多彩生活的延續,它就會散發出無窮的寫作動力。如學生參加歡慶“六一”活動,在孩子們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或者朗誦詩歌、講故事相聲、展示繪畫作品后,孩子們覺得有哪些節目你玩得最開心,你想參加什么活動,最想告訴爸爸媽媽什么,想和別人分享你的快樂?這順理成章拿起筆就寫下來了。學生可以學會用筆去把生活的豐富多彩和感情寫下來。因此,作文教學要聯系兒童的現實生活,把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生活和活動中,有激情,有感情,有材料,這樣才能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2.在長期課堂閱讀中積累優美的文字和更多的寫作材料
沒有語言的積累和寫作材料,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不能表達內心感情。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經驗,來自個體的思想、情感和想象,也來自于閱讀的積累。教師應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內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閱讀中有效的積累語言,積累閱讀中出現的人物、事物、內容、故事、思想和情感的寫作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報紙雜志、網絡媒體、電視廣播等渠道,充實自己的大腦倉庫,不斷獲得間接體驗,豐富寫作素材。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
3.從學生個性發展角度出發,鼓勵學生自由創新地表達
不要輕易設置作文命題,束縛孩子的個性。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和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的主題,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學生可以在寫作中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如,寫作《未來的》這篇文章時,我沒有太多建議,不要求學生怎么寫,具體內容是什么,而讓學生心中翻騰,思緒飛揚,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自己寫最想表達內心的事物,真正讓學生“我的地盤,我做主”。最后,學生寫出各種形式內容的文章,內容各式各樣,令人耳目一新,趴在地上的,還有動物、植物、機械、建筑、技術和文化的,還有未來的……雖然學生的語言略顯笨拙和不成熟,其表達也不是很清晰流暢,卻是他們心中對世界未來的真實憧憬。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約束太多,就會產生內容千人一面,語言貧乏,思維僵化,缺乏趣味性。作文教學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點,創造新的寫作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智力發展,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表達自己的寫作經驗及所看到和聽到的想法,在寫作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學生寫作必須接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根據學生的興趣及經驗順勢而為,引導學生體驗生活,閱讀中積累語言及寫作材料,有話可說,用心感悟,有感而發,做筆記,發展個性,鼓勵創新,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鼓勵學生說真話,表真情——解決學生“寫什么”的問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命是寫作的源泉,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要讓學生有話要寫,有事可寫,要求學生在作文中反映自己的真實生活,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體現童真。
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捕捉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發現和探索,積累豐富的素材,讓學生知道作文就是用筆來描述生活。真正的情感可以感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書寫第一手的材料,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還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能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釋放出來。例如,學生參加運動會,切身經歷了激烈的競爭并體驗集體的力量后,我讓學生寫一篇關于運動會的作文,學生可以將在運動會上看到、做到、想到、聽到、體會的場景描述得十分生動感人,將運動會歡呼雀躍、振奮人心的場面寫得真實具體。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感受,寫真實的感情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堅持寫作與生活的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無病呻吟,空話連篇,虛情假意,胡編亂造。
而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寫作,使學生敢于講真話、表真情。在作文中出現了說真話、表真情的內容,甚至表現出不積極的道德思想或語言不規范的情況,教師應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并贊揚好的苗頭,在肯定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然后正確指導學生其他方面的問題。如寫《我最 的一個人》時,有一位學生寫了他最憎恨的一個人是生他、愛他、養他、育他的爸爸,因為他做錯事、不寫作業的時候,他爸爸總是大發雷霆,嚴厲地批評他,有時還打得他皮青肉紫。于是他從心底里憎恨爸爸,渴望自己快點長大,也把爸爸怒罵一番,暴打一頓。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在思想上對他進行個別化引導;對這樣的作文,教師應該肯定其說真話表真情的同時,指出思想內容存在的問題。對于上述學生,我沒有打擊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而是肯定其說真話表真情的同時,從表達、內容、思想、情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理解爸爸嚴厲而真切的愛,懂得感恩。后來,這位學生寫出了一篇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文從字順的《我最愛的一個人——爸爸》。我讓他在課堂上閱讀,學生深受鼓舞。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猶如學生寫作夜航船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學生遨游文海的方向。
三、教給學生寫作方法,落實作文指導——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1.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從而發現生活的多姿多彩,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致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其次,在觀察中勤于思考,捕捉表達的靈感,產生表達的欲望。如想寫《可愛的家鄉》,就引導學生從家鄉山水景物去觀察,從人情風俗去體驗,做到“胸有家鄉,行文自如”。
2.在課文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仔細推敲后的優秀范文,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視角等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的文本寫作,思考和理解寫作的真諦。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每一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專心閱讀,自由思考,無拘無束地討論。然后,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寫作的方法和技巧,為作文的寫作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然后,為學生借鑒遷移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鞏固寫作知識,培養寫作技能。例如:《理想的風箏》一文,文中對劉老師的外貌描寫部分,既寫出了劉老師身有殘疾的特點,又流露出劉老師忠厚老實的性格以及對生活的執著追求。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描寫人物外貌時,既要抓住主要特點去寫,還應從外貌描寫中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課文還通過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兩件事情來表現劉老師的身殘志堅,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明白寫人要選擇典型的事例去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3.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寫通順、寫清楚”。內容具體,語言生動,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才能字傳其情,文達其意。結構是文章的骨架,具體生動則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構成鮮活的生命體。如教學《孔明借箭》一文,我們對孔明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之所以能有清楚的了解,是因為作者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孔明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得內容具體,語言生動,詳略得當,語句通順。課文還扣住“神機妙算”這條主線,重點刻畫出膽識過人、神機妙算的孔明這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也寫出了周瑜的妒賢嫉能、魯肅的忠厚老實、曹操的謹慎多疑。要讓學生知道作文只有按照一定的順序去寫,寫出具體的內容,且語言生動,語句通順,以便寫得清楚,細節層次適當,這樣的文章才能形象生動,易于理解,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印象深刻。
四、重視作文的修改講評———解決“寫好”的問題
1.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修改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修改。學生的寫作雖然不是作家創作,但是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使學生明白,無論作文的水平有多高,作文一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善之處,必須反復修改,要知道好文章都是不斷修改出來的,正所謂“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寫完后,學生可以把作文多讀幾遍,將文字寫作拿到口中念出,很容易發現寫作中誤用單詞、句子不合理等各種問題,養成這個習慣,這是修改作文的好方法。
2.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生要相互改變、合作,讓學生養成勤于修改的良好習慣。教師引導學生給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向他人閱讀,樂于與他人分享寫作的樂趣,與他人交流經驗和感受。相輔相成,相互合作,相互修飾,提高修改能力,更有利于寫作。
3.教師評價的構成是作文教學中一個尤其重要的環節。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作文評改進行評論,肯定他們在作文中所占的優勢,提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之處;而且要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閃光點進行表揚;而你可以挑選一些好的、進步大的、巧妙構思和感悟獨特的、表達明確或有特色亮點的作文,在課堂閱讀范圍張貼,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鼓足他們樂于作文的勇氣。
這是我對作文教學的感悟和理解。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只要教師創設各種有利于寫作教學的情境,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就可以做到從怕寫作到樂于寫作并達到樂寫、會寫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朱德榮.快樂作文教學淺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4(6).
[2]馮一.快樂作文教學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32).
編輯 孫玲娟